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 >> 发言稿 内容页

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好:

  我们的孩子刚刚由学前教育转入到小学教育,即会感觉到新环境的刺激,又会感觉到新规范的压力,所以尽快召开家长会很有必要。

  一、家长关注到了什么?

  各位家长朋友们,通过刚才的课堂展示你们关注到了什么呢?我想大部分家长都在心里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做着比较,或者说攀比,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的更好,有了比较就能发现差别。一是做题快慢的差别,二是做题对错的差别,三是识字多少的差别。一堂课展示下来,家长们有的感动满意,有的可能感到有些羞愧,但我想奉劝各位不骄不躁,不弃不馁。有句话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一比较我们会发现起跑线现在就不一样,着急上火没用,想方设法把孩子的起跑线向前提才是正道。那么这就不能仅仅只看到孩子的差异,更要好好地去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更要思考改进的办法。下面我和家长们一块来探讨一下孩子的这3个面上的主要差别:

  1.做题快慢。做题快,那么说明孩子一是抄写的速度快,二是计算的速度快,做题慢,也是这两个方面的速度慢。为什么有的孩子抄写速度慢?除了个别因性格原因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看一个字抄一个字,看一个符号,写一个符号,家长是不是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们不像抄写快的孩子那样,读完一道抄写一道,如:3+4,快的孩子是读明白这道题是3+4,然后写下3+4;而有些孩子则是看一个3写一个3,再看一个+再写一个+,再看一个4写一个4,这期间还可能将这道题和别的题写串了。如果你再仔细观察,这些孩子注意力还很容易分散。那么再来分析一下计算速度快慢的原因。有的孩子,看到题就能想到结果计算的速度就会快,有的孩子还需要掰着指头数,数一顿数乱了再重新另数,这样计算速度就会慢,尤其后面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用数指头,有的孩子还要数指头呢?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化学、物理等学科的基础,数学也是一种语言,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我们都知道1+1=2,但却没法证明为什么1+1=2,这种东西就和说话一样,在孩子咿呀学语的时候,是通过家长和孩子不断的交流和建立表象学会的,一个苹果再放进一个苹果这就是两个苹果。数指头也是建立表象,只是家长们把孩子这种建立表象的时期往后推迟了,孩子的起跑线落后了。所以,现在这些孩子数指头可以也必要,但家长们要尽快把落下的孩子建立表象的时间弥补回来,多和孩子算题,早日摆脱数指头。

  2.做题对错。做题对错的主要原因,在上面我其实已经分析过,主要就是还没能建立起加减法计算的表象。有句话说熟能生巧,多算多练,自然而然也就会了。有些人一辈子也没上过学,照样会算帐,我说过数学是一种语言,经常说也就会了,但是家长朋友千万别指望等孩子长大了让他自己学会,因为数学知识体系性很强,前面的不会,后面的就没法学,这也就是为什么随着年级的增高,孩子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一步落下十步难撵。有的家长常说,我那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学习也还可以80来分,越学越“倒初”,老师怎么教的?就一年级这点知识,80来分根本算不上什么,低于90就是差距,而且这个差距会越拉越大。再一个,有些孩子到现在根本就没有建立起来减法的表象,一算减法就不会,这还需要家长时常借助实物摆一摆,让孩子知道减法是个什么事。如:5个苹果,拿掉一个还剩几个?就是5个减一个还剩四个,然后和孩子一起写出算式,数指头也是和摆苹果一样借助表象建立数学思维。这种表象的建立不是一会半会,我说过数学是一种语言,他和说话一样需要家长朋友们不断地唠叨。再者是抄写错误和思维错误,本来是加法抄成减法,或者说虽然抄写对了,但计算时,把加当做减,把减当做加。

  3.识字多少。识字的多少与家长的观念有很直接的关系。有些家长有意识的让孩子认识一些字,不一定会写,认识就行。看电视的时候让孩子认识电视上的字,买东西的时候,让孩子认识包装上的字,很多孩子最早认识的字可能就是自己爱吃的东西上面的字。有些孩子爱问,家长有问必答这样也认识了很多字。家长切不可嫌孩子麻阳。在小学阶段的生字教学分为会写和会读两种,在一年级上册,要求会写的字有100个,只要求会读的字有400个。对于只要求会读的字家长朋友们也要重视起来。

  二、家长没有关注到什么?

  除了上面这些家长关注到的东西,还有很多家长可能没有关注到的,而这些也与孩子的学习甚至做人息息相关。这就是习惯和态度,一年级是孩子习惯养成最为重要的时期,有句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习惯和态度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1.孩子的用本和书写。一年级数学,只用田字本。孩子还没学会写几个字,有的孩子拿笔都费事,书写潦草那是自然,这就需要规范,数字的占格占位都有要求,不要随便用个本子就可以了。一年级语文要用拼音本和四线方格本,汉字的间架结构都有要求。其它的本子最好就不要再用了,习惯的养成就从这个本子开始。孩子的书写从开始就一定要严格要求,孩子细心和认真的态度就是从书写开始培养的。不要觉得随着年级的增高,孩子的书写就会变好,恰恰相反,字体一旦成型,如果不刻意磨练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改变。所以,写字一开始就要要求工整,哪怕写的慢一些也要写的好。而且用本用笔一定要规范,用笔还请家长注意,一定不要让孩子使用自动铅笔,不能使用中性笔,一年级只能使用木头杆的HB铅笔。软硬适度,适合练字。

  2.丢三落四。有的孩子做题不是少了加号就是少了等号,这是坏习惯一定要改。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只要会,其他的就不是问题。但是,请家长一定要相信,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习惯比学习知识本身更为重要。从现在开始,家长多用些心,严于要求孩子,以后就会省很多心,孩子也会养成良好习惯。如果家长现在省心,以后就会费心费力,而且可能是费力不讨好。除了丢三落四外,还要严格要求孩子用直尺连线,做题之前先读题,阅读之初要用手指着等这些可能不会引起你注意的小事。教育无小事,大家可能看过“蝴蝶效应”这部电影,一个小的误差,映射到若干年后就不再是小事了。

  3.上课之后削铅笔。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问题。上课了找铅笔,找本子,找橡皮,削铅笔。上课在做这些事情,就会转移注意力,不知道老师讲什么。该准备的,家长一定要叮嘱并且监督孩子准备好,铅笔早削好,多准备几支,最好别把削笔器带进学校。一年级孩子带的学具越多越不是好事,因为小孩子容易把学具当玩具,当上课没人跟他玩的时候,他就会拿出学具来玩。

  4.坐不住。这个习惯养成不是一日之功。孩子在家在校都要苛刻的要求完成一件事情后再去做别的事,千万不能边写作业边看电视,一边玩一边写。家长一定要严厉甚至苛刻的教育孩子专注一件事情,并把它完成后再去做其他的事情。孩子需要鼓励,但也需要严厉的批评,教育需要严慈相济。放纵孩子就是扼杀孩子。切不可用自己的溺爱断送孩子的未来。

  5.学习不能讲条件。先学习后玩耍,按质按量的学完一个阶段再去干其他的,这个习惯一定要养成。家长眼中不能有“大体”“差不多”,孩子的很多不良习惯都是因为家长的不严于要求的思维,或者懒散的管理方式惯出来的。孩子的学习必须达到质量要求,必须达到家长给孩子的规定。家长要横向比较找差距,找出差距的目的是想方设法缩小差距,超越别人。家长更要纵向比较,发现孩子的进步,时常鼓励孩子,多表扬孩子的进步,给孩子也给自己建立信心。这里请家长注意表扬的是孩子的进步,批评的是孩子的不良态度。孩子的能力有大有小,因为学习能力的原因而没有学好,请不要批评孩子,而是要多鼓励孩子,如果是因为态度的原因,能学而不学,应当严厉批评。再者不要迷信说服教育,说服教育是对家教良好的孩子来说的,如果说服教育对每个孩子都管用,我们的社会也就不会存在罪犯存在监狱了。

  三、几点建议

  1.教育孩子要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中国人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真可谓是金玉良言!教育专家认为,关心孩子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树立爱学习的榜样,多帮孩子分析学习中的问题,探索学习方法。家庭教育十分重要,一个和谐的家庭能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2.要经常与孩子交流、沟通,以便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比如上课听讲是否认真,课下跟同学相处是否融洽,以及孩子的性格、做事的态度、方式等,由此家长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教育。

  3.提倡亲子阅读。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跟孩子一起读书。在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同时,又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吧!

  4.整本书阅读和必背古诗。这学期必读的整本书是《吃黑夜的大象》《逃家小兔》《笨笨猪上学》三本,推荐书目有《风到哪里去了》《笨笨猪打呼噜》《月亮的味道》三本,15首必背古诗和10篇阅读篇目。这些都是我县教育局统一规定阅读或背诵的,期末考试必考内容。15首古诗,我们会统一印制发放,家长可以用胶带封面后粘贴在语文课本上,三本必读书请家长自行购买,三本推荐书目不做要求,但尽可能要看,最好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一读,也就是亲子阅读,我想收获的不仅仅只是孩子,10篇阅读篇目我会放在xxxx级QQ群221549481(家校合力共育人才)中,请有条件的家长查看。

  5.口算练习要天天进行,已做到孰能而生巧。家长可以建立单独的一个口算本,每天在孩子完成作业后,自行进行口算,第二天让孩子带入学校,我将定期组织评比,颁发奖状。如果孩子的数学成绩低于90,应立刻分析原因,找出对策。

  6.读数写数。和口算一样,家长和孩子要天天进行读数和写数的练习,现在有的孩子能数到一千,这就说明这个孩子一定知道数字排列规律。数字是无穷无尽的,一定要尽快让孩子在数数中找到规律。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习惯用数学语言。二十一、二十二,不要读作二一、二二,我们生活中说五点了,在数学上要读作五时,两点半在数学上读作二时半或者二时三十分。

  7.生活化的知识要尽早在生活中学会。如人民币的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兑换;钟表的认识;方向的判断等。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