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小学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设计

日期:2017-06-29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小学一年级音乐牧童

课题:牧童总课时数:第1节
教学内容:1、歌曲:牧童
2、综合训练(1)
3、音乐游戏:走走跳跳
教学目的:1、学习用O母音的正确发音,指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连贯的声音、赞美的感情演唱《牧童》。
2、用不同的走和跳的方法,感受和表现音的强弱。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牧童》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第26页综合训练一)
注意:唱“O”音时,口形不要过大,口腔打开,好像含有半口水的状态。
二、学唱歌曲《牧童》
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草原上玩,去看一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听录音范唱,请学生说说有什么感受?
3、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听唱法学唱歌曲。
5、处理:
用柔和、甜美的声音,稍慢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一小节一换气,换气要快,不留痕迹。
结束句用渐慢的速度演唱。
三、音乐游戏:走走跳跳
1、讲解游戏方法:
部分学生围成圆圈面向圆心站立,老师一拍一下拍打大鼓,学生扮演大鼓上的小米粒,随着鼓声自由地向圆心蹦跳,教师拍得越响,学生跳得越高而重;教师拍得弱,学生跳得低而轻。
2、做游戏。
3、教师讲评。
四、小结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来认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听听它们在做什么?
板书设计:
课后小结:
课题:牧童总课时数:第2节
教学内容:1、综合训练(3)
2、欣赏:鸭子拌嘴
教学目的:通过欣赏《鸭子拌嘴》,让学生感受民间打击乐器运用力度变化所表现的不同情绪。
教学重难点:欣赏《鸭子拌嘴》,感受力度变化。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复习:
1、集体演唱《牧童》。
2、做游戏《走走跳跳》。
三、节奏练习: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的朋友到了,它是谁?
1、教师拍击节奏,请生猜是谁?
2、请学生拍击,并说说怎样表现强弱?
四、欣赏:鸭子拌嘴
1、导入:同学们,大鸭和小鸭现在在做什么?它们拌起嘴来了,我们一起去听听它们在说什么?
2、初听乐曲。请学生展开联想:说说当时情景怎样?
复听全曲。
3、请一部分学生用乐器表现出强弱,另一部分扮演。
五、大鸭和小鸭回家了,我们也下课吧。(听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大鸭小鸭
强弱
课后小记:
课题:洗手绢总课时数:第1节
教学内容:1、综合训练
2、欣赏:我的小鸡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我的小鸡》,进一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和节奏。
2、初步感受和分辨音的高低。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教学重难点:听辨音的高低。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综合训练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音的强弱。
请生听辨:几组音的强弱。
2、教师展示几组声音。
大尺子小尺子
水杯满水杯不满
请学生说是否有变化
3、教师指导学生得出:
物体体积越大,发出的声音越低
物体体积越小,发出的声音越高
4、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三、欣赏
1、上节课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小鸭作客,今天老师又给大家请来了小鸡。
初听乐曲。
2、提要求后复听。
请学生闭上眼睛细听
再说说你“看”到的小鸡是什么样子的?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再次复听全曲,请学生跟着做律动。
四、小结:
作业:下节课别忘了带手绢。
板书设计:声音的高低
物体大低
小高
课后小记: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以上《小学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设计》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小学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设计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小学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设计》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