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制度 >> 学校制度 内容页

新课程改革下特色办学冷思考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完善学校办学体制,建设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学校。《新课程改革纲要》也把现代学校办学体制,作为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未来需要复合型人才,社会需要多元化教育。少儿文化艺术小学,是成都市最早的一所公办改制学校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一所以文化教育为主,艺术教育为特色,小班化教育为特点的走读和住读相结合的窗口特色小学。改制八年来,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效果深受家长社会同行的好评。如何继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标,使学校在激烈竞争的教育转型期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认为,深入探讨文化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是我校新课程改革下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思想意识的融合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需要文化知识,还需要艺术的陶冶,完美的人生离不开艺术,优秀的艺术充实着人的一生。翻开中国的教育史,从孔子的“六艺”到辛亥革命以后蔡元培先生倡导的现代教育无一不在推崇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已经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由此可见,国家在新时期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也感受到了文化给人丰富的知识,艺术给人创造的智慧。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将二者孤立看待,认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不断在理念、内容、结构、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实践和探索,寻找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新路子。并且在此方面下功夫,渐渐悟出:
要培养感情丰富的人,必须从小给予文化艺术的教育;
要培养心智健全的人,必须从小给予文化艺术的教育;
要培养身心和谐的人,必须从小给予文化艺术的教育;
要培养热爱生活的人,必须从小给予文化艺术的教育;
要培养心性平和的人,必须从小给予文化艺术的教育;
要培养有责任和效率的人,必须从小给予文化艺术的教育;
二、校本课程的融合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蓝图,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1、艺文兼修,合理调配
为了既保质保量地完成国家规定的文化课程,又保证艺术专业课程的开设,我们对每日的课程进行了合理的调配:即文化与艺术的授课比例为4:1。每日有两学时(70分钟)的艺术教育课,孩子每天既能学习文化知识。又能不断提高艺术技能水平。
2、长短课结合,协调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统一发展的过程。我们在课时的长短上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配。充分考虑根植于学生自身的需要,兴趣之中的具有独特功能和潜在形式的非智力因素,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需要,将各个专业课时分别设置为70分钟、40分钟、30分钟、20分钟不等。这样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学习状态之中,从而推动着学习活动的进程和学习目标的实现。
3、内外课结合,张显个性
我们在课程的设置上将大小课结合,校内外课结合,弥补了不同个性孩子的需求。如“艺术园”、“月外出表演活动”、“新生展示活动”、“校艺术节”、“校运动会”等不同地点,不同规模的这些课外活动,很好地展示了孩子们的想象、激情与理性、智慧与才华,也满足了学生的种种心理需求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4、情知结合,科学评价
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教学活动应该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扬弃传统的“唯理性思维模式”。代之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互补,文化与艺术融合的教学模式”。从情入手,要看列知;从知入手,不能忽略情。既要采取以理服人,提高认识能力的方式,也要采取以情动人,提高思想感情和修养水平的方式,使两者互为条件,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实现感情侧面上的“乐学”和认知侧面上的“会学”的统一。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来促进学生的身心,使之得到和谐发展。每期学校组织大队部、校艺术班主任、校新蕾艺术团以及家委会的成员共同制定评估优秀学员标准,标准的内容有: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小老师;小主人;大胆实践;协调组织奖等,深受学生欢迎。
三、教育资源的融合
1、师资的融合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如何,将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单凭现有的教育资源,各个学校都面临师资不足的问题。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从三个渠道着手,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①逐年优化国有身份的教师:他们在传授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
教育文化知识的同时,担任艺术班主任工作(负责每天70分钟艺术教育、陪练、指导工作,完成家校联系记录等),他们起着家校社区的组织协调管理的工作。
②招聘优秀教师执教。我们每年都要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类优秀教师,实行统一考试,择优录取。这种教师一般均能胜任三种学科以上的教学。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他们极大地弥补了现有师资的不足。
③向各个文艺团体招聘知名艺术专家执教:他们在艺术专业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主要负责对学生的艺术潜质和爱好进行测试,借以帮助学生选择专业;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和等级考试达标等。
2、艺文教育与其它资源的融合
与家长的融合:从新生入校开始,我们就通过《家长学校》的培训不断转变家长的育人观念和方法。通过沟通交流。增进家长对学校,对教师,对孩子的新认识和理解。
与社区的融合:我们结合多元智能课题实验和主体教育课题实验,将学生的多元智能和自主发展、自主学习的愿望,最大限度的培养和满足。使他们人人都有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
德育的融合:由于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学生的内省意识、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吃苦耐劳、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都有明显的增强和提高。校园内看不到“大欺小”,听不到骂人声。同学之间互敬互爱,高尚、文明、诚信的良好个性品质随处可见。孩子除了学好文化知识外。每人都有一技之长,孩子们彼此间都充分体会到互助互学的乐趣。我们不难发现,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应发展为“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
综上所述,在少儿期实施文化与艺术的融合教育,尽管实施者很艰难,相应的投入很大,但她毕竟是培养孩子智力,强调培养非智力因素,注重主体性品质、创造性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是孩子们感到美好快乐的教育,更是家长感到满意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是有着无比生命力和极大魅力的。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