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老师在百忙之中为我们展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这是一篇很难上的课文,首先故事发生的时间离学生太远,当时正值动荡的时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不断加深,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抢着瓜分中国这块肥肉,由于政府的腐败无能,全中国人民陷入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其次这种带有政治色彩,兼顾品德教育的综合性课文,本身就很容易上成思品课。但虞老师却紧抓情感主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地感悟,上出了语文味,并在教学中兼顾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词语教学生动形象。在课件中用图片和解说帮助学生理解“巡警”和“租界”。切入点抓得好!重点感悟“中华不振”,让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达到文本和情感的统一。并很好地利用了课文中的留白之处,“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常常一个人,独自地沉思,他在想一些什么呢?同学们,请你们把他写下来!”学生感悟了“中华不振”后,将情感诉诸于笔端。
但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虞老师在教学实际操作上还是出现了一点问题:重点句和重点词的研读,没有做深入的预设,以至于学生找到这些词后,老师没能做有效地点拨。此外,我觉得课堂上的生成,如果及时把握,也可以是很出彩的。比如学生从“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从这个“只能”中感悟到人们的无能为力时,老师应该给以及时的肯定,并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中华不振”。
之后,我和学生也研读了第八自然段,学生感悟“得意扬扬”时,我在“得意”上做了文章,让学生说说他得意什么?看着他得意的表情,你作为一个中国人心情怎么样?这“得意”和文中的那个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引出“哭诉”,体会妇女的有冤无处说;当学生找到“训斥”时,我追问:巡警是中国人呢?他连起码的同胞之情都没有了吗?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有的学生说:他也没有办法,他只是为了赚钱养家,对他来说这比什们都重要。有的学生说:他知道和洋人作对没有好下场,因为他们太强大了,到头来只有自己吃亏……丛中感知训斥中的无奈、息事宁人;当学生感悟“紧握拳头”时,我让学生说说你从这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都说是愤怒,于是我又追问可为什么这拳头始终没有举起来呢?将问题的根结又一次引向无奈、强忍愤怒,从而深刻感受“中华不振”呢!是呀!“谁又能怎么样呢?”只能________?(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将愤怒放在心里;只能忍受),这份无奈的忍受,只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