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秋季学期小学教师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匆匆一个学期又已过去。教育叙事、教学总结已写过不少,虽然大都言之有物,但不免公式化、套路化,失之真诚,在这里再去重复,已没有什么意义。与其如此,倒不如一切从简,从实际出发,写一篇简单点的东西,作为个人在本学期的总结。
工作回顾:
九月份,关键词:安居乐业
真不知是否是宿命,自参加工作以来,每年的九月,我总会因为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原因,被迫在路上度过——每天早出晚归,骑着小电驴奔波于途中,身心俱疲。10年如此,11年如此,12年初至木兰时,依旧如此,13年九月,还是没能摆脱这个宿命,依旧居无定所,个中原因懒得多说,反正跑就是了。这样的风雨兼程,一直持续到了国庆之后。正如同事所说:安居才能乐业。居尚不安,怎能乐业?每天早晨匆匆而来,傍晚急急归去,又怎能安心工作?
十月份,关键词:教学评估、创建平安校园
教学评估、创建平安校园——听起来挺悬乎,实际上他们都有一个同义词,那就是“检查”,说白了,不过是上级领导花上半天时间,来喝喝茶、看看材料而已。虽然只有半天,但需要我们花上许多个半天来准备。于是,整个十月份,准备材料成了我们最主要的事。搜集、编辑,再打印、整理,最后装盒,最终,材料装满了四五十个档案盒。10月23日、30日,教学评估小组、创建平安校园检查小组姗姗来迟,可悲催的是,平安校园的检查最后没通过!
十一月份,关键词:121模式
121,全称“121”课堂模式改革,是一种探索中的课堂教学模式,既“10分钟引导自学,20分钟释疑解惑,10分钟训练反馈。”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我们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当然是有启发的,但是仅仅是启发,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完法”,不顾教师的主体性、学生的实际水平,而采用一成不变的模式,盲目实行,不可避免会僵化,更谈不上有何成果。名义上是探索,但已成了政策上的硬性要求,不但没有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反而干扰了日常教学。可吐槽归吐槽,该干的还要干,只要一接到通知,我们就得放下手头的课,花上半天时间去外校听课,然后评课,回头自己还得上公开课。有没收获暂且不说,耽误了教学是真的。整个11月份,被这个所谓的“121”搅了个七零八落。
十二月份,关键词:国培
12月9日,周一,第一节课,我正在上得起劲,一个电话就把我派到了芜湖。时间紧急刻不容缓,只好匆匆收拾点东西,和同事一起出发去安师大参加培训,这一去,就是十天。去时寒风乍起,归时已是料峭的寒冬了。首先得承认,这次培训确实长了些见识,可是课程已被整整搁下了两周,我忘不了临走时孩子们眼中的不舍和归来时他们看见我时的欢呼。在12月剩下的时间里,我只好硬着头皮来赶进度,至于教学质量,只好抛至一边,直到昨天,课文才勉强上完,可下周就要期末考试,复习又从何谈起呢?谁来为我和我的学生买单?
工作总结:
翻开这个学期的工作笔记,斑斑驳驳,点点滴滴,感慨颇多,于是打开电脑,一一记下,陈列于前。
入行之前,想得比较简单,认为每天捧着一本书去教育学生,还算是单纯。扪心自问,我热爱教育工作,也想将这份工作当做事业来做。但现状却总是不尽如人意。有位专家说过:要想上一节课,要花三节课的时间去备。由此足见上好课之难,更何况现在多媒体的普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备哪怕一节常态课,都要花上不少的时间,更不用说公开课了。但这位专家肯定没有带过哪怕一节课,因为如今的现状是:众多与教学工作无关的事务,牵扯、浪费了教师们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工作范围越发模糊,甚至有些本末倒置的味道,我深恐有一天,空背着“教师”的名,而害了一代学生。
本身早已过了愤青的年代,也不会陶醉到自认“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地步。我深知,自己的一些牢骚,许多同僚也都发过,不过我是写在这里,而他们是将其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这种工作现状,我有些叹息,他们早已习以为常。我也深知,一些问题也并非个案,深居一隅的乡村小学尚且如此,更遑论那些城市学校。我不过是一个小教师,更不会傻到去以一已之力去与这些潜规则所对抗,我所能做的,不过如此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吐槽和抱怨,够吗?
崔永元说过:抱怨也是建设性意见,可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能仅仅只是抱怨,而不去解决问题,这样的抱怨看似尖刻、发人深醒,实则是一种懒惰和逃避。这也是为什么余杰成不了鲁迅的原因了。
换个角度看,其实一些事情的发生,是有它一定的原因的,我们需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再以积极的方式去解决它,我想,这比一味的抱怨更重要。再有就是,有些现状的确只能靠时间去解决——师资力量缺少,从校长到教师,大家都是每周18节课,我能将负担抛给其他同事吗?当然不能,那么一旦有了烦杂事,自然是大家都来背一些;现如今,小学教师队伍中,女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男教师是“物以稀为贵”,注定要承担一些额外的工作,不光是现在,以后的工作中,这将是一种趋势,我们理应作好心理准备。
我不推卸责任,工作好不好,不能将原因一股脑推给外界,有句话讲的好:人生就是打牌,别光指望着抓一手好牌,而应想着如何将一手烂牌打好。确实,我有时缺乏应变能力,没有“危机处理”的经验和意识,有时做事拖拉,导致小问题酿成大麻烦,晾成了大麻烦。这样的自身问题,比外部原因更值得我去关注和改正。
《老子》有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刑,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恒也。生活在这个社会,我们总是处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之中,需要做出各种选择。但世界本来就是阴阳相生而成,许多矛盾的两面本就是相辅相成的,矛盾自然也是必然,而我倾向的,就是在这自然的矛盾中,找到一个生存的最佳点,一言蔽之曰“衡”。尽量做到兼顾,所谓“游刃有余”,是我所最向往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想,自己会学着调整,改正自己的做事方法,这比吐槽恐怕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