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方案 >> 主题班会 内容页

学会感恩学会交往

文章来源一流范文网www.
xueke8.com

“学会交往学会感恩”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案例

题记: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雅斯贝尔斯

一、主题教育活动的背景

初中阶段学生们逐渐产生了较明显的逆反心理,易与父母发生误解、矛盾,甚至冲突,导致双方关系疏远或紧张。从地理位置上看,我校属于城市边的农村,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多数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与耐心,且不少家长常年在外务工,与孩子接触很少。不少的学生迷恋网络游戏、有厌学情绪,甚至旷课、逃学、打架、与父母老师对着干。面对这样些的学生及其家庭,于是从xxxx年开始,我依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这一活动,更多地从“感恩父母,学会交往”这个角度,子女与父母相互之间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因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应该以“学生及其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掌握一些交往的技能,同时要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不过这需要我们教师尤其班主任对学生要有睿智的判断和耐心的守候,对家长要进行科学的引导。

所以,我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及学生生活实际的重点、主题为切入点,以初中生的实际生活作为构建“学会交往学会感恩”主题教育活动的基础。

二、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克服逆反心理;更重要的是对父母“心存感激、学会感恩”。这些目标贴近学生的实际,不仅是密切亲子关系的需要,也是学生正确理解自身在家庭中的社会角色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学生:、情感目标: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与学会适当地表达。‚、认知目标:认识自己、认识父母。ƒ、能力目标;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理解、感激父母。

(2)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密切关注孩子的变化,试做一个智慧的家长。

三、关于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的设想:

第一环节:主题班会

(1)确定主题班会的主题“心存感激学会感恩”;

(2)班会前的动员及资料收集工作的开展(三天时间)。

(3)主题班会活动开展(时间:2课时.)

(4)主题班会方案设计的内容与形式:设计PPT课件,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首先让每个学生回答问题:当你静下心来想父亲和母亲时,你觉得他们是怎么样的人呢?尽量让大多数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的可能各种各样,包括积极的、消极的。然后,教师提出积极和消极的、切合农村学生实际的、典型的想法、案例,让学生思考、分析:提供一些漫画、文段、典故、图片、故事,给学生欣赏,……这些基问题、基于情境、基于生活的材料。经过分析、讨论、欣赏和回忆,让学生进行总结,相信会有所领悟。这样每个学生就会在这种亲身的体验中自觉地学会与父母沟通。感受亲情,学会感恩父母。

第二环节:行为跟进亲情计划

亲情计划1反思与行动。

亲情计划2写一封家书。(一周时间)

第三环节:效果反馈——家长问卷调查(通过班级飞信平台,发放问卷与回收。时间安排:一周时间)

第四环节:家校联系会(半天)

四、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与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导入

【设计意图:认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必要性,而与自己的父母、老师的沟通是初中生的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一)探究乐园---父母形象:(多媒体展示)

仅供学生参考:(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即认识自己、认识父母,同时老师也可以籍此初步了解到在学生心目中父母的形象。】

【注意:保护学生隐私,学生有权保持沉默。】

(二)心灵导航

1、想一想:看图片(多媒体展示,略),思考: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

【设计意图:从刚才对父母的模糊印象进入到具体的形象,感性地回忆与父母的生活片断。】

2、议一议----旁观者清

情景一《“她看起来是个完美的母亲”》(多媒体展示)

思考:文中的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吗?孩子爱母亲吗?【假设学生回答:①爱。问:为什么主人公说“看起来”?母亲知道孩子的心事么?②不爱。文中哪些字眼体现出不爱昵?怎样改变这种状况?】

老师提示:作母亲的,爱孩子却又不了解孩子:作儿女的,爱母亲,却又选择离开。不管那种情况,说明她们之间缺乏一个中间环节——沟通。可见,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的沟通很重要。

应该怎样与父母沟通呢?哪些沟通方式是较恰当的呢?

情景二《“他从来没有爱过我”》(多媒体展示)

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样做?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可以稍作引导: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们真的要尝试用良好的沟通方式与父母相处,它将使我们有意想不到的亲情收获。

卡耐基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成功,80%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父母是最爱我们的人,与最亲的人都不会沟通,何况与别人相处?你又怎能成功?作孩子的总是以为我们的父母无所不能,总是要求他们无条件地奉献,但是,父母大都是凡人,虽然他们全心全意地爱着你却也会犯下错误。缺少爱是我们最常听到的埋怨,没有哪个孩子会认为自己得到的爱足够多了,象情景一中的主人公。

每当埋怨之前我们是否可以换位想想:在生活中,父母常常因为巨大的工作压力,家人的突然辞世,朋友问的纠葛等等而变得心力交瘁,从而忽视或没有心情给孩子更多的关爱?

《“她看起来是个完美的母亲”》是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都遇到过的微妙的问题——父亲或母亲为了保证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而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这导致孩子们连抱怨的权利都没有。然而,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总是要寻求独立,单亲父母们往往很难也很不愿意认识到这一点。作为孩子,如果能认识到父母的这种心态,就能够放松地、平静地对待父母们每一个看似温柔的“攻击”。

以上种种对父母理解、宽容的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是人与人之间深层次、高质量交往的体现,可以说,它是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当然,我们还不妨试一试其他一些更具体的沟通方式。比如,写信、留言、短消息、邮件,父亲节、母亲节、生日、节假日在一起散步、谈心、送小礼物等。

【设计意图:以“旁观者清”的角度分析周围存在的事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回顾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捕捉自己记忆中的感动瞬间,在思考中感受父母的良苦用心,懂得亲情的可贵。】

3、孝亲典故

展示中国古代两则孝亲故事:“扇枕温衾”和“吴猛恣蚊饱血”(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从“爱的冲突”中切换到温馨的画面。让学生懂得孝亲是中华传统美德。】

4、读一读

《父爱》(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到:所有的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甚至可以奉献生命。】

【总的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分析、思辨,研究如何解决问题。主要是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父母的爱,实现学生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对父母的认识,理解和宽容父母。】

(三)启思语录:

1、阅读与感悟:

(1)一则新闻图片“谁用铁链锁住了他?”(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

(2)他人之悟:(多媒体展示)

2、朗读“三句名言、十条建议”

三句名言(多媒体展示)

十条建议(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精选的名言、文章和新闻图片,抛砖引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达到进一步的升华。】

第二环节:行为跟进亲情计划(主题班会拓展)

(同学分享、相互沟通)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实际自我反思,确定目标,进行自我教育。布置后续心理和行为的跟进作业,以保证教学效果的稳定持久。】

【设计意图:感恩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体验、内化、升华,最终使学生学会感恩,并将它化为行动,实践于生活中。通过这一环节,帮助学生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更好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用实际行动来回报自己的父母,并回馈社会。】

第三环节:效果反馈——家长问卷调查(通过班级飞信平台,发放问卷与回收。时间安排:一周时间)

附:家长问卷调查:

(1)近一段时间,您发现自己孩子身上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请

举例说明。

(2)您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较之以前是容易了还是更难了?

(3)您对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有什么看法?您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4)孩子在自己遇到困难时愿意向您吐露心思吗?

(5)您对目前与孩子关系的满意程度?

(6)您最愿意和孩子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7)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您问过您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吗?

(8)您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9)您认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有哪些不足?

(10)您觉得学校教育对您的孩子来说哪个方面最缺乏?

(11)您认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设计意图:以家长问卷的形式作效果检测,同时,由于感恩教育具有非显效性。一两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可能会促使学生对感恩主题的深入思考,但很难在行为选择方面发生实质的改变。本次班会的设计中,我给予了班会以太大的期望,把一个班级主题班会拓展为一次历时将近一个月的班级主题教育活动。】

第四环节:家校联系会——第一步,家长看视频“智慧父母与孩子有效沟通(胡玉顺)”(只看第一讲,其余十讲家长回家抽时间看)。第二步,每个学生来会场并送上一封信(“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第三步,亲子交流。

【设计意图:改变以往家长会的模式,还原学生学生“主角”位置。引导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要改变传统家校联系重于交流学生学习、表现情况的单一作法,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形成,引导家长们学习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让家长学会做现代父母,懂得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还要多开展亲子活动,以孩子喜闻乐观的游戏、活动形式,让孩子与家长在活动中并肩作战,密切协作。班主任做好家长与孩子沟通的红娘,不仅通过双向的民主互动,让家长们学会营造新型家庭的时代氛围,也让孩子们在感受、体验亲情中学会尊重,学会协作。

五、“学会感恩学会交往”主题教育活动成功案例分析与反思:

9月14日,江西抚州临川二中的高三学生雷某因不满班主任孙某的严格管理,用一把水果刀在办公室刺向孙某颈部致其当场死亡。而这起事件的起因,仅仅因雷某在课堂上玩手机被班主任没收引发。这起残忍的弑师事件,却宣告了两个家庭的彻底破裂。临川二中系江西名校,以高升学率和严格管理而闻名,惨剧过后,也引发人们对于传统学校与家庭教育的重新思考。

我们的孩子是一代特殊的孩子!特殊之一:独生子女与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特殊之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社会环境)特殊之三:在英才教育的激烈竞争中成长。(教育环境)。

有一外国女记者创造了一个专有名词:“四二一综合症(独生子女溺爱综合征)”,她认为:在现代中国不少的家庭里,四个老人,两个父母,围绕着一个独生子女打转,在这样的溺爱环境里长大的孩子都是一些“小皇帝”,从而使他们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出现一系列病态反应,这具体表现在:1、只知受爱,难知爱人(自私、自我中心);2、依赖性太强,能力太弱;3、生理发展提前,心理成熟滞后;4、文明感冒,富贵贫血;5、逆反心理;6、鸡蛋壳心理。(蛋壳心理是指孩子的脆弱心理。很多孩子只能听赞美之词,听不得半点反对意见;有的孩子外表高傲,内心脆弱,敏感多疑;只能接受成功,不能面对失败,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有极端的举动,甚至轻生……这就是所谓的“蛋壳心理”,脆弱是它的本质不当的家庭教育是导致蛋壳心理产生的最根本原因。

。)在中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一味的注重书本知识,忽略孩子行为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恩,顾名思义,就是感谢别人给予的恩惠。感恩是一种美德,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学会感恩,常怀感恩之心,是进步与文明的体现,是构建和谐家庭、和谐亲子关系的根基。而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教育过程,应该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来共同完成,两者之间互为补充,形成合力。正如教育专家朱棣云所说,感恩是个小小的点,但涉及的面很广,应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边的世界,进而关心整个人类。

在实施感恩教育时,要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注重挖掘小事的意义和精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点滴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重经常,“生活无小事,时时处处皆教育”,要让学生知道值得感激的人和事很多,把行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形成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重体验,学生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人格是在生活中历练形成、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的。老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促使和帮助学生亲身经历,有时候一次体验与反思,就可以形成人生经验和价值判断。

所以我个人认为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中的主题班会选题较好,契合当前关爱教育的大方向,抓住了当前青少年教育中的核心问题。

(1)班会的设计理念较新,注重体验教育方法的运用和角色扮演方式的使用,具有很好的实践效果。

(2)班会注重主题形式的整合,内容比较丰富,在资料准备上作了较多的工作。

(3)班会的构思设计比较新颖,但在具体的实施环节上考虑的还不是很周密,缺少具体的执行计划以及分工安排,宜将班会方案进一步细化。

(4)关注实践效果,以家长问卷的形式作效果检测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第二,改变以往家长会的模式,还原学生学生“主角”位置。好多家长说:“你们学校的老师都很负责任,我们家长文化水平低,不懂教育方法,不能辅导学生,这孩子平时只肯听老师的话,我们只好拜托老师多多管教。”这爽直的几句话就把教育子女的大事拱手推给了学校,依赖老师去管教学生。这些家长的潜意识里认为教育学生只是老师的事,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只管自己的孩子“吃饱穿好”,较少过问子女的教育问题,有时还自觉或不自觉地掩饰子女的缺点。一旦子女犯了错误或学习成绩不合家长的心意时,家长就容易出现烦躁情绪和不满的心理状态“恨铁不成钢”,于是常常不问青红皂白狠狠地训斥子女甚至打骂一顿了事。家校联系之所以举步为艰的原因,很多是“家庭沟通”难的问题。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家庭生活中的难题。由于“独”,使他们更容易表现得自私、孤僻、任性、娇气。再加上有些家庭教育的不得法(如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的家庭教育)。孩子与家长的“代沟”日趋明显。普遍现象是:在学校与老师、同学交往尚可,可一回到家,与家长沟通经常是漫不经心甚至是“懒得搭理”。家庭“沟通”难是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不用说寻常“百姓”,就是有些“名师家长”也深为无法与孩子沟通大感头痛。

引导孩子学会与家长沟通。是让孩子在家校联系中唱好主角的前提。要端正孩子沟通的态度,懂得尊敬长辈,言辞有礼貌;最重要的是教给孩子沟通交际的技巧,多创设一些普遍性的话题,如“不满意家长给安排的活动怎么办”、“对家长言辞、态度不满怎么办?”、“如何让家长接受你的意见”等,让孩子懂得遇到问题时,如何做好与家长的沟通。

引导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xxxx年,18个省市自治区“孩子与父母沟通现状”调查显示,有31%的孩子不满父母与自已交流的口气;18%的孩子对父母否定、贬低、侮辱自己表示不满。这意味着超过半数的孩子对今天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提出了异议。

引导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要改变传统家校联系重于交流学生学习、表现情况的单一作法,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形成,引导家长们学习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让家长学会做现代父母,懂得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还要多开展亲子活动,以孩子喜闻乐观的游戏、活动形式,让孩子与家长在活动中并肩作战,密切协作。

班主任做好家长与孩子沟通的红娘,不仅通过双向的民主互动,让家长们学会营造新型家庭的时代氛围,也让孩子们在感受、体验亲情中学会尊重,学会协作。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感恩教育具有非显效性。一两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可能会促使学生对感恩主题的深入思考,但很难在行为选择方面发生实质的改变。xxxx年设计本次班会时,我给予了班会以太大的期望,所以未能充分考虑到,一节班会的承载力,内容过多,使得主题内容无法深入,应该考虑到班会的目标系列化问题。正因为如此,经过几年的时间与摸索,xxxx年加了第二环节“行为跟进亲情计划”,,2019年加了第三环节“效果反馈”,xxxx年9月份一位初二的班主任要进行类似的活动,我设计的第四环节“家校联系会”。经过6年我才把一个班级主题班会拓展为一次历时将近一个月的班级主题教育活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为期一月的主题教育活动还真功劳不小,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都在或多或少的发生改变,这是可喜的。

本主题教育活动可适用六、七、八年级的孩子,我从xxxx开始在自己的班级开展“学会感恩”主题班会到现在的“心存感激学会交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六年来,从家长的反馈中显示出效果明显,而且具有可操作性与借鉴性。

文章来源一流范文网www.
xueke8.com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