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是八年级下期语文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语文课程规范把七至九年级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段。八年级下期继续致力于同学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本册第三单元共有五篇文章,五篇文章都注重空间上的广袤性与思维上的哲理性,并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考虑,《敬畏自然》是本单元第一篇文章,意在让同学从整体上掌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敬畏自然、保护自然。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局部,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坚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身的私利由着自身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身。
我在教这篇课文时主要从两个方面引导同学学习。一是考虑作者的观点,并参照自身对待自然的态度作一番检讨。作者立意高远,眼界开阔。能从久远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但是也有一些说法还可以商榷,可以引导同学思辨、质疑。二是作者的语言。课文中的许多句子有着丰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应该认真揣测。另外,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把笼统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认真学习。
为让同学学有所获,贯彻新课程规范上提出的“同学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本课的教法我充沛考虑学习的主体,即同学的实际情况。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同学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一般只有20分钟左右,假如较长时间不改变教学方法,同学的注意力就会分散,所以教学的第一点就是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进行适量变化,让同学坚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注意力。我在教学之初采用情景导入法,先让同学看《自然灾害》的视频资料,看后让同学谈感受,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我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文章中有局部字词是必需掌握的,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与问答法解决,针对教学重点,我采用情景激励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较法和引导法,针对文章难点,主要考虑采用点拨法、分析法、提问法、诠释法等,由于使用了恰当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最终还得落到同学身上,新课程规范提出要“充沛激发同学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同学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整体掌握课文时我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既教给同学方法,又使同学了解了课文内容。探究学习时,我采用问答法,最后由同学发言、总结。这样巩固知识、培养能力,让同学能有一点收获、有一点提高、发展。
新课标注重培养同学的能力,据此,我在同学学完课文内容后,让每一位同学以《环境维护从我做起》为题写一篇作文,让同学真正懂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需从我做起,从而,增强了每位同学的环保意识,既培养了同学动手写作的能力,又使同学受到了思想教育。
总之,这节课我能紧扣课标,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和学法,使同学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轻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