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美术课第六册《巨大的恐龙》评课稿”这篇美术学科评课稿由学科吧(xueke8.com)为您编撰,希望中小学美术教师在教研活动写作时借
这堂由杨方云老师执教的《巨大的恐龙》一课是浙美版教材第六册中的第8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
首先,杨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欣赏感受各种恐龙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恐龙的不同造型特点所带来的形式美感,学习其绘画的方法,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杨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一、创设情境,说一说:通过欣赏有关恐龙影片的片段这一情境导入,让学生来说一说影片中的主角是谁?并讲讲对此影片的体会与感受,从而揭示课题。
二、观看图片,谈一谈: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类恐龙的图片,在丰富学生视觉的同时,让学生谈一谈关于恐龙的知识以及恐龙的生存历史和灭亡原因。
三、欣赏范作,学一学:通过展示单只恐龙,让学生分析恐龙形体的组成部分和绘画方法,主动探究出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比较分析:如何表现恐龙的巨大?
四、独立创作,画一画: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巨大的恐龙,也可以画想象中的恐龙。
五、展示作品,评一评:让学生将画好的恐龙送回到恐龙家园中,展示。学生和教师对所画的恐龙加以讲评。
在课堂上,杨老师以他朴实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堂重主体、重过程、重生活、重创新的美术课,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学习和感受。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杨老师改变了以往由教师一味传授知识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开放的教学形式。其中,教学内容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而是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杨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和收集相关的材料,通过提问与讨论激发学生探索课题的兴趣。2、教学态度严谨认真。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杨方云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另外,据我所知为了上好这一课她还对三年级学生对恐龙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学生是否喜欢恐龙的状况进行过详细的调查;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课堂结构合理,课堂教学循序渐进,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在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当然,在赏评《巨大的恐龙》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点思考:1、作为一门动手性极强的学科,美术课的示范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解绘画和制作的方法,掌握技能的重要环节。示范教学贵在“活”字,活而得法,往往事半功倍。杨老师在此环节上有些疏忽,我认为可以在学生前,老师可适当范画或展示一张自己绘画的恐龙线描画,教师的作品往往给学生的视觉冲击是最大的,影响也是最深的,达到的效果也是显著的。2、好动、好问、好说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利用这份天性,为学生创设条件。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要把展示自我的机会完全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堂中如何把学习的自主权更完全地还给了学生,教学生学会学习,努力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把握这两点,就一定会更加深切地体验到课改带给美术教育的无限生机。
总之,杨老师执教的《巨大的恐龙》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技能训练,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脱出来,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中,学生的心情一直处于快乐和兴奋的愉悦状态,是一堂新课程标准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
更多美术评课文章,请访问中国学科吧教师范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