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在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不仅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抓好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体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精神,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德育目标
总体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继续加大学校德育工作力度,使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
具体目标:
(一)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了解祖国的历史和基本国情,具有为祖国“四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思想准备;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树立崇高的理想,为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大好基础。
(二)道德素质方面的目标是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学,讲文明、讲礼貌、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掌握社会生活基本法规、纪律和道德准则,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个性心理素质方面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广泛健康的兴趣、坚毅勇敢的意志品质等;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生活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各年级德育工作重点
(一)高中阶段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2、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
3、辨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4、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5、法制纪律教育;
6、社会公德教育;
7、心理健康教育;
8、青春期教育;
9、安全教育;
(二)各年级德育工作重点
高中一年级:
教育中心:正确认识人生的目的、价值、态度、道路以及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初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崇高的革命思想,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
1、懂得人生价值在于奉献,摆正个人、社会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培养服务人民、献身社会的精神,初步树立科学人生观,立志为国出力、建功立业并体现在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他人的言行中。
2、懂得理想的层次,树立崇高理想的意义、理想与现实关系。明确实现共同理想是当今的历史使命,引导树立振兴中华、建设家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懂得立志成才与现实理想的关系,激发热爱科学、立志成才的信心,培养坚毅、勤奋、乐观进取、脚踏实地的品格。
4、初步懂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礼仪,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友谊观和自尊、自爱、自信的意识。
5、初步懂得将要从事的职业的意义,职业道德与职业纪律,培养热爱专业的思想和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
高中二年级:
教育中心:懂得经济常识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经济现象,加深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战略目标、重点、基本路线的认识,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发形势,培养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情感。
1、进一步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振兴中华建设家乡的志向,把个人前途和社会主义事业结合起来,并体现在勤奋学习,努力向上的行动上。
2、进一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建设及开放改革的形势,坚定改革开发的信心和决心,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现阶段各项经济政策。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3、进一步树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和开放改革的意识,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责任感和立志成才的紧迫感。培养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品格。
4、对改革开放中的一些社会现象有正确的认识,进一步懂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对不良影响有一定的抵制能力。
5、进一步培养自立自强意识和良好的劳动习惯、职业道德。
高中三年级:
教育中心:初步树立正确的观点,立志做“四有”接班人。
1、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民主与资产阶段民主的本质区别。拥护四项基本原则,进一步树立共同理想,把个人前途与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正确对待升学与就业的关系,决心为国尽力,建功立业。
2、坚决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决心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家乡贡献青春和力量。
3、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培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进一步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公民意识与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
4、有较强的自理能力和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进一步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
5、初步学会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与方法分析各种社会主义方向,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四、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
(一)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z各年级段段长及各班班主任
2、下设德育办公室。由政教处同志兼任,负责德育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抓好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明确各岗位职责。
学校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