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泼水节》同课异构听评课心得
唯美
在今天的语文科组活动中,我听了周振怡老师和冯燕老师各上了一语文课。这是两节“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我怀着积极认真的态度参加了这次活动,感觉受益匪浅。
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执教的老师各显其能,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尽显不同的精彩。《欢乐的泼水节》这两节课值得借鉴的地方有很多:
一、凭借影像,感悟欢乐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冯老师将傣族人民泼水的录像片段放给小朋友看,使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到了傣族人民泼水节的欢乐气氛,同时学生的情感被唤起来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二、生生互动,体验欢乐
陶行知曾说过:儿童的思维在手上。所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表演中理解抽象的语言,这既符合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又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泼水部分时,两位老师都抓住泼水时的动作词语(追赶、拿、灌、端、泼、笑),并且让学生边读边做一做动作,孩子的兴奋早就藏不住了,教室里一片欢腾,孩子读得身临其境,进入了角色,动口,动手,更是动情、动思,肢体的“互动”与思想情感的“互动”有机结合起来。
三、感受画面,交流欢乐
随着课文的学习,学生的情感也应步步递增,画面转移来了“吉祥如意”一词。冯老师问学生那你最想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想送出你的什么祝福?问题一抛出,孩子们纷纷举手送祝福,这样,学生已把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理解了文本,情感也得到了升华中,更能加深学生对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泼水的意思。
通过活动,我认识到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思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