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初一语文试题期中测试题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期中测试题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伫立()迸溅()薄暮()纤维()

热忱()擎起()寒颤()怅然()

二、按拼音写出汉字。(6分)

和xù()xùn()职pán()跚mò()地

阴mái()描mó()yún()育piān()然

zhuì()zhuì()不安一张一xī()无jī()之谈

南辕北zhé()

三、解释加点的字。(4分)

稍纵即逝:拈轻怕重:

精益求精:取义成仁:

漫不经心:孔武有力:

销声匿迹:不计其数:

四、下列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用横线把它们画出来,然后在相应的括号内改正。

(2分)

咳不容缓()巧妙绝伦()焕然一新()就地取才()

蔚然成阴()毫不婉惜()见异思千() 千头万绪()

五、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减负”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B.我实在没有勇气重新回头去找那只丢失了的鞋子。

C.我们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和整整齐齐。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要决策。

六、按要求答题。(3分)

强强要参加市里的钢琴比赛,为此他每天练习到深夜。邻居王奶奶对他说:“强强呀,你可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钟了,我们都睡下了,你还弹琴。”强强谦虚地回答:“王奶奶过奖了,我还需要加倍努力才行呐。”

(1)王奶奶说话强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强强理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强强,得体的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要求作修辞上的改写。(3分)

(1)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和在财主马房里睡过觉的少年时代,青年时代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叫做困难。

改成排比句:

(2)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每一穗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每一朵盛开的花饱满地绽放,花的底盘鼓鼓的。

①用一个简洁的比喻描述紫藤萝的形态和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拟人手法表现紫藤萝的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选出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1分)

A.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B.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C.他们/为了改变/那些/生于贫贱、生就作/奴隶的人们的/命运。

D.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

九、按要求默写。(3分)

(1)写出诗文的上句或下句,并在括号内写相应的作家或作品。

①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________……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________(蒙田《________》)

(2)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工作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热忱集中地表现在一点上,那就是毛泽东同志号召的我们要学习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十、下面是某校一则“通告”的内容,其中画线的部分需要修改,改正在文后的横线上。(2分)

校保卫处为了强化治安的需要,在全校师生员工大会上郑重宣布:凡出入校门的师生员工和家属,必须出示工作证、学生证和家属证。

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现代文阅读(40分)

(一)小橘灯(6分)

我赞赏地接过来,谢了她。她送我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1.“我们大家也都好了!”这句朗读时的重音是(用“△”表重音,“·”号表次重音)()

A.我们大家也都好了!

B.我们大家也都好了!

2.“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A.小姑娘能预料爸爸不久就会回来。

B.小姑娘为安慰“我”而随机应变说这话。

C.小姑娘对未来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D.这是小姑娘暗示“我”革命一定会胜利。

3.“这朦胧的橘红的光……无限光明”一句话的意思是(  )

A.“我”从小姑娘身上看到新一代的成长,感到革命后继有人,觉得眼前无限光明。

B.小橘灯的光,恰如小姑娘的精神,它象征着黑暗中的一线光明,使“我”增强了追求光明的信念。

C.小姑娘很有远见,她用小橘灯的光,引导人们去争取光明的到来。

D.小橘灯的光是革命火种,小姑娘用她的实际行动来撒播火种。

4.小姑娘说:“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时,文中有一处细节描写,这个细节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对天色、山景、山路的描述,突出了________特点,这是暗示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同时用来烘托________________,这光冲破了阴沉和黑暗,使“我”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纪念白求恩(17分)

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50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②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③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④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在横线上填出第1段中叙述句和议论句的序号。

叙述句是________;议论句是________。

2.简要回答第1段中叙述句和议论句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段可划分成3个层次,用“/”在句子序号间标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4.第2段方框中应填入的词语,最合适的一个是()

A.纯粹B.纯净C.纯洁D.纯真

5.这段文章的论证方法是()

A.举例论证B.道理论证C.对比论证D.比喻论证

6.选段2使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回答。

7.本段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吃元宵(17分)

夜幕垂得更低了,窗外黑乎乎的,寒风尖叫着,而我们教室却人声鼎沸,温暖如春。

现在正是我们班新年晚会的高潮。五彩的灯光和着欢快的乐曲变幻,一盏盏红灯在同学们手上随着歌声跳动,天花板上用纱巾结成的彩带伴着欢声笑语翩翩起舞。

“最后一项,吃元宵!”主持人一宣布,我们几个负责煮元宵的可着了慌。我们刚才只顾着看节目,还不知元宵熟没熟呢。没办法,盛就盛吧。开始每人六个,还忙得过来,没想到有些吃得快的人又来要。他们几个大男生没带饭盒,就用水果盒盛,每次盛还要恳求“再多给几个!再多给几个。”董蒂蔓她们几个平时不声不响的女生,这会儿也不甘示弱,这一个劲说:“好吃,好吃!”吃完了还回味着说:“我还没有吃过这么香的元宵呢!”听着这声声叫好,看着同学们吃得有滋有味的样子,我也禁不住夹起一个,一咬,竟还是生的,略带点苦味。望着眼前的这一张张笑脸,我真糊涂了。

记得去年的新年晚会,吃的是饺子。那三鲜的饺子是食堂小灶的师傅给调的,我们几个女同学包,忙了一个下午,半个晚上。可到了吃饺子时,教室里却没有多少人。有的说吃不下,有的说不好吃,没吃几个就都回家了。我们几个包饺子的同学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饺子倒掉了,闹得不欢而散。而现在,难道是那些爱挑剔的同学改了脾气?还是……

“还是大家一起吃得热闹,吃得香啊!”李刚一句话给我点破了迷津。是啊,初一时,我们班是乱班,像盘散沙。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谁也不把集体放在心上。一有集体活动,不但参加的人少,即使参加了也总是闹别扭、挑刺的。而今,通过整顿,我们班同学齐心合力拧成一股绳,又重新有了我们共同的“大家庭”。不论是运动会,还是年级活动,人人都想为班级出份力,争点光。谁要是再提班里的“旧事”,准会被大家哄得无地自容。只要是大家的事,谁都热心支持。这不,生元宵抢着吃,哈哈!不知怎的,我这么一想,嘴里的元宵竟变得既香又甜了。

1.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插叙的内容,并说明插叙内容在文章中的作用。

2.这篇短文的叙述线索是()

A.元宵B.吃元宵C.时间的推移D.热爱集体的精神

3.短文的中心思想是()

A.写元旦庆祝会上吃元宵,表现同学们热爱集体,赞美集体主义思想。

B.写元旦庆祝会的欢快气氛,表现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C.写元旦庆祝会上同学们争着吃元宵,表现元宵比饺子更好吃。

D.写元旦庆祝会上同学的不嫌元宵又生又苦,表现同学们的宽容、大度。

4.“还是大家一起吃得热闹,吃得香啊!”这句话有什么深层含义?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5.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6.文中与“我也禁不住夹起一个,一咬,竟还是生的,略带点苦味”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

7.和去年新年晚会吃饺子“不欢而散”相照应的句子是:

十二、作文(30分)

题目:________教我怎样做人

要求:1.补充完整题目,在横线上填出“爸爸”“妈妈”“老师”或某一位长辈,写真实的人,真实的事。

2.叙事完整,中心明确,举例典型,注意详略与条理。

3.以记为主,适当议论。

4.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zhùbèngbóxiānchénqíngzhànchàng

二、煦殉蹒蓦霾摹孕翩惴惴翕稽辙

三、消失;用两三个指头夹取东西;更加;成全,实现;随便;非常强壮;藏;计算

四、“咳”改为“刻”;“才”改为“材”;“婉”改为“惋”;“千”改为“迁”

五、B

六、(1)你晚上练琴打扰了邻居;(2)你很努力;(3)对不起,我以后一定注意。

七、(1)他童年时代讨过饭,少年时代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代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2)①紫藤萝像一条瀑布,仿佛在欢笑,不停地生长;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船舱,鼓鼓的。②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挤着一朵,好不活泼热闹。

八、B

九、(1)①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热爱生命》②南国烽烟正十年(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十、①“为了……需要”搭配不当,去掉“需要”②有歧义,误以为三证齐全才可进出。去掉“和”改为“或”。

十一、(一)1.B2.C3.B4.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了一个小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5.黑暗阴沉;小橘灯的朦胧的橘红的光;眼前有无限光明。

(二)1.①②;③④2.记叙是议论的基础3.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4.A 5.A 6.突出白求恩精神,强调学习的必要,有力证明论点。7.赞扬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号召人们学习他。8.原句好,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给人的印象更深刻,更强烈。

(三)1.插叙部分:记得去年的新年晚会……闹得不欢而散。作用:对比,突出中心。2.B3.A4.有了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大家的心情才舒畅;含蓄地揭示了中心。5.渲染气氛;为后文做铺垫;形成对比。6.“我们刚才只顾看节目,还不知元宵熟没熟呢……没办法,盛就盛。”7.一有集体活动,不但参加的人少,即使参加了也总是闹别扭、挑刺的。

    以上《初一语文试题期中测试题》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初一语文试题期中测试题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初一语文试题期中测试题》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