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认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增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后,在全党开展的又一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同时也是去年市开展的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学习教育活动的延伸和深化。党中央对这次活动十分重视,去年在全国23个单位开展了先期试点,探索路子、积累经验,然后在全国全面推开。xxx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姜异康书记等省委领导同志带头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近日,中央和省委又分别召开会议,总结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对第二批进行动员和部署;3月6日,市委利用一天的时间召开动员大会,3月12日市委又专题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于我们搞好学习实践活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局机关、市直学校和矿区各学校被确定为第一批参加活动的单位,各单位广大干部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认真领会落实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干部教师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思想体系,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是执政理念,又是发展模式;既是重大战略思想,又是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提出六年来,内容不断展开,思想不断深化,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同,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以x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更好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思想解放带动思路创新,以完善制度机制推动教育科学发展,以现代教育理念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我市教育事业步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时期。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不够深透,对实施素质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行动不够自觉,对实施素质教育践行科学发展的思路不宽,对实施素质教育践行科学发展的办法不多,对实施素质教育践行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对实施素质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力度不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一场科学发展的思想洗礼,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新的实践、推动新的发展的强大武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真正在新的发展实践中把科学发展观理解好、贯彻好、落实好。
2、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着眼于推进教育科学发展,教育系统奋力实干、攻坚克难,办学条件实现了强力改善,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有了巨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全面提高。实践证明,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正确,措施有力,势头强劲。取得这些成绩,正是我们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引领教育实践的结果,也是我们落实“两个面对”要求,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着力塑造教育形象的结果。但是成绩只代表过去,把教育放到全省、全国教育发展的坐标中来审视,我们在办学理念、管理思路、竞争实力、创新举措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科学发展的意识还要进一步树立。还达不到自觉地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办事,还达不到始终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的要求;发展地欲望还不够强,工作标准还不够高,开拓创新的办法还不够多。安于现状,凭经验办事,靠惯性推动工作,以及粗放式管理的现象,在不少单位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二是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比较明显。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学校之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均衡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三是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正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无论是学校管理、教学条件、队伍素质等与素质教育要求还不够适应。四是职成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还相对薄弱,竞争实力不够雄厚。五是教育资源的配置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城区优质资源还不能满足就学需求。六是创建全省教育工作示范县的任务还很繁重。解决这些问题是开展这次活动的突出任务,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清醒认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清醒认识面临的挑战和难题,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清醒认识发展阶段的变化和特征,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清醒认识我市教育在全国全省发展格局中的方位和水平,不为目前的小进而停滞,紧紧抓住并充分利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这一极好机遇,找准影响和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找准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真正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发展实践、解决发展难题、检验发展成效。
3、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坚持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央把“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集中概括了人民群众对这次活动的殷切期待,顺民心、合民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我市提出的建设“世上桃源、和谐”的美好蓝图和教育局党委提出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是坚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全市万名干部教师和桃乡百万人民的共同期盼,实现这些蓝图目标,迫切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指导方针,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首先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和要求,真正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各项工作。着重把握以下四点:
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教育工作来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以人民群众为本。教育要对老百姓负责、为老百姓造福、要积极提供优质服务,要努力体现公平正义。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坚实基础。三是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本。要提高和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强有力的发展后劲。第二,要坚持全面发展。一是教育要为所有的人群提供公平的教育服务;二是教育发展内涵的全面性,即教育发展的内涵不只是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展,而是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的全面发展。三是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即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第三,要做到协调发展。一是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主要是指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二是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主要是指各类教育,包括公办与民办、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以及学前教育的协调发展;三是教育构成要素的协调发展,主要是指教育的均衡发展,要缩小城乡差距,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和质量。第四,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但强调知识,还要重视提高能力,培养良好道德,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可持续的教育。反映在当前的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扎实地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做到省教育厅提出的“三个全面”和“三个还给”,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新机制。
4、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提高干部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队伍建设的首要环节,先后开展了“一个孩子牵动多少人的心,我如何拿心对孩子”大讨论、“以心换心”、落实“两个面对”要求、“六比”提高竞赛、“学抗震救灾英雄、做人民满意教师”等系列活动,大力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极大地促进了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敬业精神得到弘扬、创新能力、教书育人本领得到较大提高。但也不可否认,我市部分干部教师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等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适应,与党的先进性要求还不符合,与新的形势任务要求还不相称。有的思想守旧、思维陈旧、方式依旧,见事迟、反应钝、行动慢,精神不振、干劲不足、标准不高,特别是随着“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落实,广大教师的职业光荣感显著增强,个别教师敬业精神、教书育人、兴教强国的使命感反而明显减弱,责任不够、学习不够、创新不够、奉献不够;有的对教育发展新形势了解不透、掌握不够、把握不准,工作上欠扎实、不务实、缺落实;有的大局观念不强、发展意识不浓,有利则行、无利则止,服务缺位越位不到位,工作畏难避难不克难。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真正使科学发展观成为广大干部教师的价值追求、人生信仰和工作理念,努力提高驾驭现代教育的本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