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浦特校2010学年第二学期工会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zz”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要求,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团结和动员广大教职工立足本职工作,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着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力争“群体师德创优”,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一步抓好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工作,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建设,健全和完善工会的参与监督机制,维护保障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民主管理机制,全面履行工会的各项职能,在保持学校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中,促进工会工作与时俱进。
二、主要工作:
1、把“学习”放在首位,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1)深入学习,贯彻、领会中国工会十四大会议精神和党中央、
江苏省关于工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结合区教育工会2010年的工作要点,全面了解今年工会工作思路,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学校工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充分利用工会的组织、阵地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深化创建“学习型工会”活动和“职工素质工程”活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工会工作中,自觉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引导教职工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率先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在建设适应现代化教育创新体系中的积极性,树教育新风,展师德风采,创优秀群体。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工会的特殊作用。
2、深入贯彻新《工会法》,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
(1)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也是工会工作的第一要务。要建立健全教职工参与和监督机制,积极参与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和关系工会工作的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反映教职工群众的合理要求和正确的主张。随着学校教育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职工劳动关系、利益关系将发生变化和调整,工会一方面要积极支持改革,另一方面又要切实维护教职工的民主权利、经济权益、劳动权益和生活权益等合法权益,为学校的稳定做好协调工作。要充分发挥教代会在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中的主导作用,增强教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进一步关心困难教职工的工、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努力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每位教职工群众,在任何时候都能安心投入工作,并不断创造更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学习生活条件,满足教职工群体不同层次的需要。
(3)以多彩的工会小组活动,调节教职工的生活,减轻紧张工作带来的压力,确保教职工群众健康、快乐地工作着。配合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庆祝妇女节”、教师基本功比赛、评优课等活动。同时,结合学校工会工作的自身特点,以开展小组活动为抓手,各小组定期自主开展小型竞赛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有益于教师身心健康。
3、抓好教代会工作,促进学校民主建设。
(1)教代会制度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也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校工会工作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争取党组织加强对学校教代会工作的领导,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并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时间保证、有具体收效。在制度建设方面,根据时代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拓展教代会讨论的内容,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学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学校稳步发展规划策略等重大事项,应该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确保教职工享有学校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审议权、通过权。不断学习兄弟学校教代会工作的先进做法,博采众长,推进我校教代会工作向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2)落实校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既是教育系统反腐败工作的要求,也是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广大教职工主人翁意识的形式之一。使广大教师主动参与办学管理,共同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争创教育系统良好局面。工会要做好党政参谋,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学校行政主持,工会协调,各子部门各施其职、教职工群体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要建立健全校务公开监督检查制度,建立一套完善、便捷、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校园网等形式开展校务公开,确保师生、家长、社会的知情权,注重学校管理的透明化,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4、切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是学校管理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是实施新课程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是:提高学历、培养能力,增强实力、开发潜能,努力培养一支事业型、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采取多种途径的方法,促进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逐步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然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2)继续抓好“青蓝工程”,培养名优教师。本学期,学校将逐步摸索导师制教师培养形式,导师要在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育科研、教育创新、班级管理等方面加强指导,使新教师工作上能更快的上轨道,使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