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故乡》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反思

整体把握
冯善亮
一、相关基础知识
1.关于作者与写作背景。
对于作者鲁迅,初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我所知道的鲁迅”为话题,让全班同学谈谈自己对鲁迅的认识,老师最后发言,与学生分享自己对鲁迅的认识,或拓展介绍鲁迅及其作品的相关情况,或谈谈自己阅读鲁迅的感受体验,或介绍最新的鲁迅研究情况。“说鲁迅”,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走近鲁迅、亲近鲁迅,进而阅读鲁迅。
关于写作背景,要引导学生注意《故乡》的写作时间,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了解二十世纪初期(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有条件的话,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感性材料(如反映当时我国国情的一些基本数据、反映当时历史事件和百姓生活的老照片、其他的文艺作品等),而不要仅仅强调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即使要强调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也应该在学生初步感知作品后的讨论分析过程中才顺势提出来,不宜在学生阅读之前过早强调,以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影响其对作品的真切感受与体验。
2.语言积累
鲁迅作品的语言中有一些与现在用法不同的字词,《故乡》也不例外。这有时会造成学生的阅读障碍。可让学生阅读课文时特别留心此类字词,甚至可结合学过的其他鲁迅作品对此作一次小结。
可重点积累以下词语:阴晦、萧索、本家、祭祀、家景、许愿、无端、如许、愕然、鄙夷、嗤笑、惶恐、絮絮、寒噤、松松爽爽、惘然、隔膜、恣睢。
可要求熟读或背诵课文片断,如对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的两段描写,结尾的三段议论。
3.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小说,并自学本册课本附录《谈谈小说》,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另外,《故乡》篇幅较长,不以故事情节取胜,而是一篇充满诗意的小说,日本作家龟田胜一郎曾将之誉为“东方产生的最美的抒情诗”。阅读这类作品,需要用心去感受、体验,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潜心阅读的良好习惯。可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字词障碍,然后专心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感受体验,围绕小说的三要素提出问题。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要有感情地诵读精彩片断,用声音表达出自己对作品情感的把握。
二、内容理解
1.关于故事情节
《故乡》没有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线索单纯,层次清楚,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连缀起一个个精彩的生活片断。作品一方面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具体见闻,另一方面则又穿插了“我”在故乡时对儿时故乡的回忆,并通过“我”离开故乡时的联想写出了“我”对未来故乡的思考与向往,从而形成了一个由过去故乡、现实故乡、未来故乡三者交错构成的丰富艺术世界。其中“在故乡”部分是主体,由四个层次构成:先写刚回到故乡时与母亲见面的凄凉情景,接着由母亲的话唤起了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其次写了杨二嫂的突然来到时的尴尬场面,最后详写与中年闰土相见时的隔膜。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注意行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理清叙事的线索与层次,编写课文的情节提纲,并在此基础上完整地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借此完成对作品的初步感知和体验。
2.关于人物形象
《故乡》中主要塑造闰土、杨二嫂和我这三个人物形象,此外还写了宏儿与水生等。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这一环节的教学要注意几点:
一是要让学生用心揣摩人物的心理与情感,不要急于得出概括性的结论。不少教师在进行人物分析时,习惯于让学生用几个词语抽象出人物性格,用一些议论性的语言归纳人物形象的意义。比如说到闰土,往往满足于让学生说出这样的结论:少年闰土健康活泼、勇敢机智,中年闰土憔悴不堪、呆滞麻木,他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和社会压迫的贫苦农民形象。这样的做法往往牺牲了小说中人物情感的丰富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感受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多读课文相关段落,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思考和疑问,紧扣文本去探讨有关问题。比如说,对于杨二嫂,学生可能会提出:她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她说话为什么这么刻薄?她为什么硬要说“我”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作者为什么把她称为“圆规”?本来写了闰土就已经能够反映出当时农村的状况了,为什么还要写杨二嫂呢?通过讨论、探究这些问题,学生会深刻地领会到这个人物的刁泼、自私、猥琐,领会到她的可恨、可气、可笑、可怜、可悲,领会到作者对这一人物在讽刺、批判中含有同情的复杂情感。只有通过这样充分地感知作品,学生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从作品中读出鲜活可感的艺术形象,才能变得“多情善感”。
二是要注意“我”这个人物。读《故乡》,人们往往把目光集中在闰土和杨二嫂身上,而忽视了“我”。实际上,在课堂中不时听到有的学生提出“我”才是作品的主人公。面对这一问题,老师或是简单否定,或是通过偏向明显的讨论把学生引向“闰土是作品的主人公”这一传统结论。实际上,学术界对此结论也有不同意见。钱理群先生认为:“以往的阅读偏于注重闰土的命运及其意义;其实,作者的着力点反倒是在对‘我’的精神历程的审视,对闰土的观照是包孕其内的!《故乡》更是一首心灵的诗。”在教学中,也许不必纠缠谁是主人公这一问题,但应该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我”的情感变化与精神历程,一方面是透过“我”的目光来审视故乡及故乡的人,另一方面则通过审视“我”的复杂故乡情结来更好地领会鲁迅在《故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目光不仅看到作者对社会的批判,更能看到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执著探寻,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意蕴。
三是要注意人物之间的联系与比较。课文中的人物自身及不同人物之间互相构成对照,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主旨起了有力的作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领会,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尤其是不能忽视宏儿与水生这两个次要人物,他们的友情似乎是少年闰土和“我”的交往的翻版,他们未来会不会重蹈中年闰土与“我”走向隔膜的旧路呢?这成了作品留下的一个悬念与希望,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对此的思考与探究,将有助于学生把阅读体验与现实人生联系起来,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
3.关于作品主旨
对于《故乡》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传统教学中往往被解读为“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批判了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的精神束缚,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新生活的强烈渴望”。考虑到学生的阅历和年龄特征,应鼓励学生从个人的阅读体验出发得出自己合理而独特的结论,不可将唯一结论强加给学生。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来把握作品主旨。为了更贴近学生实际,可结合本单元“少年生活”的主题,立足于人生感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获得更有意义的生活。
三、形式把握
《故乡》在写法上突出运用了对比和白描。
文中处处皆对比,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存在强烈反差,人物自身前后的变化让人震惊(如闰土由一个活泼的“小英雄”变成了一个麻木的“木偶人”),人物之间也互成对比(如闰土的纯朴老实与杨二嫂的刻薄刁泼)。在教学中抓住对比手法可以很好地切入人物分析和主旨把握。
《故乡》没有连篇累牍的娓娓叙述或心理描写,而是善于抓住细节进行白描,用笔简省,却能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如闰土与“我”在20年后再次相见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一细节描写如慢镜头般放大了闰土刹那间的情态变化,包含了丰富而复杂的潜台词,幼年时无间的友谊,眼前自己可悲的处境,彼此间巨大的地位差距,都在这瞬间的变化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极度复杂的内心通过极度节制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是汹涌的波涛被一道闸门紧紧锁住,虽不见波涛倾泻而出的疯狂,却让人透过隐约可闻的涛声感到了其力量。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出神入化的白描所产生艺术效果。
四、语言揣摩
《故乡》语言简练而传神,值得细细揣摩、品味。在教学中,语言揣摩可以从多种角度来进行。
1.体会准确传神的动词的表达效果。如: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乡村,没有一些活气。”一个“横”字,显得村庄仿佛是乱七八糟的横躺着,显得死气沉沉,给人悲凉的感觉。
“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飞”的动作准确地传达出少年宏儿的喜悦心情与活泼个性。
2.体会细节描写的潜台词。如:
“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老屋瓦楞上长着枯草,生动地写出了“我”回到故乡时的悲凉心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故乡的衰落。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顺手牵羊的举动,暴露了杨二嫂贪小便宜的市侩性格。
3.领会一些关键句子的含义。如: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