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认识厘米》后感想
一、我的收获:
学生通过对直尺的查看,能知道1厘米的长度,但离开直尺,在生活中估算时往往与实际长度相差较大。这就需要用多种方法加强学生对1厘米的认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深刻的表象。此环节毛老师采用了以下措施值得学习:
1、直接在直尺上找1厘米的长度(左边同学找给右边的同学看)。
2、让学生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课前准备好的1厘米吸管,然后抽出吸管,食指和拇指的距离就是1厘米。
3、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大约是1厘米,并测量验证。
4、给学生提供利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机会。如测量铅笔、等常见物体的长度。
平时测量时我们大多用完好的直尺,只要物体的左端对准0刻度,再看物体的右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但如果0刻度没有了,学生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就会经常出现问题。用有破损的直尺(没有刻度“0”)测量物体的长度,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这又是本课一个亮点。
二、我的思考:
1、如果毛老师在测量前能让学生观察尺和测量后让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就是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多少个长度单位。引导学生领会为什么测量时,尺的刻度“0”要与所测量物体的左端对齐会更好。
2、如果毛老师加进以1厘米为标准进行估测,估测物体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环节会更好。
(1)如:教师拿一粉笔盒,学生猜测高大约几厘米,然后再量一量,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2)教师说一长度,如:6厘米,让学生先用手比画,然后放在尺上验证。
(3)如:课桌的宽是60()?方法:根据1厘米的长度估计出10厘米的长度,再根据10厘米的长度估测出60厘米的长度。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必须建立在长度估测的基础上去估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也有利于今后长度单位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