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一个周末的下午听了江苏省启东市名师蔡宏圣的两节课,一节课是三年级的《认识分数》,另一节课是五年级的《认识方程》。
以往,听区里的优质公开课,给人的感觉总是很花哨,有数学游戏,课堂气氛很活跃,几乎每节课都有小组讨论。不论老师的提问,还是学生的回答,近乎完美到无可挑剔。当然这与学校教研组一次次磨课,最后拿出一节近乎完美的好课不无关系。
这次,听课,感受却完全不同。蔡老师讲课的风格比较冷,课堂气氛少有的冷清。
就拿《认识小数》这节课来说,蔡老师并没有按照教材上给的常规思路来走,以往都是从“米、分米、厘米”或“元、角、分”间的互化入手,而蔡老师别出新裁,让学生利用关于整数意义的旧知,自然长出小数意义的新知来,从而获得关于数的更为一般的认识。
在上课一开始,课件显示了一句话:
数是数出来的。------华罗庚
那么这节课就从数数开始。
先在计数器上数数,其中一个环节让学生们在计数器上拨数,第一次拨出439,很容易,学生很快就在纸上画的计数器下面写出了这个数。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拨出1.2来,这时孩子们就遇到困难了,不知道该怎么拨,该怎么写,写在哪个数位上。
在这个环节上,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不知道如何解决时,蔡老师并没有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而是一再强调“独立思考”,有想法吗?在写的过程中什么让你有困难?当蔡老师让学生回答自己的想法时,一些学生把小数点后的2写在了个位的后面,还有一个学生把2写在了千位的前面,还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写。
蔡老师就开始引导:写439特别好写,怎么写1.2就特别困难了呢?
学生回答:因为个位表示几个一。
蔡老师问:为什么2不写在个位上?
学生回答:因为2不满一。
蔡老师问:2写在千位的前面行不行?
学生回答:不行。
蔡老师问:那2应该写在哪?
学生回答:2应该写在个位的后面。
蔡老师说:请继续思考。2写在个位的后面,具体表示什么意思?比1更小的单位是什么?
接下来利用学生学过的旧知,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满十进一”、“退一作十”,是十进制关系,由此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最终发现个位后面的单位是十分位,百分位……从而理解每个小数的含义。
课下,蔡老师说,突围是需要勇气的,不管2写在哪儿,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最终让孩子用逻辑的力量自己去突围,自己去想思路,前提是创造的法则要和前面的法则相通,比如在小数数位的推导上,是依据整数数位的十进制关系依次往后推导的。
蔡老师的课堂上,并没有出现很多的练习,很花哨的数学游戏,但是孩子们自始自终都沉浸在独立思考之中,那是一种能一直引着孩子走进独立思考的数学世界的能力,的确是我们亟待提高的一种能力。
反思平时自己的教学,总是生怕学生学不会,于是一遍一遍给孩子们讲解题型,恨不得老师把所有可能想到的,见到的题型都讲给孩子们听,可是这样真的有效吗?事实上,我们有时却在做一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作为老师,不能总是希望把知识“讲”给学生,真正应该具备一种引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地让学生思考。
当学生真正自己想出来的方法,那才是学生自己的东西,他会印象非常深刻,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慢下来,等一等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想,这样比我们口干舌燥的讲好多题型,效果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