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 >> 国旗下讲话 内容页

孔子每事问

孔子名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公元前551年10月27日诞生于春秋时代的鲁国(今山东曲阜)。孔子自幼勤奋好学,15岁时就确立了坚定的学习志向,开始走上了自学的道路。他不只刻苦努力,认真读书,而且虚心好问,他的许多学问是他随时随地向他人请教得来的。他问过有名的学者,也问过普通的农夫;他问过青丝苍苍的老人,也问过梳者小辫的孩童;他还愿意向不如自身的人请教,能够“不耻下问”。从这当中,他体会到一个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肯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有一次,孔子有机会进入鲁国的太庙。太庙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里面陈设着许多文物古器,还常举行祭祀活动,在这里,可以了解历史和有关的典章制度。孔子进太庙后,就下功夫认真地进行考察,对每一件不明白的事,都向他人请教。从庙里陈设的件件文物古器到举行仪式时伴奏的音乐,样样都要找人问个究竟。活动结束后,他还拉住他人的衣袖,继续问一些自身不明白的问题。他这样做,曾被人看不起。有人说:“谁说这个年轻人懂得礼呢?他跑进太庙,什么是都要问。”孔子听了说:“不懂就问,这就是礼啊!”这就是古书上记载的“子入太庙每事问”的故事。
毛主席说过:我们要学习孔夫子的“每事问”,因为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是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所必需具备的良好习惯。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小养成这种勤思善问的好习惯。
孔子的“每事问”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