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

日期:2018-09-17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在双龙洞的所见所闻。

  2、了解一些句子在文中的过渡作用。

  3、学习抓住特点定景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物的能力。

  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孔隙窄小”和洞内景物“有点像……”

三、教学模式

  读读想想议议练练

四、教学准备

  电教片、投影仪、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二)、学习二——五段

  1、自由朗读二、三、四、五段,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2、小小组交流

  3、大组交流

  第三段:外洞

  1、外洞洞口有什么特点?(拱形、宽)作者是怎样写的?(比喻)

  2、理解词“突兀森郁”

  3、这节最后一句写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写泉水,这条水线串联全文。与下一小节紧密相连)

  4、齐读第二段。

  第四段:从外洞进入内洞

  1、默读第四段。

  2、口述作者怎样进入内洞?出示电教片,抽动片演示。

  3、这小节共九句话,每句写什么?注意各句之间的联系。

  4、孔隙有什么特点?

  (窄:只能容两个人并排仰卧的小船;矮:小般进出靠工人拉,人卧在船内;险:左右和上方的石头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5、指导读好句子。

  第五段:内洞

  1、默读思考:内洞有什么特点?(黑、奇、大)

  2、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出黑、奇、大的句子。

  3、为什么“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为什么说有点像?到底是像还是不像?

  4、看电教片:认识石钟乳、石笋。

  小结:双龙洞无论是外洞、孔隙、内洞景色各异,都值得观赏,这是全文的中心。

  (三)、质疑

  1、第三小节似乎和题目不符。

  (这小节写溪水的样子、流速、声音,它是串联全文的另一线索)

  2、用直线划出文中水线的句子。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师提示:叶老出洞后又沿着溪水拾贝而上,去玩赏上洞——冰湖洞去了。

  (六)、作业(见教室下发资料)

附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映山红、油桐(白)、砂土(粉红)、新绿(或浓或淡)

  路上  溪流(宽窄缓急)

  溪声(变换调子)

  高、突兀森郁

  洞口  宽、像桥洞

  外洞  仿佛大会堂

  ……或是……          热爱大自然

  (观察抓住特点)

  窄 容得下两人

  孔隙  矮 贴

  险 挤、压、撞、擦

  黑 一团漆黑、昏暗

  内洞  奇 双龙、石钟乳、石笋

  大 比外洞大、有十来进房子大

    以上《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