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爷爷故事多》教学设计

日期:2017-06-29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第七单元

  《爷爷故事多》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听、唱、动能多种形式感受革命历史内容的作品所表现的情绪、风格,感悟时代特点及音乐的鼓舞作用。

  2、能用坚定有力、富有战争年代儿童歌曲以进行曲风格呈现的精神面貌和英雄气概,体会休止符在进行曲中作用。

  3、积极参与“我的创造”、“音乐律动”、“歌表演”、“露一手”、“音乐情景剧”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思路

  本单元以“爷爷故事多”为题,用结识爷爷故事来熟悉“音乐朋友”--革命年代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走进历史的时空,从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为缩短生活距离,用几首电影故事片和艺术记录片《东方红》能影片,运用视象和情节让学生获得“亲历故事”的体验。儿童题材多,以爷爷讲故事的形式展开,童声形式齐唱稍多。听赏

  与歌唱、体验与表演,创造活动,跳秧歌来重温火红的年代。

  教学内容

  唱:《爷爷为我打月饼》《儿童团放哨歌》

  听:《映山红》《红星歌》《游击队之歌》

  〈解放军的天〉

  动:“音乐律动”

  “歌表演”

  “学跳秧歌舞”

  奏:竖笛“小宝宝要睡觉”

  教学重点

  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听赏与歌唱、体验与表演,创造活动

  第一课时

  “爷爷为我打月饼”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中欢快,活泼的情绪,并练习清晰的咬字和吐字。

  2、节奏创编练习,学习节奏创作的简单方法。

  3、欣赏“映山红”,感悟时代特点及音乐的鼓舞作用。

  4、竖笛“小宝宝要睡觉”

  教学重难点:

  学习节奏创作的简单方法,注意附点音符、休止符的唱法。

  教具准备:

  钢琴、磁带、录音机、打击乐器、动物卡片挂图、

  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节奏

  1、教师:(放音乐、做律动).学生拍手律动进教室。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个小动物,请你们看??

  2、出示挂图:小动物、鸡、鸟、喜鹊、蜜蜂、蝴蝶等。

  提问:

  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让同学模仿动物叫声,并拍一拍。

  二、欣赏“映山红”

  1、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故事片“闪闪的红星”中唱〈映山红〉

  2、这作品表达了是什么情绪?

  三、歌曲

  1、放录音: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当年音乐的情绪。(爷爷为我打学饼)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歌词表现了什么情绪?

  学生回答:活泼、有地。

  2、伴奏:随琴用啦哼唱歌曲旋律。

  3、视唱歌曲的旋律。

  4、按节奏凑词:轻声模唱歌词。

  5、随琴合唱,边唱边感受歌曲的情绪。

  三、音乐创编活动

  学生分二组进行创编表演活动,边

123下一页歌唱边表演。

  第一组:用打击乐器,打架子鼓为歌曲伴奏。

  第二组:编舞

  、用舞蹈表演。

  四、表演:

  架子鼓、打击乐伴奏、歌表演。

  齐唱表演:第一遍唱本课歌词,第二遍唱自编词。

  五、竖笛“小宝宝要睡觉”

  1、学习连音奏法,以567三个音进行练习“小宝宝要睡觉”

  2、学过的三个音编一段小曲,编好后先唱一唱,再吹一吹。

  六、小结

  第二课时《儿童团放哨歌》

  教学目标

  1、学唱《儿童团放哨歌》,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并能随着音乐即兴表演,了解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及革命歌曲《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2、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了解儿童团与少先队的关系,同时进行思想与音乐文化的传统。

  3、在“我的创造”活动中,使学生的节奏感得到强化,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体会进行曲的风格特征并能通过听、唱、动等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

难点

  正确掌握休止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感受其在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听赏二首进行曲

  1、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进教室。

  2、师:谁能说出来刚才听到的名字吗?在边听边走进教室时有什么感觉?

  3、再听一首儿童歌曲,感受一下歌曲的风格、情绪、时代,它与《队歌》有什么不同?听赏《儿童团放哨歌》

  4、讨论这两首歌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二、学唱歌曲《儿童团放哨歌》

  1、观赏录象,教师范唱

  2、跟琴哼唱旋律,找出歌曲难点。

  3、学唱歌词,注意2/4拍的强弱演唱方法

  4、运用对比的方法,我们来了解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请同坐位相互讨论。

  5、进行二部轮唱练习。

  6、分组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在进行队列训练。

  三、拓展练习

  1、简介:大小军鼓常用的节奏及敲击的方法(参考教材“我的创造”)

  2、练习:全班分成四组,每组一个小军鼓轮流按节奏进行练习。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欣赏《游击队之歌》《解放军的天》

  教学目标

  1、听赏《游击队之歌》《解放军的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感受休止符和附点节奏的表现力及号声的模仿。

  3、学跳秧歌舞,感受解放初期的氛围。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风格热烈、欢快、而明朗,表现人民群众迎解放的欢庆场面。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1、听教师弹奏《共产儿童团团歌》旋律进教室。学生根据教师弹奏时力度变化,走出强、弱(重步、轻步走)。到位置后用手拍出四拍子,要表现出其强弱规律。

  2、用“la”哼唱《共产儿童团团歌》的旋律。哼唱时注意聆听教师弹奏的力度变化。

  二、感受歌曲“《游击队之歌》《解放军的天》”

  1、现在请大家观赏“游击队之歌”,观赏完后,说一说歌曲

  中唱的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2、在老师带领下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拍一拍。

  3、我们现在跟着歌曲也来唱一唱。

  4、再请大家听一首歌曲《解放军的天》,听完后有什么感想?

  5、请你们讲一讲“解放区”的故事,用体态语言来表达歌曲情绪及解放区的“明朗”

  三、学跳秧歌舞

  1、导语:同学们,让我们用舞蹈来感受迎解放的欢庆场面。

  2、学跳秧歌基本舞步:秧歌十字步;秧歌后跳踢步;

  3、选用歌曲《解放军的天》做伴奏音乐。

  4、拓展为秧歌集体舞(全班同学两

上一页123下一页人为一组,面对面学跳)

  四、复习竖笛《小宝宝要睡觉》

  五、小结

  第七单元课后反思

  反思性教学“是在《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并强调”思“与”练“的结合,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问题,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笔者通过对”反思性教学“的探索和研究,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操作措施如下:

  一、反思主题的确定

  笔者认为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可从”教什么?怎么教?学会没有?“三方面去考虑。

  1.教什么?

  音乐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从《音乐课程标准》中去探寻。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标准》来反思每一节课目标设计是否合理、到位,每一节课是否贯彻了《标准》的精神。但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在落实教学目标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其一,教学内容安排过多,造成”面面俱到“而又无法落实的被动局面;其二,教学目标没有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概括说就是”目标制定缺乏科学性“。

  2、怎么教?

  ”怎么教“考虑的应是”如何将目标有序、分层进行落实“的问题。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应通过反馈着重对教学的大、小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及时反思。及时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随时反思,不随机应变,课前计划就有可能与实际教学脱节,找不到结合点。因此,教师不能迷恋教学计划,应根据课堂实际,随时对目标的现实情况进行反思,以便及时调整计划。如:我们的歌谱学习结束后,让学生

分组唱,个别唱,竟然反馈上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有的节奏不稳定;有的对跨度较大的音程唱不准等等,我把这些典型问题归纳起来,有的放矢进行了辅导。

  3.学会没有?

  对”学会没有“的反思也就是对教学实效性的反思,我们的教学必须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因为,有时只考虑把知识传输出去,不考虑如何收集反馈信息,没有体现出”双边“活动意识,致使相关目标不能落实。对教学效果的反思是调整教学计划合理与否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评价目标是否完成的基本途径,也是优化目标,调节后续教学的有效手段。

上一页123

    以上《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爷爷故事多》教学设计》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爷爷故事多》教学设计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爷爷故事多》教学设计》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