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前,可布置学生收集近些年来有关战争的资料。有条件,还可以组织学生收看有关的录像片。
2.本诗的教学,不宜逐词逐句讲解,可先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材料,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材料,让学生对战争,特别是战争中的平民百姓、妇女儿童生活状况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为理解诗歌的意思作铺垫。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最后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表达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心愿。
3.读是理解诗句的基本手段,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朗读指导,一是要注意将读、想、说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读、想想、说说、读读。如第一节,在读的基础上,想象大海本来是什么样的,现在是什么情景,想象后说一说: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说后再读。二是要允许学生采用多种读法来表达情感,真正使朗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4.“弋”读“yì”,不要读“gē”。“茵”“频”的韵母均为前鼻音,“祈”读第二声,这些字音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准。
5.课后“阅读链接”,安排了“儿童和平条约”。1986年,在美国纽约举行了世界儿童联欢会,会上世界儿童代表签署了《儿童和平条约》,表达了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可在本课教学结束时,组织学生诵读“儿童和平条约”,以进一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A、B案
学习目标
①认识4个生字。
②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①了解伊拉克战争或其他中东战争情况。
②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如沙漠本来的情景与战争的情景。
A案
●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祈盼着和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②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③读读想想: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交流讨论
①指名读诗,读后评价,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②交流: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③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④“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示范
(根据对学情预测,学生可能对“这究竟是为什么”的呼唤不理解或感悟不深刻。因此,可选择学生最熟知的对“夜空”的描写一节,指导学生阅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①默读第三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夜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呢?假若你生活在那个地方,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自主阅读
①按阅读第三节的方法阅读其余各节。
②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升华总结
①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话要说。
②宣读“儿童和平宣言”。
●作业
阅读选读课文《黄继光》。
B案
●播放课件
①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播放课件,镜头一:展示大海、沙滩、夜空、草地的美景;镜头二:展示人们在大海、沙漠、草地快乐生活的情形)然而,一夜之间,这一切都化为乌有。
(播放课件:伊拉克战争场面)
②看了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自读诗歌
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联系刚才看到的画面,想想诗歌的意思。
●评评读读
①分节读诗,相互评价,读后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②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③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总结升华
①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②宣读“儿童和平宣言”。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教研室 冯发柱 李红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