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意义的“问题学生”,主要是指那些在学业、行为、心理、生理和情绪上存在着某种偏差与不足并需要他人帮助的学生。那些厌学、学业不良、行为退缩的学生,尽管自身有学习问题,但不影响其他同学,不违反校规校纪和法律,这类学生可能是一些学校“问题学生”中的大多数。对这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不应轻易带上“问题学生”的标签,打入另册,而应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在教学上,对他们应当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更具体的帮助。一个学生学习不好的原因往往非常复杂,不问青红皂白,一律用分数指责、埋怨和歧视,只能让他们产生自卑感,丧失自信心,最终走向学习的反面。
应当承认,在应试教育尚无法改变的大环境下,学生在考试面前,可能取得好成绩,也可能取得差一些的成绩,人人都获得好成绩,只是一种理想。退一步说,如果人人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那么考试也就没有意义了。考试制度从隋唐出现以来,其最本质的意义是选拔,而不是用来把学生分成优良中差的。自古以来,那些金榜题名的状元、榜眼、探花,如今有几人我们还知道他们的名字?倒是名落孙山的蒲松龄,凭一部《聊斋志异》让人们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没能金榜题名的曹雪芹,更是创作了不朽名著《红楼梦》。
今天,教育成功与失败的标尺不应当仅以能否考上大学来衡量,而应当是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百年树人。没有培养出一位大学生,而培养出一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也不枉费老师们的一片苦心和耐心。据报载,我国的一个运动队到美国盐湖城参加冬奥会,受邀到该市一所小学参观。临别时,我驻美使馆的一位官员希望把两个运动员背包送给该校最优秀的男生和女生。该校校长一时语塞,之后他告诉这位官员,该校从1960年创办,从未评过最优秀的男生和最优秀的女生,因为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是最优秀的。那两个背包,最后被放在该校的荣誉室里。我读了这则报道深受感动,我真心地希望,我国的中小学校长们,也能理直气壮地说出这样的话:孩子们都是最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