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初二语文第四册期末复习一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初二语文第四册 期末复习一
测试题

(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加线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是()

A.轩榭xiè柞蚕zuò葱茏lóng琥珀pò

B.洨河jiāo铁砧zhēn紫绡xiāo公输盘bān

C.龟裂jūn蟾蜍chú非难nàn宫阙què

D.鸿鹄hú槽枥cáo罗纨wán陈胜王wàng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磷峋丘墟预兆朦胧不清

B.弥漫霪雨脂肪臭名昭著

C.漂砾山麓钥匙赫赫有名

D.毒蕈褶皱潮汐海枯石烂

3.下列加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相似肆虐:任意地干怅然:不如意

B.不毛之地:草木致密:精致细密执迷不悟:执行

C.旦夕祸福:早晨玄妙:奥妙难以捉摸经年累月:积累

D.安然无恙:病点缀:加以衬托和装饰推崇:十分推重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平家蟹》为美国生物学家卡尔·萨根所作,是一篇介绍生物发展、进化过程中“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作用的说明文。

B.《万紫千红的花》节选自《叶绿花红》,该文以细腻的笔墨描绘了各种花的颜色。

C.《向沙漠进军》是一篇事理科普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小品文。

D.《时间的脚印》是一篇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的说明文,语言平实、质朴。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死海”不是“海”,而是一个地处世界最低处的内陆湖。

B.“大自然的文字”这一标题采用借喻的修辞手法。

C.秃鹰之死的直接原因是洛杉矶烟雾,根本原因是环境污染。

D.梵高是美国著名的画家,《吃土豆的人》是他离开布拉邦特乡村的前夜画成的。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蜘蛛》是鲁迅先生的胞弟周建人所作。文章以说明为主,同时兼用了记叙、描写等表达方法。

B.墨子、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主张兼爱和非攻。《公输》运用比喻说理的写法记叙了墨子说服楚王停止攻打宋国的故事,表现了墨子机智勇敢和“非攻”的思想

C.《战国策》是继《左传》《国语》之后一部颇具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著作。本学期所学的《公输》即选自此书。

D.《荔枝图序》是盛唐诗人白居易写的一篇说明体裁的文章。《山市》是清朝蒲松龄写的一篇写景散文。

7.填空。

①《天净沙·秋思》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运用了谐音双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⑤________________,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________________。

⑥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

8.解释下列加线字词。

①秦王怫然怒_________________②长跪而谢之曰_________________

③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______④吾知所以距子者_________________

⑤天下苦秦久矣_________________⑥争高直指,千百成峰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①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②阶砌旁边栽几丛花草。③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④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⑤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文段写苏州园林的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文中共举了几个例子?()

A.1个B.2个C.3个D.4个

2.最后一句和第一句是什么关系?对此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第①句是这个语段的中心句,第⑤句是这个语段的结句,首尾呼应。

B.第①句着眼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和实施,第⑤句则着眼于这种设计和实施的目的,首尾是措施和目的的关系。

C.第①句说的是已经存在的事实,第⑤句说的是这样做的原因,首尾是由果及因的关系。

D.第①句说的是现象,第⑤句说的是本质,首尾是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关系。

3.文段中与第①句中的“角落”具有相同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下文紧扣“角落”,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地方说起。

4.第④句缺少与“如果”相搭配的关联词“就”,可以把它补在什么位置?()

A.“太单调了”之前B.“给补上……之前”C.二者均可

5.文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船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________”,左刻“________,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在空格上填上原文的词句,这些词句出自《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寄()糁()

3.这段文字出自课文《________》,课文选自清人________编辑的________。

4.解释文中加线词语。

高可二黍许________________

中轩敞者为舱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说明了核舟的________和船舱的________。

6.文中哪些语句说明了核舟的体积之小?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哪些词语说明核舟的雕工的精致、奇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①那里有小河,有草坪,有树,有鸟,有清爽的空气。那是个城市人最爱去的地方,那是个最易消除疲劳和忘掉烦恼的地方。我只去过一次,就再也忘不掉那地方了。

②我又去那地方的时候,河边的草坪上竖起了一尊女神的雕像,白色的大理石雕就,身材修长,披着长长的飘带,面带微笑,温柔地注视着迎面走来的男男女女。我端祥着女神,心里油然生出一股喜悦,欣幸我所生活的城市,又多了一缕爱意!增添了一分柔情。此后我就常到这里,像拜访可敬的女士,像会见纯洁的朋友,我们默默地谈心。我从和她的一次次交谈中,获得感悟,受到陶冶。

③我再去那地方的时候,感到女神有些异样,忙走近她,突然发现,她右手的中指断了一节。我愣了一下,心疼地抚摸她的伤处,坚硬的大理石竟有微微的温热。断指仿佛还滴着鲜红的血,女神脸上也挂着晶莹的泪珠。这天的散步,没有减轻丝毫的烦闷,反增添了一分深重。

④一连几夜,我都在做着奇奇怪怪的梦:先是梦见一个醉汉摇摇晃晃地走来,头发蓬乱,两眼发红,不断撕抓着胸口,衣服被撕得破破烂烂。他走到女神身旁,就吼叫着,捡起石块砸断了女神的手指……又梦见一位青年,眼神忧郁,在河边走着咕哝着。他咕哝几句又嘿嘿地笑,笑过,又咕哝。走到女神身旁,斜视了一会儿,突然恶狠狠地骂了句脏话,猛扑上去,张开大口,露出钢钳似的板牙,就把女神的手指咬断了。我断定,他是在多次的失意之后,对周围的人产生了一种敌意……再一次,又梦见一个面目模糊的人由远而近地走来,一路走,一路随心所欲地掐掉刚开的花朵,折断嫩绿的树枝,踢倒大熊猫形状的垃圾筒,打碎电线杆上的路灯。走到女神身旁,也就随心所欲地砸断了女神的手指。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愣愣地猜想,他是因生活的坎坷太多,要借此发泄胸中的积怨,还是因从小缺乏教养,积成了摧残美好事物的恶习?……

⑤女神的断指,使我有好多日子难以安宁。

⑥我到那地方去得更勤了,不只是为散步,更多的是为探望受伤的女神,看她的伤处是不是还在滴血,看她的断指是不是生出了鲜嫩的肉芽儿,是不是长出了完整的新的手指。女神很年青,年青的女神生命力是极强大的。

⑦女神仍然挺立着,仍然微笑着,仍然温柔地注视着迎面走来的男男女女,无怨无恨,稳稳静静。稳静是自信。她撒播着爱,她耐心地等待着收获的季节。

(选自《女神雕像》)

1.对第①段中“我只去过一次,就再也忘不掉那地方了”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里有小河,有草坪,环境优美

B.那里有树,有鸟,空气清爽

C.那里有一尊美丽的女神雕像

D.那里最易消除疲劳和忘掉烦恼

2.对第③段中“反增添了一分沉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为雕像断指后自然景色不再美丽而感伤。

B.为女神的断指还在流血而焦虑。

C.因不能再与女神交谈而深感遗憾

D.因某些人不讲社会公德、摧残美好事物而痛心

3.第④段借梦境详细描述雕像断指的具体情景,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女神雕像在本文中象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⑦段末尾“收获的季节”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题目:家乡风情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详略得当。

3.语言生动、形象。

答案

一、1.B2.A3.B4.C5.D6.D

7.①断肠人在天涯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③忽如一夜春风来④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⑤薄雾浓云愁永昼半夜凉初透⑥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

8.①盛怒的样子②道歉③挨着④用什么方法⑤以……为苦⑥笔直地向上

二、(一)1.C2.A、C3.极小范围的局部阶砌旁、墙上、窗外4.B5.D

(二)1.水落石出清风徐来后赤壁赋赤壁赋2.jīsǎn3.核舟记涨潮《虞初新志》4.可,大约。许,上下、光景。为,是。5.大小格局。6.“八分有奇”,“二黍许”。7.“八扇”、“启”、“闭”、刻对联“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三)1.C2.D

3.揭露、谴责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文明行为。

4.象征美好的事物。

5.渴望被摧残的美好事物恢复原有的完美。

6.比喻美好的事物得到人们珍惜的时刻(或比喻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时刻)

三、略

    以上《初二语文第四册期末复习一》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初二语文第四册期末复习一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初二语文第四册期末复习一》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