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制定《江潜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学 校
1、学校教学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课程改革新形势,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学校要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根据实施新课程的需要重新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学年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校长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深入教学第一线,一般应担任教学任务,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积极思考教育教学前沿性问题,主要精力应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开展课程改革各项工作。校长每学期至少主持召开2—3次专题校务会议,整合研究、决策学校教学工作,每月至少主持召开二次有关教学工作的会议,研究解决教学工作实际问题。学校领导要重视加强家校联系,每学期要分别召开一次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听取教师、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存在问题。学校要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教研活动,每学年要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或教学经验交流会,积极总结和推广教改成果。建立听课制度,学校领导每人每学期听课10节以上,分管教学校长、教务处主任每人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要有听课笔记,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并注意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以学论教。
3、教务室要做好学校教学的具体管理、指导工作。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包括备课与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听课与评课、考试与评价、教研与教改等内容的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学期初组织各教研组、年段学科备课组制定教学活动计划(包括本学期的教学进度、第二课堂活动等),着重指导制定校本课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选修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活动计划,教学活动计划应报送学校,并要求全组教师加以落实。要及时收集、分析、反馈学科教学情况,提出学科教学的改进意见。每学期要普遍检查一次教师的教案、听课笔记,抽查学生的作业,对其中优秀的可组织展览或给予表扬。
4、必须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学校要认真执行省颁课程计划的各项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完善教育行政管理,研究制订合理、科学的课程实施计划,包括课程门类、课时分配、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活动安排总表及课程实施要求与评价建议等内容,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不得随意增删各科教学课时数。
要坚持“边培训,边研究,边开发”的原则,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要按规定开设艺术课程,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充分挖掘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经常性的校内外艺术活动。
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开展经常性小型多样的学生体育比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顽强意志。
5、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用书的管理,严禁统一订购省颁教学用书目录以外的学生用书。要健全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电教室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各类教学设施等资源的作用;要广泛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要切实提高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的使用效益。学生理化生实验开课率要力争达到100%,要保证学生每周至少有一节以上利用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上课,不断加大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6、加强对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指导,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重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的问题把握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校本教研”为核心的多形式、多层次、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教研活动,建立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教研模式,开展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研的层次和水平。教学研究要适度超前于中学的教学实践;做到重心下移,深入课堂和学生中间,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最为实际、最为突出的问题;做到重点转移,由重点研究教师的“教”转入研究学生的“学”,更好的掌握学情,指导教学教改工作的开展。
教研组要成为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学习型组织,切实发挥团队作用。每周必须定期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各学科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校级示范课,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面向周边学校(或更大范围)和家长的学校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在此基础上,组织一次校内教学经验交流会(研讨会)。教研活动要讲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教研组要对本组教师参加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和教研教改活动实行考勤登记;对试卷、课件等各种教学资料及会议活动记录要分门别类,整理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