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评语文《月球之谜》

老师们,《月球之谜》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下的一篇精读课文。早上第三节,建设小学的刘碎英老师为我们展示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听完课后,有很多感受,这是与七家交流三点最深的体会
  体会之一:
  紧扣文本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简节,训练扎实。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月球之谜》是一篇科普文章,文学性不强,没有明显的语言规律可循,更不煽情。拿时下流行的话说,很难上出语文的味道来。但是,刘老师今天的课却能紧紧抓住文本的特点,努力挖掘课文中的“人文”因素,努力创设语文的氛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体现在教材的处理上。刘老师紧扣一个“谜”字,让学生划出课文中介绍了哪些月球之谜,然后引导学生读文本解决谜,最后还有哪些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去探索;整个教学设计从“生疑──解疑──又生疑”这样的思路展开,脉路非常清晰,环节简节。
  其次,刘老师努力挖掘文本中的语文因素与语言现象,寻求最佳的训练点。本堂课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刘老师围绕教学目标在课堂中设计了两个训练点,我觉得这两个点找得非常好。
  第一个点是:交流“月球上有些什么东西”时,刘老师出示了句子“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行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让学生结合图片理解荒漠,然后指导学生朗读。根据这些材料,刘老师引导学生提问: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们提出许多自己的问题:“荒漠的月球上,阳光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月球上满是尘土?”等等,这是富有个性的问题,闪烁着学生思维的火花,比本课开始的遐想更有深度,而这与课堂上教师的精心设计是分不开的。
  第二训练点在学习3~6自然段,因为第三和第六自然段列举月球的不解之谜时,都是先列举实验结果,然后用一个问句揭示其中的神秘之处。而第四自然段只列举了实验结果没有提出问题,刘老师就抓住这个空白点,让学生依照第三和第六自然段,用句式“难道…………”来提问,重视文本提供的言语材料,把课文里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完成新的表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两个点的训练是扎实的,有效的,抓住了文本的特点,体现了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可见刘老师钻研教材是花了一定的心思的。
  体会之二:
  合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效达成目标。
  感受月球的神秘和美丽,引发学生探索的愿望,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刘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在情趣盎然的情境创设中达成情感目标,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如本课的开始,聆听《春江花月夜》的乐曲,欣赏一轮明月挂在高空,带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遐想。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下,加上老师优美抒情的引导语,让学生背诵关于月亮的诗句,达成积累语言的目的,同时给这堂课增加了浓浓的文学味。然后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这时学生读得一个比一个动情,一个比一个精彩,完全与情境融合在一起,被带入了一个神秘充满美丽的月球世界。
  又如:在理解词义的时候,刘老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帮助孩子们理解了词义难点。如“遐想”的理解,刘老师是这样引导的: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明月,总会激起许多的疑问。此刻,你有什么想法要问她吗?这时学生发挥想象,说了很多问题。刘老师饲机评价:你们真是浮想联翩,刚才你们说的这些不都是美好的遐想吗?至此,词义的理解水到渠成。此外,刘老师还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了“水藻”“荒漠”。我觉得本节课多媒体的运用是适时的、适度的,真正起到了辅助的作用。
  体会之三:
  重视朗读,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评价及时又丰富。
本课尽管是知识介绍性的文章,但朗读训练的资源非常丰富。刘老师对朗读的指导非常到位,评价富有激励性,特别是文中疑问句的指导尤为精彩。如何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呢?刘老师没有直接说怎样读出疑问的语气,而是以巧妙的评价语来进行引导。如第一段的句子,因为是遐想,所以要读得比较舒缓,刘老师评价到“你好像在对着月亮自言自语”;第三和第六自然段中的疑问句是对现象的不解,读时语气要稍重些,刘老师的评价是“你读出了困惑的语气”,“这真是令人费解的谜啊”,“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特别好奇。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都感到好奇吗”等。不同的问句有不同的朗读语气,刘老师的评价语非常恰当、自然,朗读指导取得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教师语言充满激情,使被表扬的学生如沐春风,让倾听的学生热情大增。整堂课,没有烦琐的分析,以读代讲,书声琅琅,充满人文性的评价语让人回味。
  老师们,科普文章难以上出语文的味道,但刘老师的课在这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诠释。尊重文本,紧扣文本特点设计教学,在朗读训练中达成三维目标的整合,使学生学得有趣,学有收获。有了这节课的成功铺垫,相信下堂课学生带着搜集到的资料来交流,对未解之谜进行自己的猜测与判断,一定会产生思维的碰撞,一定会有更精彩的互动。
  “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课程理念时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之一。它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强调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体验学习是人最基本的学习形式。这不仅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生命活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醒体察,最终认识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
  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而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动力,成为学生的一种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有活力,才有生命,体验性学习将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月球之谜》是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科普文,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文章内容简单,但要借此引领学生感受月球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难度还是比较大。因为这篇课文是科普文,所以与其它的文学作品相比,语文性不太强,要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球的魅力,难度也很大。但如果能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加强学生的体验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些,所以我在课堂上作了一些尝试。
一、激发兴趣,诱发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激发学生一种愉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新课程所强调的学习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这样,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诱发体验的欲望。因此,开始上课前,我先让学生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音乐中,吟诵自己喜欢的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在这些蓄意深刻、意境深远的诗句中,对月亮滋生出一种美好的遐想,然后自然导入新课。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今天学习的课堂。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语言学习实践活动、参与“体验”。接着,我让学生欣赏着皎洁的月光,说说自己无边的想象:
  “我想知道月球上有什么?”
  “我想知道月亮是从哪儿来的?”
  “我想知道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
  “我真想住到月球上去。”
  ……
  从学生一连串的疑问中,自然引出课题,并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这些情感的铺垫,为学习下文,进入创设的月球之旅的情境作了充分的准备。
二、创设情境,加深体验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出浓郁的情境,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训练智能。21世纪的课堂,应当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参与。《月球之谜》是一篇科普文,如果用单一的阅读方法去了解里面所介绍的知识,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丧失学习的热情。因此,我充分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了力求逼真的情境,进行了一次模拟的月球探险之行。
  “因为旅途遥远,我们需要四天的时间才能到达月球,利用路上的时间,请大家先阅读一下手头的资料,对月球的特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以便于顺利完成这次月球探险。”在宇宙飞船飞向太空的动画中,和着飞船起飞时的轰鸣声,我用播音员的语调向大家提出这样的要求。由于这些情境的渲染,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本来枯燥的文字资料也变得生动起来。“资料袋中的知识很快就掌握了。”当我宣布我们已经抵达月球的时候,他们似乎真的看到了那里奇异的景色:
  “我看到月球上的阳光特别明亮!”
  “我看到月球上到处是环形山。”
  “我看到月球上是一片荒漠,太可怕了。因为听不到一点声音,真担心与同伴走散了!”
  “月球上的景色太奇妙了,太阳光照在表面,可天空仍旧是黑沉沉的,这是在地球上看不到的景象!”
  ……
  孩子们这些生动的描述,把我们一起带上了神奇的月球。
三、师生互动,感悟体验
  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它将以问题为轴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读书,获得对语言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通过合作学习,多向交流,不断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探究学习,不断增强获取新知的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文本教材”向“体验教材”转化。
  当了解了美国宇航员给我们带回来的月球之谜之后,我深情地说道:“解开这些谜底的任务,就落在了我们这些宇航员的身上,就让我们一起踏个神奇的星球,和好朋友一起去寻找答案,并仔细观察研究,看看又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从以往交流的情况看,许多学生只注重自己找来的资料,而不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还有的学生只会拿着资料照本宣科地读,等到读完,自己也不知道里面讲了什么。这样的课外知识补充是很苍白的。人类关于月球的探索,资料繁多,为了提高这种交流的有效性,也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登陆月球的感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所以安排了这样一下环节。学生接到这样的命令,自然是欢欣鼓舞,他们学着电影里的慢镜头走路,似乎真的有了脚踩在月球上的感觉,有的在和好朋友交流手里的资料,有的煞有介事地敲敲打打,似乎真的在搞什么研究,还有的做着手势在拍照……教室里的气氛空前的活跃,但因为他们知道在月球上是无法传播声音的,特意压低了说话时的音量,一个个认真钻研的样子,真的有宇航员的敬业精神……
  在热烈的掌声中,这些“宇航员”顺利返回地球。此刻的我又转变了身份──是一名《天文报》的记者,挂上记者证,我进行了一次特别的采访。大家都争着发言,诉说着自己“月球之旅”的收获:
  “我知道了月球上并没有嫦娥、太兔,到处都是环形山、岩石和尘土。”
  “我猜想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功能可能是宇宙辐射造成的。”
  “我又有了一个未解之谜:为什么月球上带回来的铁不会生锈?”
  (还拿起手中的橡皮告诉我这就是自己从月球带回来的铁,你不得不为孩子们的可爱而忍俊不禁。)
  “我从月球带回了几块岩石,想研究一下,它们是不是有香味?”
  “我在月球上发现了不明飞行物,猜想可能有外星人。”
  ……
  “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内驱力”。我想:这次难忘的“月球之旅”,给了孩子们深切的体验,才会迸发出如此美丽的思维火花。希望这些火花能将孩子们引向更加广阔的科学世界。
  课后,我看到好多孩子还在继续阅读一起有关月球的书籍,不时有学生跑来与我交流,或者询问有关的问题。后来,从他们的日记中反映出来,他们对这堂课印象深刻,感觉像亲身经历的一样。
  心理学研究表明:由切身体验而获得的知识或明白的道理,更容易对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因为它体现了对生命个体的一种尊重。如果我们能够把体验教学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化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为自然活泼的生活体验,那么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更充满生机,课堂教学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几点不足:
  1、因为这是一篇科普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对这些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研究,但总觉得缺少了一点语文味,除了开头两段进行了一些朗读训练,感悟了一些文字的美,后面重在探究,感觉自己更像在上科学课。这样体裁的课文如何处理好语文与科学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准备的较仓促,花了大量的时间寻找相关的图片、声音,课件是前一天晚上才制作完工的,在上课时,光顾着与学生沉浸在月球探险之中,忘了其中的一个环节,课件里出示的一个句子忘了研读了。出现这样的纰漏,真的是很不应该。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