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 >> 发言稿 内容页

主题校会发言稿:遵规守纪 文明自律 争做优秀学生

  主题校会发言稿:遵规守纪 文明自律 争做优秀学生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的校会是国庆长假后的第二次校会,有的同学,甚至有的老师都不理解:为什么一个星期开一次校会?答案很简单:上周日我们刚刚召开了以“高举博爱大旗,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校会,一周内却发生了三起令人难以置信的恶性事件,因此,我们今天下午再次隆重集会,主题是“遵规守纪,文明自律,争做优秀学生”,目的是号召全体同学严于律己,遵规守纪,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

  刚才,政教处王主任详细解读了《庄厉高级中学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处分条例》,王校长宣读了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决定,希望全体同学认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以违纪学生为戒,严于自律,认真学习。

  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遵规守纪是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者,正圆之器;矩者,正方之器。”无规不成圆,无矩不成方。这句名言告诫人们立身处世必须遵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

  大江东流,日月交替,春播秋收,大自然用规则演绎着生命的轨迹。火车之所以能够奔驰千里,是因为它始终离不开两条铁轨;风筝之所以能高高飞翔,是因为它总是情系着手中的那根线;恒星能够亘古不变地灿烂,是因为它们都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军队的战斗力来自于铁的纪律,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样,学校的生命力则来自于严格的校规校纪。

  规矩是人类自己制定的信条。规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国际公约、国家法规、地方法规、交通规则、游戏规则、道德规范、校纪班规……等等,即便是表面上没有规则的地方还有“潜规则”,所以说规则是无处不在的。不按规则办事是要付出代价的:日本首相菅直人下台了,云南省前省长李嘉廷被判死缓了,李刚的儿子被判刑了……,无论是政府要员,还是普通百姓,谁违反了规则,最终都会受到惩罚。

  遵规守纪是每一个学生的职责,也是一个合格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是学习的需要,更是成长的需要。作为时代新人,我们崇尚自由,张扬个性,自许新新人类,寻求标新立异,高喊“不走寻常路”,但是自由更需要纪律的约束与规范。

  有一则《河水和河岸》的寓言故事,说河水认为河岸限制了自由,一气之下冲出了河岸,涌向原野,吞没了房舍与庄稼,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冲出来的河水也由于蒸发及大地的吸收而干涸了。河水在河里能掀起巨浪,而它冲出河岸以后,不仅毁了自己还对人类造成了灾难。为什么寻求自由的河水最终又失去自由呢?那是因为他寻求的那种无拘无束的、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学习需要规范,成长也需要规范,但是,我们身边不守规矩的例子却俯拾皆是:乱丢垃圾、随地吐痰、旷课迟到、上课睡觉、下课打闹、乱走楼道,甚至破坏公物、打架斗殴,住校生擅自离校外出、就餐秩序混乱、浪费粮食、就寝不及时、熄灯后讲话等等。这些违规乱纪的现象轻则会使同学们成绩下降,重则会使人误入歧途,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断了线的风筝,一定会栽得头破血流;脱了缰的野马最终将毁灭自己并危及他人;脱了轨的列车,注定会粉身碎骨。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必须要有严格的校规校纪。作为一名高中生,必须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校规校纪,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良好习惯是遵规守纪的基本前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养成习惯。”哲人说:播下一个念头,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

  古时候有一个年轻的小伙计,跟着一个剃头老师傅学剃头。师傅让他每天用剃头刀刮西瓜皮练习基本功。小伙子非常刻苦,进步很快,但他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就是每次练习过程中,当别人叫他做其它事时,他都是随手把刀插在练习用的西瓜上。有一天,师傅看他技术练习的差不多,就让他给客人剃头。剃头的过程中,他听到外面有人喊救火,他匆忙地向门外冲去,只听到客人一声惨叫。原来,他出去救火时,随手习惯性地把剃头刀插向西瓜---客人的脑袋。

  据报道,在欧美的很多国家,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的。但其中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谈”、“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是用中文书写的。为什么呢?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人,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

  某跨国公司招聘总经理助理,应聘人员过五关斩六将,最后面试只剩下20人。面试那天,大家按时来到考场,可左等右等不见主考官的影子。10分钟过去了,有的人开始坐立不安;20分钟过去了,一部分人站起来在室内走来走去;半个小时过去了,绝大多数人都离开座位,有的甚至翻看桌上的资料。整个过程中只有一个小伙子始终没有动。这时主考官进来了,宣布面试已结束,那个没离开座位的小伙子被录用了。

  听了上面的几个故事,不知同学们有何感想?好的习惯能够规范我们的行为,坏的习惯却能误导我们的行为,甚至可能让我们误入歧途,走上不归路。那么,我们需要培养哪些好习惯呢?

  首先,要养成自觉学习规则的良好习惯。道理很简单,只有明确了规则,才能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也才能按规则办事。否则,要想不违反规则只能是一时巧合。

  其次,要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同学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求学探索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自身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