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评课稿 内容页

小学语文评课发言稿范文(2)

2、一(2)班《松鼠和松果》。
这节课主要是训练朗读。老师的教学语言和范读、领读饱含感情,值得大家学习。
出示儿歌型谜语,老师读了一遍,学生说出答案。为何不指名学生读?
老师强调“又”字重读,未指名学生模仿老师重读。老师又纠正了多处读法,还是未让学生单个模仿老师读法。
老师对全文边读边问,显得支离破碎,目的不明确。整节课学生读得有气无力。有的学生读得结巴不流利,未重视单个学生朗读过关。这是三个较严重的问题。
还有个大问题:老师让学生开火车读课文,每个学生读一个独词句或一个分句,这就很别扭,导致整篇文气不畅,很不利于感受文意。至少要读整句,在有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地方停下。
3、三(1)班《亡羊补牢》。
板书字体不是很好,要加强训练。
对“寓言”的解释不够准确。“寓”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却不是动词短语“讲道理”,“言”是名词嘛,“寓言”即“有所寄托的话”,是文学作品,发言稿《小学语文评课发言稿》(www.xueke8.com)。
老师要求学生概括全文内容,学生基本上是读全文作答,老师示范概括,未引导学生概括,教给学生方法。
同桌互议、集体交流这两个环节做得不够。
“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让几名学生上台表演。遗憾的是学生按课文内容表演,并没有创造性地表演课文外的想象对话。老师未发现活动不成功。
“养羊人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课文中的此话似乎不合情理,师生均未质疑。
4、二(1)班《北京亮起来了》。
老师声音洪亮。板书字体较好。
老师问学生喜欢题目中的哪个字,不妥。字词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在句中用得准确、鲜明、生动才叫好。
学生默读、齐读较多,朗读不够,尤其是指名学生读更少,不大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20分钟后才指名学生读。单个读比齐读更重要。
师生解决问题落实得不够好,分析课文有些琐碎杂乱,给人印象不深。老师讲得多些,学生有点处于被动状态。
先阅读分析课文后认生字?还是先扫除文字障碍再来学习课文内容为好。
学习生字时,为什么去掉拼音后不指名学生读,只是齐读?要检验每个学生是否都会认读生字,一个个过关。老师组词让学生读,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组词?
字谜识字法并不太好,例如:扮:一只手捡了一分钱;犹:一条狗咬掉了龙的尾巴;烁:火很快乐就闪“烁”了。这很牵强,只能偶尔一用。后面我给大家介绍一种识记字形结构的简便方法。
时间安排不当,造成拖堂。
5、一(1)班《松鼠和松果》。
这是一节识字课,下一节复习生字并重点训练朗读。
学生把“以”说成“以经的以”,显然不对,老师未纠错。
老师把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后鼻音、整体认读音节归了类,但在分析字形结构时未归类。
分析结构时,师生说“口和斤组在一起是听字”等等,这很麻烦。我给大家介绍一种识记字形结构的简便方法:独体字就说是独体字,如“果、用、口”等;左右结构的字就说“什么旁,什么边”,如“对、析、结”,说成“又字旁,寸字边”、“木字旁,斤字边”、“绞丝旁,吉字边”;上下结构的字就说“什么头,什么底”,如“字、简、音”,说成“宝盖头,子字底”、“竹字头,间字底”、“立字头,日字底”;全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就说“什么框,什么心”,如“国、麻、这”,说成“口字框,玉字心”、“广字

框,林字心”、“走之框,文字心”。这很简便实用,教学语言也干净利落。
这节识字课,未教写字,也是缺憾。不能顾此失彼。
最后只用4分钟读文,时间太少了。要在识字中阅读,在阅读中识字,互相促进。
6、四(2)班《蝙蝠和雷达》。
学生认读生字、老师纠正学生读课文时的发音和添字丢字、多音字组词等情况都比较好,但“塞”未组成“塞外”。
这节课有两个大问题。
一是贴标签分析法。老师先给出段落大意,再让学生找段落。只能是感悟课文后经过思考归纳出段落大意,而不是先有答案再找内容来印证。我地区中学语文教学中也存在类似情况。这样教,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难以提高。
二是教学法太传统、太陈旧。例如给课文分段等,学生被老师牵着走。
还有,老师让学生质疑,学生提的问题都是课文中有现成答案的,提的问题没有价值。整节课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
7、二(2)班《难忘的泼水节》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