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初一语文试题愚公移山短文两篇黔之驴工之侨献琴诗词五首单元测试题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句子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èn)。

B.箕畚(jíbēn)运于渤海之尾。

C.河曲智叟亡(wán)以应。

D.一厝(cuò)朔东。

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C.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面:向着,面对着)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

C.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新鲜的,滋味美好的)

D.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古:古老)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弱子。

②可以调素琴,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益清,亭亭净植。

④工之侨闻之,叹曰:“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A.丧妻净经香远悲者  B.孀妻金经香远悲哉

C.丧妻金经香苑悲者 D.孀妻净经香苑悲哉

5.“聚室而谋”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是()

A.聚集在屋子里         B.全家人聚在一起

C.把全家人聚在一起    D.聚集人的房屋

6.与课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B.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D.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

7.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8.将《陋室铭》中语句按课文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④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⑦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⑨孔子云:何陋之有?

A.③⑥⑤⑦①④②⑨⑧B.⑥①③②④⑧⑦⑤⑨

C.⑧④①⑤③⑦②⑥⑨D.⑧④①③⑤②⑦⑥⑨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铭”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爱莲说》《陋室铭》都是铭文。

B.《龟虽寿》一诗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蕴含着人的成败祸福不全然由上天安排的唯物主义思想,格调乐观、昂扬。

C.“孔子云:何陋之有”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都是散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都是骈句。

D.《陋室铭》以“斯是陋室”提挈全篇大意,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表现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0.填空题。

(1)《陋室铭》的作者是朝,字,诗人、哲学家。“陋室”,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在省县。

(2)《爱莲说》的作者是朝,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爱莲池”是他亲自率领属下在旧南康府署一侧挖掘的。南康郡,在今省县。

(3)《石壕吏》的作者是朝,字,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石壕吏》是作者所写“三吏”之一,其他两首

是《吏》《吏》。

(4)《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的作者是时后主字,号,他是个亡国之君,但擅长诗文,代表作有《》《》《》。

(5)夜久语声绝,,天明登前途,。

(6),。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1.《爱莲说》以菊和牡丹来衬托莲,用意是什么?从中能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12.《工之侨献琴》一文中工之侨两次献琴而结果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13.《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二、阅读。

(一)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4.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①黔()②()③骇()

④狎()⑤口阚()⑥胜()

15.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庞然大物也②稍出近之

③虎大骇,远遁④益习其声

⑤终不敢搏⑥驴不胜怒

⑦蹄之⑧跳踉大口阚

17.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

异能者。

③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④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8.仔细阅读课文,把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分为六个层次,找出各个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19.文言文中的一些词,有的现在已经不用了;有的现在虽然还用,但意思跟原先不同;有的现在仍大体保存了原来的意思。看看下列词各属于哪种情况?

稍鸣怒因喜跳踉乃去

20.写出从本文产生出来的两个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二)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

22.给加点字注音。

①邺城戍:②老妪:

23.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老翁逾墙走②吏呼一何怒

③死者长已矣④急应河阳役

24.这首诗开头的“夜捉人”渲染了什么气氛?老翁出逃,老妇掩护,揭示了什么生活情景?

25.诗中描写石壕吏的凶蛮和老妇的哀怜的句子是哪几句?其中有明显对照的字是哪些?这里体现了诗人什么感情?

26.“出入无完裙”表明什么情况?

27.老妇“致词”一段,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听妇前致词”到“”,诉说的事实;第二层从“”到“”,陈述的现状;第三层是从“”到“犹得备晨炊”,记叙老妇。

28.哪一句可证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

三、作文。

题目:我的初一生活

参考答案

一、1.C2.D3.C4.B5.C6.B7.C8.D9.B

10.(1)唐刘禹锡梦得安徽和

(2)宋周敦颐江西星子

(3)唐杜甫子美杜工部新安潼关

(4)五代南唐李煜重光钟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5)如闻泣幽咽独与老翁别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11.形成对比,以此来突出作者品行高洁、正直的生活态度。

12.说明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华丽,而不注重事物的本质。

13.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二、14-17.略

18.①以为神;②莫相知;③以为且噬己也;④觉无异能者;⑤终不敢搏;⑥技止此耳。

19.第一种情况:跳踉口阚乃第二种情况:稍因去第三种情况鸣怒喜。

20.①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后多用来形容表面上强大而实际上很虚弱的东西。②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

21.唐杜甫

22.①shù②yù

23.①越过②多么③停止,引申为完结④应征

24.渲染了紧张恐怖的气氛,揭示了战乱中百姓的惶恐不安

25.“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怒”和“苦”强烈憎恶差吏和深切同情老妇的感情

26.家中贫困,媳妇衣不蔽体,可见战乱破坏严重

27.死者长已矣三男应征、已死其二室中更无人出入无完裙家庭贫困老妇力虽衰被官吏捉去河阳服役

28.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三、作文略

    以上《初一语文试题愚公移山短文两篇黔之驴工之侨献琴诗词五首单元测试题》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初一语文试题愚公移山短文两篇黔之驴工之侨献琴诗词五首单元测试题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初一语文试题愚公移山短文两篇黔之驴工之侨献琴诗词五首单元测试题》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