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红权老师执教的这堂《船长》课,曾荣获“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赛课”一等奖。这节课充溢了“语文味儿”。说其具有“语文味儿”,主要表示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节课的教学结构符合文体特征。《船长》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而情节、环境、人物是此类课文需要解读的三大元素,而人物又处于三大元素的核心地位。老师的这节课由三个局部构成:第一局部,指导同学理清故事发展顺序,整体感知故事情节,这是展现船长性格的基础;第二局部,师生在情节发展过程的具体语境中感悟船长形象,这是本课的主体;第三局部,演示沉船场景,完成船长形象的塑造,由此把同学的情感推向高潮,同时展示故事宗旨。三局部的内容逻辑严密,出现出清晰的递进结构。像这样清清爽爽、一目了然的课堂结构在近年实在是不多见了。许多课听下来,既找不到教学的基本思路,更看不出教学的基本结构,更别说根据文体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了,仿佛每节课都可以“非预设地生成”。其实,认识文体,犹如认识不同的建筑,建筑的样式不同,其结构形式乃至建筑资料也肯定不一样。我们向来重内容轻形式,殊不知再先进的理念,再丰富的内容,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形式体现的。从美学的层面看,形式的反作用力对内容的表达还具有极强的塑造力和摧毁力。
其次,这节课的教学注重挖掘语文因素。为了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