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www.jsfw8.com
一、教材分析
“黄河的治理”是初中地理新课改人教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中的内容。本部分教材主要围绕着对黄河的整体评价,黄河各河段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方案的研讨而展开的。重点在黄河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治理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重在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推理分析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由于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而天津又处在华北平原,华北历来缺水,黄河水的引进,大大缓解了天津缺水的问题,因此,学习“黄河的治理”,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而且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是有益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真正可以做到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的部分乐段,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同学们在七年级语文课上已经学过的课文《黄河大合唱》的部分内容,
[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它赞美的是我国哪条河流?谁能给我们说一说这首歌曲创作的背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由于这使同学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所以并不难。
[新课学习]图文结合,共同探讨
[教师过渡]我国河湖众多,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河流和湖泊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在我国众多的河流中,黄河被称为我国的第二长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共同探讨一下关于黄河的话题。
首先先让我们看一组有关黄河的图片,一起欣赏一下母亲河的风采。
[出示黄河景观图片]
[教师提问]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同学们看书第48页图2.32黄河流域水系图,先回答我第一个问题:诗中的“天上”和“海”分别指的是哪里?
[学生回答问题]“天上”指黄河的源头巴颜喀拉山,“海”指黄河最终注入渤海。
[教师讲解]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他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读图,我们看出黄河就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形,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曲折东流沿途接纳许多支流,经过5500多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出示幻灯片]巴颜喀拉山
[教师提问]这就是黄河的源头——巴颜喀拉山。好了,我们知道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那么回忆一下我们前面所学的“中国政区图”,思考一下,在黄河五千多米的路程中,共经历了哪些省、自治区?
[学生回答问题]青海、四川、甘肃、宁夏、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教师讲解]同学们说得很对,黄河共经过了9个省区,他们依次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出示Flash黄河流经的省区]
[教师提问]那么现在,我要考考同学们了,我们在以前学过政区的简称,哪位同学能用简称把黄河流经的9个省区说出来。
[学生回答问题]青、川(蜀)、甘(陇)、宁、蒙、陕(秦)、晋、豫、鲁
[教师讲解并提问]同学们回答得太好了!那么看图2.32找一找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河口和旧孟津在哪里?我要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把他找到的河口和旧孟津标出来。
[教师在黑白上画出黄河简图]
[学生活动]
[教师讲解]这位同学标得很对。黄河的源头称作约古宗列曲,他的干流分为三段: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口至旧孟津为中游,旧孟津以下为下游。
[教师提问]在书第48页还有几幅有关黄河的景观图片,观察他们所在的河段,并结合图片,说说黄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学生回答问题]灌溉、发电等等
[出示黄河梯级开发示意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提问]对比黄河梯级开发示意图和中国地形图,看一下对黄河水能开发最为密集的地区在哪里?
[学生回答]开发最密集的地区位于我国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教师讲解]黄河是世界上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读图,我们知道黄河的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然而,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种种条件限制,黄河上还没有出现一座水坝,滚滚河水白白流入大海。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黄河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陆续建成了刘家峡、龙羊峡、三门峡等八座大型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为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电能和水能。]
[出示龙羊峡水电站、三门峡水电站、小浪底水电站图片]
[出示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景观图]
[教师讲解]这两幅图片描绘的是位于黄河上游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我们知道黄河流经的地区,是我国干湿地区中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一般降水都不足。是黄河水使一块块干涸的土地展现了生机,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此外,由于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峡谷中穿行,水流湍急,形成了许多壮观的景象,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点开发了许多旅游项目。
[出示壶口瀑布图]
[教师讲解]壶口瀑布以其水势汹涌、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象,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游客来此参观游览。
[教师小结]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出示图片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师过渡]虽然黄河为我们奉献了很多,但历史上也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下面我们来观看一组资料,请同学们一一说出各资料所反映的问题。
资料一:源头、上游地区荒漠化图片资料
资料二:凌汛
&nb
sp;资料三: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
资料四:痛苦的记忆
资料五:黄河断流
资料六:“地上河”的形成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黄河自古多忧患。黄河的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众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河床不断升高,人们被迫筑堤束水。暴雨季节,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因此,黄河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也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近年来,黄河又出现了缺水断流,水污染的新的问题。
[课堂练习]书第50页活动题,屏幕打出答案。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正、反两方面学习了黄河的功与过。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我国人民就一直在摸索治理黄河的方法和途径,积累了丰富的治黄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大修了具有“水上长城”之称的黄河大堤,把昔日的黄泛区变成了花果园。同时,在上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使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了2亿吨。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使黄河的忧患得以根治,使我们祖国大地上的每一条江河都清澈丰沛,长流不断。
板书设计
第三节河流与湖泊——黄河的治理
一、黄河的地理概况
二、黄河的奉献
三、黄河的忧患
四、黄河的治理
激昂的旋律配以形象的歌词,使学生们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这时,我由于这些知识是学生们在七年级时已经学过的,所以对同学们而言并不难,同学们发言很积极。虽然这个活动仅用了五分钟的时间,但这样声情并茂,同学们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而且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同学们既知道了将要学习的知识,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使课堂气氛充满了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