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eke8.com
【内容提要】这是一个用爱浸润心灵的故事。一个文静、懂事、听话,又特别能干的女孩,由于接受能力差,成绩不佳,没有自信,连家长都要放弃了,但老师一个小小的激励方法,却意外地调动了她的学习积极性,意外地调动了小组同学帮助她的热情,有了老师、同学的鼓励与帮助,她更加用心,努力的学习,她感受到了努力之后的进步,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感受到了集体带给她的温暖,更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和喜悦。而这种快乐和喜悦也变成了一种正能量,促使她不断努力着,进步着,快乐地学习、生活,健康地成长。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爱浸润心灵》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当你给予他人时,自己拥有的将会越来越少,唯有一样东西,你给予别人越多,自己拥有的也越多。这神奇的东西是什么呢?当然是爱!
爱,不是索取,不是交换,它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
天底下给予别人最多爱的是谁?是老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老师!
记得我第一次登上三尺讲台,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感到激动。张张笑脸,就像一枚枚蓓蕾,渴求着阳光雨露。每天清晨,一句句“老师,您早!”的童稚问候,给我带来一天的快乐;每天傍晚,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拥有的幸福和快乐。那时我就对自己说,一定要用心的去爱每一个孩子。
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叫张红(化名),她文静、懂事、听话,又特别能干,每天早晨来到学校,总会把老师的讲桌擦的干干净净,摆得整整齐齐,我看到总会表扬她,她听到我的表扬,脸上也总会绽出灿烂、自豪的笑容,多么讨人喜欢的一个小女孩啊。可是在学习上就大不一样了,她接受起知识来特别吃力。课上,同学都能轻松、流利地读出老师教过的生字,她却一个也不会,同学们在刚刚上一年级时,就已熟练掌握的汉语拼音,她到现在都二年级了,还不会拼读。数学上更是一窍不通,超过十的加减法,就算不出来,更不用说做什么乘法、除法了,为了她的学习,我跟任课老师们也真没少下功夫,唉,就是不见长进……
一次,我跟她妈妈说:“在家要多帮帮孩子,如果低年级的知识跟不上,到了高级年就更没法学了……”她的妈妈含着泪告诉我:“老师,我不是不教,可她就是记不住啊!学的慢,忘得快,你说我的孩子怎么这么笨呢?我都没办法了……”看到家长伤心失望的样子,我赶快说:“没事,没事,她还小,可能还没入门,慢慢来,做父母的应该对孩子有信心,我们一起努力!”
孩子才上二年级呀,如果家长放弃了,老师放弃了,她以后怎么办?她的学习生涯才刚刚开始,不能放弃,坚决不能放弃……我这样想着,一名年轻教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于是,我安排了一名学习好,又热心的同学做她的同位,以便随时帮助她。在我们班“组组争先活动”的评比规则中,我特意加了一条:别的同学会读生字,能为组里得一颗星,而张红读会了,能为组里赢得三颗星,规则一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不但同位帮她,下课,全组人都争着帮她,在全组同学的帮助与激励下,张红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老师教新课时,她专心地听着,用心地读着、记着,甚至还没学的知识,她都会让妈妈提前教,提前预习,课下,她不再出去玩,而是在自己的坐位上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地读着、记着……
又是一节语文课,在我检查读生字时,她的小手第一次怯怯地举了起来,但慢慢地放了下去,她是那么不自信,同位看到了,高兴地说:“康老师,张红会读了!”我微笑着点点头,走到她跟前,鼓励她说:“张红,你来读读试试,不会老师教你。”她站了起来,在全班同学期待的眼神中,吞吞吐吐地,小声地读出了所有的生字。尽管读的并不准确,也并不流利,但我知道,她为此已经付出了比别的同学多出多少倍的努力,这正是让她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好机会呀!我第一个为她鼓起了掌,善良可爱的50个孩子,也拍起了自己的小手,她的脸上第一次在课上绽出了灿烂、自信的笑容,我鼓励她说:“张红,你真棒,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功了,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只要用心去做,什么都能做好,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才行,再看看同学们对你多好呀,你会读了,大家比自己读会了还要高兴呢!可不要让大家失望呀!我们一起努力!”从那以后,每次检查读生字,张红的手,总会高高地举起,生怕老师看不见,我每次都会叫她,她也总能为组里赢得,我承诺给她的三颗星星,而她也因此感受到了通过自己努力所取得的进步,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感受到了集体带给她的温暖,更感受到了这种努力后的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和喜悦。而这种快乐和喜悦也变成了一种正能量,促使她不断地努力着,进步着,快乐地学习着、生活着,健康地成长着……
爱是春风,她能唤起沉睡的心灵;爱是春雨,她会滋润干枯的心田;爱是烈火,她会点燃希望的火花。让我们用爱浸润心灵,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为孩子的生活增添一缕明媚的春光!为祖国的花园增添一片绚丽的春色!
文章来源学科吧www.xuek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