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制度 >> 学校制度 内容页

学校管理反思寻找教研组长:再造集体备课流程

备课是个什么玩意儿?
大概每个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对这项教师必做的功课有那么点儿爱恨交织。
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早期的学校管理者发明了教案。即然备课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学校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又是一种隐性和显性劳动兼而有之的工作。从管理的角度出发,自然乐意大道至简,隐性的难以看到,显性的那部分便可以作为最简单的评判依据。教案用显性的方式体现了教师的备课劳动,自然而然被管理者抬高到涵盖备课全部内涵的高度。
备课没备课,甭说了,用教案说话!这就是典型的由外而内的管理。
人的个性化得以张扬的今天,渐渐出现了教案写的马马虎虎,课却上得风生水起的教师。教师个体甚至集体开始越来越多的质疑教案的价值,管理者也开始反思教案与课堂质量的关系。
信息化的不期而至,更是让这种简单的由外而内的管理雪上加霜。低碳节能、无纸化办公成为时尚。电子教案应运而生,教案电子化成为常态,当网络将复制粘贴的空间拓展到无穷大的时候,教案,特别是电子化的教案还能在多大程度上体现教师的备课劳动呢?
今天,作为管理者还可能会有些搪塞之辞:上级督查部门要看教师备课,教案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将学校管理的自主权交给我们自己呢?
从学校或上级管理的角度,还是从教师、教研组文化建设的角度来重新定义备课呢?在加快实现初步的教育现代化步伐的今天,我们要在由外而内的管理惯性的基点上,从激发教师内源性发展动力的角度,实现管理优化。
那么,如何从教师成长,从教研组文化建设的角度重新定义备课,如何从由内而外的内生力角度再造集体备课流程呢?
一、为什么要进行集体备课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做如下答:
1、培养能够独立、高效备课的教师,促进教师个体专业成长;
2、集中集体智慧,生成精品教学设计,从而构建精品课堂;
3、形成备课组风气,进而形成教研组文化;
4、其它。
归纳来看,学校实施集体备课的目的无外乎是促进教师个体专业成长,生成精品课堂,形成优秀的有内生力的教研组文化。
二、怎样进行集体备课
网络上对集体备课设计了如下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
  程序1.个人初备
  (1)个人初备时,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要抓住“八点”: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同时,教师还要查阅学生档案、摸清学情,以便有的放矢地教学。要做到摸清学生的学情,就是既要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如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等,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
  (2)每个备课组成员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初备时每位教师都要尽力形成有个人独到见解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
  (4)初备时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
  程序2.集体研讨
  整体备课,纵横联系,第一次集体备课时,一定要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简要地写出学期的计划,并制定好单元计划。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我们要遵循“整体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