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浸润童心让阅读为写作铺路-评吴少兰校长的《水乡歌》一课
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王花
崔峦理会长xxxx年7月份在第七次阅读教学预备会上的讲话中说“阅读教学要落实年段目标,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呈现学生学习过程,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
《水乡歌》是一首诗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流畅,内容浅显易懂,句句押韵,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特别易于学生诵读。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经历美的历程,感受语言的魅力,并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是诗歌教学的首要任务。如何在低段的诗歌教学中凸显有效性,让阅读为写作架桥铺路呢?吴少烂校长执教的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水乡歌》一课就是很好的范例。
吴校长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紧扣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遵循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第一课时教学紧紧围绕“读好书、写好字”两大任务,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读中感悟,通过多种形式将识、读、写结合,让学生学出了乐趣,学出了信心,既得意又得言、得法、得能。
总的来说吴校所上的《水乡歌》一课,年段目标把握准确,文本解读正确深入,课时目标明确具体,教学流程清晰明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语言训练、写字教学扎实有效,和学生互动融洽,整节课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简单而不简约,是一节真实、朴实、扎实,有着浓厚的语文味的语文课。
一、潜心阅读,读出“语文味”,为写作铺路。
《水乡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流畅,简洁明快,具有形象性、音乐美、意境美的特点。吴校长根据文本的特点,以“读”为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读:初读读通课文,再读读出节奏,三读读出理解,采用"情境感悟、朗读感悟、想象感悟、体验感悟、仿写感悟"的教学方法,层层推进,步步深入,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不仅引导学生读懂了课文大意还读出了诗歌的节奏和韵味,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熏陶。
在以上教学流程中,第一个层次把课文读通。叶圣陶讲:“书不熟读不开讲”。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静静地、切切实实地读书,在读中学会生字新词的读音,在读中初步理解新词的意思,在读中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第二层次,把课文读懂。这一环节,老师引导学生观诗,发现诗歌押韵的特点,(师: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同学们注意一下每一行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每个字都含有韵母o,剩下四行的最后一个字都含有韵母e。这就是诗歌的押韵,难怪诗歌读起来就像唱歌一样,这么好听,这么朗朗上口。)
教师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共读与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表达的形式、感受作者情怀整体的教学目标有机整合起来;第三层次把课文读熟,让“读”“背”在语文教学中反璞归真,让“讲个不休”淡出课堂。
吴校长用一堂课的时间就可以让学会读懂课文,以至背诵,从而让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运用,为写作积累素材。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首先强化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让学生直接面对课文,进入课文。即一开始就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一直读到正确、流利、初知大意。其次,在精读阶段,教师可针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设计一两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把握重点段落、句子抓住关键词句读进去,想开来,教师且当个“红娘”,在学生内容理解不到位,情感体会不到位的地方“穿针引线”、“牵线搭桥”,从而理解领悟全篇内容,达到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的效果。
二、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写出“语文味”,为写作铺路。
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识字量少,阅读面窄,在写话时经常出现语言平乏、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等现象。因此,要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夯实识字写字教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引导他们积累语言文字,让他们肚中有“墨水”,对写话有兴趣,能放开胆子写,显得尤为重要。
(一)遵循字理,巧教生字。
识字、写字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本课的生字共有10个,怎么教生字吴校长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她不是逐个教生字,而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遵循字理,寻找生活中与教材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采用图文并茂形象法,把生字藏到画面后面去,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巧借图画教学生识字,并让学生明白汉字的字义是跟部首有关的。这样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学法,让学生举一反三自主识字,教是为了不教,这样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二)落实写字指导
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吴校长高度重视写字教学,扎扎实实地教学生把绳子写对写好,一笔一画地写,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养成一丝不苟的习惯。
(三)迁移运用地写
读写结合,既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宝贵经验,也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对改善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响。
①读中悟写:通过阅读,感悟语言运用的规律和方法;遣词造句的方法;常用句式、构段的方法;叙述、说明的方法等。例如本课可抓住“白帆片片像云朵。”这一句式进行仿写训练。
(2)迁移运用地写
读写结合练笔的方式还有很多:①如仿写词语、句子、段落等。②想象练笔。课文中有许多“空白”点,或者有一些“概写”之处,用笔把空白点“补”出来,把“概写”的地方“具体”起来,就是想象练笔。③写写“所思所悟所感”。④写写“说”:学习课文后,想对自己说什么?学了课文后想对文中的人物说什么?⑤围绕“单元主题”练笔。如“写人”主题的文章,根据课文特点,分别设计写人的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活动、语言的小练笔。
三、巧用媒体渲染诗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水乡歌》一课中的画面是唯美的。上课伊始,吴校长用音乐渲染气氛,图画再现情境,语言描述创设情景,让学生很快就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来,老师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赞美水乡,语言训练就水到渠成了。在下面的学习中,学生在诵读文字的同时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想像水乡美丽的画面,这样美好的文字、美丽的画面就一点一滴地浸润着孩子的心灵。
诗歌以其优美的形式、简洁的语言、丰富的内涵独树一帜。面对诗歌的构思之巧、形式之美,吴校长美文美教,用美图、美乐演绎了唯真、唯美、唯趣的语文课堂,把课真正上到学生的心里去,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让诗歌真正浸润学生的心灵。
“读”是基础,“写”是生成,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因此,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变“讲课文”为“读课文”,变“悟课文”为“学表达”,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深化文本阅读,充分挖掘课本资源,开辟广阔的阅读和写作空间,让诗歌浸润童心,让阅读为写作铺路架桥,把作文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坚持读写结合,把写作深深植根于阅读之中,让作文在阅读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