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在小学阶段所学的运算律中,它是学生最难理解和掌握的。有些学生在学习时就糊里糊涂,始终弄不明白乘法分配律为什么会有这种形式上的变化;有些学生虽然在学习时会机械地模仿,但很快就遗忘了,更谈不上自觉和灵活地运用……许多老师抱怨说:该让学生举例验证的都举例验证了,该让学生抽象概括的也都抽象概括了,学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为什么还会出现上述情况?
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时,只重视引导学生对规律的“外形”进行研究,忽视了对规律“内在”的本质进行探究,导致学生对规律的实质体验得不够,领悟得不深。学生感到困难的具体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一是感性积累少。对于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就经常运用,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因此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但学生在学习乘法分配律之前很少有这方面的感性积累与直接经验。尽管学生在学习笔算乘法(如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等)时也曾用到过乘法分配律,但那时还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只是根据算式的意义去计算。二是内在算理糊。学生只知道乘法分配律外形上的变化,对内在的算理认识不清,当然很容易把规律从机械记忆中“挥发”掉。三是自主体验缺。大多数教师通常是根据教材例题的问题,让学生列出两种算式并说明理由,从而得出一组等式;然后再让学生写出几组类似的等式,对几组等式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找出等式两边的异同及其联系,引出猜想;接着启发学生大量举例验证,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最后引导学生应用规律解决问题。这样教学看起来学生经历了探索过程,也发现了规律,但学生只是从形式上感知了规律,未从实质上加以领悟。再说,教师也未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小学生来说,进行抽象思维需要有形象来支撑,否则就难以建构规律的基本模型。比如,教师只把教材主题图中的问题当作一个引子,一引就丢,未能充分发挥其在建构模型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学生的直观体验不鲜明、不丰富,不能建立表象,更难实现抽象。为此,笔者认为:要始终抓住内在不变的“理”来说明外在变化的“形”,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借助直观丰富的表象理解乘法分配律,并真正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切实增强体验,不断获得真切感受,充分积累活动经验。笔者改进如下:
一、充分借助主题图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形象或表象的支撑,可以说形象思维和表象思维在小学生思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为此,教师要充分用好主题图中的直观形象,让学生借助这根“拐杖”,丰富表象,逐步抽象。在教学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买5件夹克杉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并说明算理外,还要引导学生借助具体图进一步理解算理。笔者出示如下图:
“分”别算(横看):先算5件夹克衫的价钱,655,再算5条裤子的价钱,455,最后把夹克衫和裤子的价钱合并,655+455。“配”套算(竖看):先把1件夹克衫与1条裤子配成1套,算出1套衣服的价钱,65+45,再算出5套衣服的价钱,(65+45)5。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不管是“分”别算,还是“配”套算,都是求买5件夹克衫与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即5个65与5个45的和一共是多少,所以(65+45)5=655+455,从而从根本上进一步说明了算理。
笔者还引导学生计算买其他套数(并过渡到买a套)衣服的价钱,并启发学生借助示意图说明两种列式的算理各是什么,让学生在充分举例和相互交流中不断强化形象,积累和储备表象。
这样教学就能让学生既很直观地理解“分”,又很形象地领悟“配”,为后面的抽象概括提供形象的支撑;就能使学生清晰地储存形象,以便顺利地提取并灵活地运用形象。学生以后一旦见到形如乘法分配律的算式,就能立即再现主题图中“分”与“配”的情境,借此进行思考。即使规律暂时遗忘,仍然可以借助表象很快重新获得。
二、不断运用数形图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都让学生列举了大量的体现乘法分配律外形特征的算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看结果是否相等以验证猜想是否成立。笔者认为仅仅这样做还不够。因为学生只是通过计算从外形上发现两边结果相等,还未从本质上探明为什么两边得数会相等。为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数形图开进一步理解算理。如在学生举出(75+25)6=756+256时,教师可让学生具体说明算式每一步的意义:等号左边(75+25)6表示6个(75+25)的和一共是多少,等号右边756表示6个75的和是多少,256表示6个25的和是多少,756+256表示6个75与6个25的和一共是多少,并启发学生用数形图表示如下:
757575757575………6个75的和
252525252525………6个25的和
“分”别算(横看),列式为:756+256,“配”套算(竖看),列式为:(75+25)6。不管是“分”别算,还是“配”套算,都是求6个75与6个25的和一共是多少,所以(75+25)6=756+256,与买衣服付钱同理,从而直观地显示了等式在形式上发生变化的原因。
当学生采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后,笔者仍然引导学生借助数形图从算理上说明规律存在的理由。如对于(a+b)c=ac+bc,“分”别算(横看),列式为:ac+bc,“配”套算(竖看),列式为:(a+b)c。不管是“分”别算,还是“配”套算,都是求c个a与c个b的和一共是多少,所以(a+b)c=ac+bc。
这样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学生逐步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于是便可能有意义地接受规律。实践证明,有了主题图和数形图的支撑,既便于学生探索、发现和理解规律,建构规律模型,又便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规律,发展数学思维。
三、适当探究拓展式
笔者认为,学生仅仅概括出并理解了(a+b)c=ac+bc还不够,因为它只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而且是最简单、最一般的表达式,教师在教学时还应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和必要的扩展:如几个数的和乘同一个数还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吗?乘法对减法有分配律吗?除法有分配律吗?……笔者在教学时,就引导学生分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两个问题,仍然借助主题图、数形图或举例进行研究,让他们再次经历上述探究过程,从而使学生有更深的体验和更多的发现。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和深化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内涵的认识,使其全面、透彻地理解和掌握规律,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研究问题的经验与方法,获得充分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虽然本节课学生没有多少时间直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但我以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应是探索并发现规律,而不是运用规律。学生真正领悟了规律的实质,以后在运用时才能做到自觉、迅速和灵活。因此,这节课把时间放在规律的探索上,是必要而且值得的!
此外,笔者还注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是计算过程和算理,帮助学生认识到计算过程实质上遵循了乘法分配律。这样,不仅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拓展和内化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总之,重视对规律实质的探寻,不但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规律的“外形”,而且能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规律的“内理”,还能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规律的本领和意识,学习在“变”中寻找“不变”的方法。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才是扎实和有效的,才是深刻和持久的,才真正发挥了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