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因言获罪、一言杀人”,今人推崇“说话”为一种艺术。在大媒体“互联网+”时代,教师一句不恰当的言语可能在一夜间走遍祖国东西,火遍大江南北。要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知道如何管好自己的嘴,如果如市井之徒的鸡毛蒜皮的口角之争不仅无伤大雅,还能给人们单一枯燥的生活增加一丝情趣,那么教师的无心之言则可能伤害影响一代学子。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和世界观、人生观固化的重任,课堂上,教师无疑是主宰者,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作为传播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桥梁和纽带,其特殊性导致无论古今中外,都会被人戴上道德规范的“紧箍咒”,无限抬升至圣人的高度,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是对教师的肯定及鼓励,又是无形中把教师神圣化,对教师的道德和语言艺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近年来,宽带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信息知识的大爆炸,无论是教师一时不慎、脱口而出的无心话语,还是教师怒其不争、不思进取的责骂、挂脸色,所产生的一系列蝴蝶效应,都众人对教师的语言综合素质充满深深的担忧。
中国历来就有“严师出高徒”之说,当今“不骂不成才”、“棍棒之下出秀才”的教育说法仍然不穷于耳,狼爸、虎妈、鹰爸更是粉墨登场,带来非同凡响的追星效应,现在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成才,依旧持以这样的观点,将无望通过家庭教育转变的“熊“孩子,送至学校希望通过学校老师的严厉管教,以期待”熊“孩子的蜕变,化茧成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有效减少了体罚学生的现象,然而教育考试始终是考核师生的重要标准,教师在教学质量上的压力无疑让教师压力山大,家庭教育的缺位,导致出现的问题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学习成绩差,逆反心理强,导致教师管理学生难度大。
在一些学校和家长的观念中,学生成绩好不好直接和老师脸面挂钩,老师会对学习不努力的学生采取言语的严厉斥责等方式,以期学生的浪子回头,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偏远地区一些家长对教师的“误导性提醒”也使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没有拿捏好尺度。家长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的迫切心情,面对自己调皮的孩子,家长有时甚至会给老师说,孩子不听话了该打就打,该骂就骂,这样误导性的提醒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老师放松了紧绷的道德之弦,所以像“傻子”“笨蛋”“臭不要脸”“滚一边去”等辱骂的话语的发生,也就屡见不鲜了,对学生言语粗俗的辱骂虽然也披着“为学生好,并非恶意为之。”的美丽外衣,然而部分老师依然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常对学生心灵产生无法弥补的伤害,出事后,“一时气急”“我为学生好”等成为骂人教师对纠纷发生的“统一解释”。
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面对学生的怨恨,社会的不解,老师一样一肚子委屈:面对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太端正的“狡猾”的学生,教师无奈之下下“重药”----措辞严厉的呵斥;自己披星戴月,忽略家庭和年幼的子女,费尽心思教学生,学生不但不领情,反而被说成“坏人”“乌龟”“犯二”;自己苦口婆心的规劝,得到的不是感谢,而是学生的怨恨。
教育不光是教孩子读书,还要教孩子做人。“作为一名教师,理应更加“爱生如子”,而非自私地因自己的一点“面子”就对学生进行谩骂及侮辱。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应该以此为戒,用“爱”去教育学生。“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好”不应该成为老师企图开脱的“护身符”。不守纪律、考试成绩差的学生通常会是老师严厉呵斥的对象。也就是说,老师辱骂的是那些影响上课纪律的同学,是那些成绩较差影响全班整体成绩的同学。面对拖了全班的后腿的问题学生,个别教师简单问题粗暴对待,用低俗的语言谩骂自己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辱骂不仅只是适当不适当,文雅不文雅的问题,更是教育上的是非和原则性的问题。脏话可能是无意识脱口而出的,或是性格使然,然而反映的是教师的价值观和教育信念,则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对违反师德现象的零容忍和对教师犹如圣人一样苛责的评价眼光,让教师辱骂学生的事情经常见诸媒体,虽是个例,却严重败坏了教师的形象,破坏了老师和家长的和谐关系,理应引起注意,全力避免。教师也有七情六欲,面对屡教不改、调皮任性、麻烦不断的学生,一时愤怒是必然现象。但是,千万要注意少发脾气,因为一生气辱骂就会脱口而出,就会用辱骂性质的语言表达愤怒,以侮辱性的语言辱骂学生,简直犹如刁民骂街,这种带有辱骂和抨击性质的愤怒,老师必须克服,教师不能辱骂学生,这是底线,政府应严格区分教师严格教育与辱骂体罚学生的范围,规范和制度上保障,维护教师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的师道尊严,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在实处,这必须要和学校、教育部门的考核联系起来,适当给教师减压,面对不理智、调皮捣蛋、行为异常、情绪过激,甚至言语侮辱教师的学生,老师千万不能作出过激应对,事后,要向校领导汇报,要和家长沟通,社会对教师多些尊重和包容,从而圆满解决问题,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