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发布者:张莉
一、课前系统
1、分析教材:
本框题教学内容贯彻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高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特殊时期,科学理论的正确引导是不可或缺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题,正是针对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明确生活的意义,真正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所以,本节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分析学生:
高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哲学常识的大多数内容,基本掌握了唯物论、辩证法的科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基本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了解了古今中外大量典型人物的事例,所以,应该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课本知识。
高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对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有所思考,由于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突出,所以这节课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在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折页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涌现了大批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特点的先进模范人物,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活生生的身边人、身边事。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价值以及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成功的起点。通过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的教学,让学生走出自我,勇于向命运挑战,铸就人生辉煌。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难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5、教学方式: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情景活动
6、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
多媒体
二、课堂系统
1、课前探究设计:通过展示厦门特大远华走私案,让学生思考赖昌星的人生价值是否在于拥有多少金钱,如果不是,人生价值应如何体现?
2、新课导入设计: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或许能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3、教学结构(板书)设计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价值
播放录音:播发由学生亲自采访的关于人生价值的录音,让他们思考其中的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通过思考、分组讨论后领悟必须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视频展示:人类通过劳动生产出世界上本不存在的新的价值(衣食住行等物质资料),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智力、体力、意志和情感。
让学生在情景中懂得人在劳动中创造财富,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小组活动:分享苹果。
让学生讲出如何处理苹果以及心情,让学生体验奉献的快乐
比较分析:通过图片将牛玉儒、袁隆平、霍英东、白礼芳的这些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与陈学军、成克杰、邱兴华、赖昌星这些为达到自己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进行对比。
学生比较分析他们的人生价值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生价值的体现在于奉献。
(二)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角色扮演:“个人”与“社会”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小品:《我是独一无二的》。提醒学生注意个性的发展应如何正确表现。
思考讨论: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人生价值需要的主观条件
播放视频:“无腿超人”约翰库缇斯,让学生思考他是如何克服生理障碍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让学生自己得出如何砥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谈一谈:通过让学生自由谈一谈名人的座右铭、教育家的话与故事等等。让学生加深理解实现人生价值所需的主观条件。
4、课堂总结设计
小结:本节课内容主要讲述了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教材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主要论述人的价值必须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第二层,阐述了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第三层,讲述了实现人生价值应具备的主观条件,即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走进生活:播放xxxx年2月26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