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初一语文试题北大资源中学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练习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北大资源中学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加黑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5分)

①绚()丽②哺()育③肖像()

④暂()时⑤chóu()怅⑥yín()诵

⑦报chóu()⑧时máo()⑨lǎ()叭

⑩pí()酒

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5分)

①其貌不yáng()②美不shèng()收③lì()lì()在目

④可歌可qì()⑤一míng()惊人⑥无动于zhōng()

⑦风云变huàn()⑧搜索kū()肠⑨yóu()然而生

⑩走tóu()无路

5.找出对加黑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4分)

A.①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

依稀:清清楚楚的

②贾里曾经有过跻身军界的打算。

跻身:踏进,跨入

B.①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

莫名:无法用语言表达。

②蓦然回首,我仿佛认出了两年前的自己……

蓦然:猛然,突然

C.①可不,是开始——开始做美得有点离奇的梦,开始对从未涉足过的世界进行探寻。

涉足: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②是的,我是一叶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弯里。

安恬:安然恬静而舒适。

D.①《千家诗》中有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

风物: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

②林晓梅正在兴头上,不断鼓励别人上台献歌,搞得像群星荟萃的音乐会。

荟萃:(英俊的人物或精美的东西)会集,聚集。

6.填空(4分)

①《幼时记趣》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字三白,是________________代作家。

②《伟人细胞》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是当代女作家,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是男生________________。

③现代诗《少年歌》的作者名________________,他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等。

④何其芳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本学期我们学了他的诗歌《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运用

1.下面这些句子都有毛病,有的太啰嗦,有的内容自相矛盾,有的表达不严密,有的用词不当。请你加以改正。(注意:不要改变作者原意,改动越少越好。)(10分)

①有些人睡觉时喜欢枕很高的枕头,但临床的实践表明,枕头太高会使颈椎受到损害,容易疲劳,感到不舒服,许多病人就是由于枕头太高,引起颈椎损坏,产生疲劳,感到不舒服的。

②时钟滴嗒作响,平均每1.3秒就有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龙之传人出生。以此速度,19xxx4月中旬,中国第11亿位国民就将登记在户口册上。

③为了避免不发生交通事故,我们大家都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④同学们对林新的批评诚恳而尖刻。

⑤因为这次我考得很好,那么今后我还要继续努力。

2.按下列句子的形式造一个句子。

例句:有时候,你展现漫长的历史,有时候,你只是描绘一个难忘的瞬间。

三、阅读

(一)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请将这段话译为白话文。(6分)

(二)人有亡鈇①者,意②其邻之子。视其步行,窃鈇也;颜色③,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

俄而抇其谷④而得其鈇。他日复见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注释]鈇①(fū):斧子。②意:同臆(yì)怀疑。③颜色:这里指脸上的表情。④俄而抇其谷:不久,(这个人)在山沟里挖他的地。抇(gǔ),挖掘。

1.你能将这个故事用白话清楚地写出来吗?(10分)

2.试分析这则寓言的寓意。(4分)

(三)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有时,我特别愿意静静地站在图书馆阅览室的门口,看那些伏案读书者入迷的神情;也愿意一边走向第三教学楼,一边听身旁经过的人高声争论着什么问题,——吸引我的,往往不是他们争辩的题目,而是北大特有的敏感,特有的纯洁,言谈的犀利与机智,精神状态的生机勃勃;更愿意站在广告栏前,细细地读那一张张五颜六色的海报,为的是永不厌倦地感受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写到这里,不由吐了吐舌头,因为北大老师们的肖像,也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这个怪僻,那个潇洒,或于谈笑风生间“墙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我喜欢由这些亲切的手牵引着走上令人耳目一新的通幽曲径,我喜欢师生之间那种平易而自然的关系。严谨治学,诚恳做人,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老师”二字的真正含义。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如何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

1.从上下文看,选文第1段第1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这两段作者写了北大的两种人,你知道是哪两种人吗?(2分)

答:

3.“我”认为北大的第一种人有什么特点?摘录文中的词语概括回答。(5分)

答:

4.请指出画线的语句于谈笑中“樯橹灰飞烟灭”的出处,并说说这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3分)

答:

5.“我”对北大的第二种人是什么感情?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在下边画曲线。(2分)

6.括号内的语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指出加黑词的含意。(5分)

答:

7.这两段谈到了北大的两个特点,你能摘引原文中的词语,说说这两个特点是什么吗?(4分)

答:

(四)让苦难芬芳

最近认识的一个朋友,是个农民,做过木匠,干过泥瓦工,收过破烂,卖过煤球,在感情上受到过致命的欺骗,还打过一场三年之久的麻烦官司。现在他独自()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里,做着各种各样的活计,居无定所,四处(),经济上也没有任何保障。看起来仍然像一个农民,但是他与乡村里的农民不同的是,他虽然也日出而作,但不是日落而息——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的诗歌。每每读到他的诗歌,都让我觉得感动,同时惊奇。

①“你这么复杂的经历怎么会写出这么柔情的作品呢?”我曾经问他,“有时候我读你的作品总有一种感觉,觉得只有初恋的人才能写出。”

②“那你认为我该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呢?③《罪与罚》吗?”他笑。

“起码应当比这些作品沉重和黯淡些。”

他笑了,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家家都储粪。小时候,每当碰到别人往地里送粪时,我都会掩鼻而过。那时我觉得奇怪,④这么臭这么脏的东西,怎么就能使庄稼长得更壮实呢?后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我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学坏,也没有堕落,甚至连麻木也没有,就完全明白了粪和庄稼的关系。”

我看着他。他想做一个怎样的比喻?

“粪便是脏臭的,如果你把它一直储在粪池里,它就会一直这么脏臭下去。但是一旦它遇到土地,情况就不一样了。它和深厚的土地结合,就成了一种有益的肥料。对于一个人,苦难也是这样。如果把苦难只视为苦难,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难。但是如果你让它与你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去结合,它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难中如凤凰涅槃,体会到特别的甘甜和美好。”

这个智慧的人,他是对的。土地转化了粪便的性质,他的心灵转化了苦难的流向。在这转化中,每一场沧桑都成了他唇间的洌酒,每一道沟坎都成了他诗句的花瓣。他文字里那些明亮的妩媚原来是那么深情、

隽永,因为其间的一笔一画都是他踏破苦难的履痕。

他让苦难芬芳,他让苦难醉透。能够这样生活的人,多么让人钦羡。

后来,我把他的一首小诗抄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我健康的赤足是一面清脆的小鼓

在这个雨季敲打着春天的胸脯

没有华丽的鞋子又有什么关系啊

谁说此刻的我不够幸福

1.这篇小文是用第几人称写的?主要人物是谁?(4分)

答:

2.请将下面两个词填入文章空白处(2分)

①漂荡②闯荡

3.文中画线的四个问句是什么语气?请从下面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

A.四句的语气相同,全是反问句。

B.①③都是反问句,②④句是一般疑问句。

C.第①句是一般疑问句,②③④句都是反问句。

D.第①④句是反问句,第②③句是一般疑问句。

4.请根据文中提供的内容,全面地概括一下“我”的这位朋友的基本情况。(4分)

答:

5.看了这篇小文,你感受最深的(或最喜欢的)是哪段(或哪句)话?为什么?

答:

参考答案

一、

1.

①xuàn②bǔ③xiào④zàn⑤惆⑥吟⑦酬⑧髦⑨喇⑩啤

2.

①幅(fú)幅员副(fù)副手

②篷(péng)帐篷蓬(péng)蓬勃

③垛(duò)柴垛跺(duò)跺脚

④枚(méi)一枚玫(méi)玫瑰

⑤讯(xùn)通讯迅(xùn)迅速

3.

①攒(zǎn)积攒(cuán)攒集

②豁(huō)墙豁(huò)豁亮

③簸(bǒ)颠簸(bò)簸箕

④卷(juǎn)花卷(juàn)试卷

⑤弹(tán)弹性(dàn)子弹

(0.5×10=10分)

4.①扬②胜③历历④泣⑤鸣⑥衷⑦幻⑧枯⑨油⑩投(0.5×10=5分)

5.A(4分)

6.①浮生六记,沈复,清②秦文君,贾里③朱湘,夏天或草莽集,或石门集④生活是多么广阔(0.5×8=4分)

二、

1.

①把“许多病人”之后的语句全删掉,加“就是这样”。

②把“黄皮肤、黑眼睛的龙之传人”改为“中国人”

③去掉“不发生”

④把“尖刻”改为“深刻”

⑤把“因为”、“那么”分别改为“虽然”、“但是”(2×5=10分)

2.答案略。要求:句式与例句一致;句子通顺,内容有意义,合乎逻辑。(4分)

三、

(一)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6分)

(二)

1.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家孩子偷了。

于是,他观察那孩子走路的样子,像是偷了斧头;看他脸上的表情,像是偷了斧头;听他说的话,也像是偷了斧头。总之,那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没有一点不像是偷了斧头的。

不久,这个人在山沟里挖地的时候,找到了他丢失的那把斧头。他又见到邻家的孩子时,再看那孩子的动作、态度,就再没有一点像偷了斧头的了。(共10分。每译错1个分句扣1分,扣完10分为止)

2.寓意:毫无根据的怀疑,会在我们头脑中形成某种使人深信不疑的假象。要从事实出发,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才能避免这类事情发生。(意思对即可。4分)

(三)

1.承上启下(过渡)(2分)

2.北大的学生、北大的老师(2分)

3.读书专注入迷;敏感,纯洁,言谈犀利、机智,精神状态生机勃勃(每点1分,共5分)

4.出自宋代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里引用该句,用来形容北大有的老师学识渊博,又善于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讲课。(在谈笑风生中把深奥、复杂的内容讲得非常清楚,非常透彻)。

5.我喜欢由这些亲切的手……平易而自然的关系。(2分)

6.比喻,把北大比喻成了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船客”,指北大渴望未来的学生;“船工”指北大广大教师;“舵手”指北大杰出的导师。(共5分)

7.北大的气氛清新自由;北大像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永远向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即:北大生命力强,永不停止地前进)。(共4分)

(四)

1.第一人称,“我”的那位朋友(4分)

2.②闯荡,①漂荡(2分)

3.B(2分)

4.①他是个劳动者,做过许多行当,经历坎坷;②没有固定的职业,居无定所;③经济上没有保障;④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的诗歌。(共4分)

5.答案略。要求:能找出具体的句子或段落,能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内容健康,语言通顺。(3分)

    以上《初一语文试题北大资源中学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练习》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初一语文试题北大资源中学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练习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初一语文试题北大资源中学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练习》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