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工之侨献琴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的
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寓言内容及寓意。
3、教育学生要看重真才实学,而不能只重虚名。
教学重点:
(l)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而""以""之"字的用法。
(2)理解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导读讨论
教学手段:CAI、录音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查字典、看注释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篇寓言,工之侨也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工之侨两次献琴而结果不同,到底是怎么回事?
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诚意伯文集·郁离子》,题目是编者加的。作者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末明初人,辅佐朱元漳平定天下,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官至官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土,封诚意伯。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指名读,轮读。)
2.请学生翻译课文。(一人一句)
3.补充课文注释:(目标1)
焉:语气词,这处可不译。"所而为琴"而:连词,连接两个动作,表承接。"弦而鼓之"而:连词,连接两个动作,表承接。"金声而玉应"而:连词,表并列。鼓:动词,弹。"自以为天下之美也。""以为":认为。"也"表判断的语气词。"工之桥以归""以"后省略介词的宾语,以琴归,带着琴回家。诸:之于的合音。"匣而埋请上"匣:名词用为动词,装在匣子里。
而:连词,表承接。诸:之于的合音。"抱以适市"以:连词,可不译。市:集市。"贵人过而见之"而:连词,表承接。"易之以百金"以:介词,用。"悲哉世也"倒装句,谓语用在主语前面,强调谓语"悲哉"。然;这些。
4.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5.请学生归纳三个段的段意。(目标2)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写工之侨第一次献琴,琴虽好却遭到贬抑,被退了回来。
第二段写工之侨第二次献琴,因为琴经过伪装,又是由贵人献上,竟得到极高的评价。
第三段写工之桥的慨叹。
6.提问:工之侨是怎样把琴伪装成古琴的?
讨论并归纳:先请漆工绘制了"断纹",再请刻字工匠刻了"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