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科吧
课件
同志们: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庆祝第32个教师节,总结成绩、交流经验、表彰先进、部署工作,持续推动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再有新突破。首先,我代表市几大班子,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我们查看了新二中、凤山学校初中部、西区实验学校、桃花源初中等6个学校现场;肥城一中王卫东校长、丘明中学张春霞老师分别作了发言,听后很受教育、倍感鼓舞,更深为感动;各镇街汇报了解决大班额问题及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情况,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近年来,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教育事业发展持续攀升的重要时期。市委、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的推进力度、前所未有的投入强度高位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坚持优先发展,保障机制越来越实。建立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定期议教制度,对教育发展中突出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支持市人大、政协不定期视察教育工作;明确镇街区党政“一把手”为教育发展直接责任人,纳入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先后出台了《关于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及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行动计划》等一揽子纲领性文件。特别是克服财政收支矛盾,优先保障教育发展,xxxx年以来,教育支出年均增长11.2%,高于市全部财政支出2.6个百分点,xxxx年达到了12.97亿元。二是坚持城乡统筹,办学条件越来越好。整合优化城区教育资源,在城区新建、迁建、改扩建学校20处,建成东西南北中“五大教育园区”,全面实现了城区义务教育一体化、高中教育城区化。持续提升农村教育,实施食宿设施建设、全面改薄、办学标准化建设、教育信息化提升“四大工程”,全部实现了校舍楼房化、标准化,内设优质化、现代化。同时,搭建学校发展共同体,打破校际间、学科间的教研壁垒,以强带弱、样板示范、交流互鉴,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先后被评为省教育工作示范市、省学前教育先进市,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地区,首批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验收。三是坚持均衡协调,教学质量越来越高。高考成绩连创新高,今年取得历史性突破,以绝对优势在泰安领先、居全省前列,特别是自主招生,今年有99人获得“211”以上本科院校加分,人数居泰安县市区首位;中考千分以上人数连年在泰安保持领先;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中职学校高标准通过省规范化学校验收;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创建率达23%。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连续五年居泰安县市区首位。四是坚持改革创新,品牌特色越来越亮。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高效课堂初步构建、校本课程亮点纷呈、学校文化特色彰显。在招生方面,义务教育按学区免试就近入学,高中招生“一考多取”,扩大了学校办学自主权;在人事方面,建立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业绩档案,完成中小学职称改革,实施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去年,泰安在我市召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现场研讨会”,今年又承办了“全国翻转课堂实战观摩暨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研讨会”、“全省第二届创新教育节”,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大众日报等媒体深度报道了我市教改经验。
成绩可圈可点、令人鼓舞,但比照教育改革的高位要求、周边地区的竞相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追求,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协调均衡还需加强。从硬件设施看,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在资源配置上存在不平衡,特别是农村办学条件相对薄弱,有的教学用房、功能用房、附属用房建设不配套,食宿条件、运动场地不达标,教学信息化装备配置标准低,更新换代慢;从师资配备看,名优特教师相对偏少,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50岁以上教师占比达到20%以上,特别是随着解决大班额、“六三学制”改为“五四学制”,初中、高中教师缺口压力加大,还需要新增教师400多人;从各类教育看,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提升空间还很大,特别是城区幼儿园设点布局还不合理,规模效益不高,随着二孩放开,学前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将会更加凸显。二是管理水平还需提升。教师人事编制管理、考核评价机制还不够科学合理,校长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办学理念不够先进,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学校管理上还存有一些短板弱项;个别教师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不强,不能沉下身子教学、静下心来育人,有偿补课现象在个别教师、学校还比较突出。同时,面对“新知识层出不穷、旧知识加速报废”,有些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理念,学习不及时、本领不过硬。三是发展环境还需优化。个别镇街虽然对教育很重视,但还没有很好承担起教育发展责任,对困难问题解决不力,特别是近年来铺开的学校建设项目多、任务重,有些镇街投入不足、推进缓慢,迟迟不能竣工。有些部门对教育支持不够,拨一拨转一转,不主动考虑、不积极协助,甚至推诿扯皮、推三阻四。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尊师重教、捐资助教、兴教办学的氛围还不浓厚。对此,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下面,就加快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教育事业关乎发展、系于民生,必须优先发展高位均衡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知识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教育越来越成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作为肥城,无论从历史、现实还是未来发展看,都必须始终不渝地抓紧抓好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1、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是加快“五城建设”的强力支撑。“兴国必先兴教,强市必先强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基础性,强调的是抓教育就是奠基未来;先导性,强调的是教育事业要优先发展;全局性,强调的是教育发展事关全局。肥城历史文化息壤厚积,自古至今就有崇文尚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底蕴深厚的文化积淀,绵延相传的历史文脉,既奠定了良好的教育基础,更支撑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步入“十三五”发展新征程,我们提出了加快推进实力肥城、品质肥城、秀美肥城、活力肥城、幸福肥城“五城建设”的目标愿景,尤其需要弘扬优良传统,传承城市文明,延续历史文脉,德教育化后人,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和永续发展力。“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面对当前区域发展的激烈竞争、转型升级的更高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让桃都人民更加幸福、让美好肥城实至名归,支撑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有了教育发展的率先,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先,“五城建设”才有强力支撑和活力之源。
2、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要素。教育是民生之基,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系。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是社会和谐的均衡器,是缩小社会差别、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经提出,教育作为最重要的社会公共资源,是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基础,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所以,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各级各类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就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更高的就业质量,才能在发展起点、就业机会、财富收入等各个环节更加趋于公平合理。
3、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是满足群众期盼的头等大事。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人生。教育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希望和梦想。老百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个“望”,浸透着无限的艰辛、饱含着许多的期冀、承载着巨大的责任,寄希望于教师、寄希望于学校、寄希望于教育。让更多的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对孩子自身来讲,就有了生存的本领;对每个家庭来讲,就有了可靠的指望;对整个社会来讲,就有了发展的希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既是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实事好事,更是人民群众最现实的追求、最热切的期待。全市各级必须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民生”的理念,加快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培育人民满意的教师,建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惟有如此,才能担负起“为官一任,兴教一方”的责任,对得起桃都百万人民、肥城父老乡亲。
二、教育工作面临挑战、任务艰巨,必须抓住重点整体提升
教育是一项亘古事业,也是一项全新工作。当今时代,教育改革日益深入化、教育理念日趋现代化,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核心,以均衡公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关键,着力构建结构完善、充满活力的现代教育发展体系。
1、持续加大投入筑牢基础。教育投入是支撑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必须算大账、长远账,不能算小账、眼前账,宁愿其它方面省一点,也要加大教育投入。一要全速推进“班额瘦身”。解决“大班额”问题,是省政府推进的一项势在必行、志在必成的重点任务,每一阶段的推进情况都在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目前,全市55个解决大班额工程项目中,西区实验学校、王庄中学等18个项目正在建设,桃花源初中、汶阳中学等14个项目尚未开工,还需投资6.5亿元。要落实好财政分担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该市财政投的由市财政想办法解决,该镇街投的由镇街想办法解决,该教育部门和学校投的由教育内部解决。同时,鼓励倡导社会各界参与兴教办学、捐资助学,拓宽教育投资渠道,形成强有力的财力支撑。国土、规划、审批等部门要全力以赴保障学校用地,从快审批,从快规划,该减免的减免,该协助的协助。教育部门要盯靠建设现场,加快施工进度,监督质量安全,确保所有项目明年底全部完工、交付使用。要继续加大优秀教师遴选和新教师招引力度,强化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压减分流教学辅助岗位富余人员,充实到一线任课教师队伍,力争2-3年内有效解决名师偏少、师资不平衡问题。二要全面实施“农村改薄”。把城乡学校共同发展、强弱学校共同提高作为重要政策取向,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师资配备等方面加大向农村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鼓励支持以强带弱、结对联盟,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延伸,加快缩小城乡间、校际间的办学差距。深化完善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推动城乡之间、镇街之间有序流动,进一步激发调动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增强教育事业发展的后劲活力。三要全力攻坚“教育脱贫”。全面落实各项教育资助、关爱政策,积极组织定向志愿服务活动,让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学困儿童和问题儿童等弱势群体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不因心理问题而厌学。加大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力度,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扶贫攻坚计划,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有效解除困难家庭学生就学压力,使其“真正学得起技能”,实现“上学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
2、纵深推进改革激增活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大力倡导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宽容失败的精神,坚决破除瓶颈制约,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开放包容的教育体制机制。一方面,要在教学改革上求“质”。要主动顺应新一轮高考改革,正确处理好成人与成才、分数与能力、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稳步提升高考升学率的基础上,重点突破高分段考生的比例和数量,让更多学生考入更好的大学。同时,在学科单项竞赛上创省优、创国优,在自主招生、名生培养上求提升、求突破。另一方面,要在管理改革上求“精”。以加快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为目标,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实施好中小学教师“市管校聘”改革和教师交流轮岗,探索教师培养培训新模式,突出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常态化。今年,我省将全面推开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和去行政化,市教育局要打好提前量,掌握主动权,深化校长选聘机制和以职级制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校长任职资格和任期交流制度,为教育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环境。
3、全面提升质量擦亮品牌。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必须要有品牌支撑。全市教育系统作为品牌打造的“主力军”,要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方面的差距,全力推动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工程”,打响肥城教育特色品牌。一要以“修德敬业”为核心,打造名师队伍。“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这次表彰的优秀教师,都是教育一线的有功之臣,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锐意创新、崇智尚学的发展理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操守,辛勤耕耘、敬业奉献的可贵品质。希望广大教师以先进为榜样,自觉做到“三修三争”:一是以修身为本,争做“品行之师”。要见贤思齐、修养师德,用崇高追求、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二是以修学为上,争做“学问之师”。要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求真务实的态度,恪守严谨治学的学风,引知识之清泉,集百家之所长,采教学之富矿,以扎实学识、精湛师艺赢得学生尊重。三是以修业为要,争做“精业之师”。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创新调整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及时更新课程设计,切实成为精于教学、善于育人的行家能手。二要以“专家办学”为导向,培养名优校长。综观古今中外,任何一所知名院校学堂,都与著名的校长紧密相联。可以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和“旗帜”,校长的眼光、胸怀、胆识、才学,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流的校长,才能带出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校长们要牢记“带一支队伍、强一所学校、兴一方教育”的职责使命,真正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管理、教学改革、质量提升、业务钻研上,工作中多一些“学气”、少一些“官气”,多一些专注、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素质教育、少一些应试教育,真正让学校成为矢志成才、放飞梦想、成就未来的人生舞台。市委组织部要定期到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走访调研,发现人才、举贤任能,使有能力、有水平、有激情的教师走上领导岗位;校长的推荐任命,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由学校和教育局负责推荐,市级分管领导把关,组织部门审核考察。三要以“内涵发展”为引领,创建名牌学校。建成一座设备现代化的学校并不难,难的是造就一个响当当的学校品牌。要确立一流的办学理念,努力探索符合时代要求、顺应教学规律、适应竞争需要、具有肥城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突出办学特色,办出自己的风格,彰显各自的亮点,不仅要被肥城人民广泛认可,而且要被外地同行、同类学校普遍认同,不仅要在泰安名列前茅,而且要在全省、全国享有盛誉。要大力推进学校管理创新,以创新学校管理理念为先导,创新管理目标、管理机制、管理手段和管理环境,加快现代化学校建设,不断激发教育发展的内在活力。市教育局要尽快拿出“三名工程”实施意见,每年按照“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生爱戴、家长满意”原则,表彰100名名师,按照“思想超前、业务精通、能力出色、实绩突出”原则,表彰10名校长,按照“特色明显、管理高效、效益显著、社会公认”原则,表彰10个名校。
三、教育发展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众志成城合力兴教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更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全市上下必须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做到“人人关心教育、时时关注教育、事事支持教育”,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1、党委政府要真心重视教育。“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市委、市政府将全面当好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坚强后盾,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育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各镇街区特别是在座的党政“一把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抓教育,科学分析教育形势,准确把握教育规律、认真研究教育工作,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教育工作调研,努力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旗帜鲜明地支持教育、理解教育、关心教育、帮助教育。
2、部门单位要真情关注教育。教育主管部门要履行好牵头抓总作用,抓好教育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加强对教育发展的指导、协调和服务。相关职能部门要当好“后勤部长”,立足自身实际,发挥职能优势,为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加油助力。综治、公安、食药监等部门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增强联防联动能力,持续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宣传部门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激发正能量,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3、社会各界要真诚理解教育。教育成效的显现,有着特定的规律,需要一定周期,不可能一蹴而就。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企业家要继续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踊跃投资兴学、热心捐资助学,争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双重拥有者。要高度重视和关爱教师,不断改善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特别是要给予农村教师更多的关心关注,创造更优良的教学环境,让他们扑下身子、潜心教学;要坚决打击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任何人、任何事,在全社会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乐、商以助教为善、师以从教为荣”的良好氛围。
老师们、同志们,教育发展功在千秋,教师职责光荣神圣。希望全市各级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同心协力、开拓进取,以人民满意为追求,不断把教育事业推向高位均衡发展的新阶段,为加快“五城建设”、决胜全面小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衷心祝愿全市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节日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来源学科吧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