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油蛉(líng)斑蝥(máo) 嫉妒(jì) 狂澜(lán)B.荒谬(miù) 惩罚(chéng)亘古(gèn) 嗥鸣(háo)C.磐石(pán) 宰割(zǎi)深邃(suì) 锲而不舍(qì)D.炽痛(chì) 重荷(hè)魁梧(wǔ)义愤填膺(yīng)2.请选出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3分)A.人迹罕致人声鼎沸来势汹汹九屈连环B.回环曲折亦复如事锋芒必露死而后以C.妇孺皆知可歌可泣鲜为人知马革裹尸D.慷慨淋漓历尽心血杂乱无章心会神凝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书面语和口语互相制约,书面语经常从方言里吸取营养,它不能脱离口语“一意孤行”。B.市场上各种营养补品良莠不齐,一些含有激素的产品,会引起人体不适,危害健康。C.月明星稀,夜深人静,他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D.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4.请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3分)A.《孙权劝学》选自由司马迁组织编纂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莫泊桑,英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C.《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朝花夕拾》。5.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任选两句改正过来。(2分)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但起点就在我们脚下。不要驻足,不要停留,①与其站在起点遥望远眺风景,②不如迈步启程,去激起生命长河,去涂抹人生画板上的灵动色彩。并且,不去畏惧路途的艰险,不去感叹生活的困难,③让生命的乐章走向我们,④让我们踏上未知的一页,去领略人生的极致。(1)第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语境,仿
照画线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2分)世间万物皆有各自的美丽,无论高大还是微小,永恒还是短暂。山涧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7.口语交际。(2分)小刚要参加市里的诗歌朗诵比赛,为此他每天练习得很晚。 有一天邻居陈伯伯对小刚说:“小刚呀,你学习可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都睡下了,你还在大声朗读什么东西。”小刚谦虚地回答:“陈伯伯过奖了,我还差得远,还需要努力。 陈伯伯说话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默写。(12分)(1)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滁州西涧》)(2)_____________________,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5)《论诗》中表现新一代的崛起,如同滚滚长江无法阻拦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木兰诗》中表现木兰轻富贵、情系故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8)请写出表现雄心壮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一)(9分)木兰诗9.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①策勋十二转___________________②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10.对下列句子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复沓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互文、对偶C.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顶真D.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对偶、夸张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你最喜欢木兰身上的什么品质,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6分)昔有长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③。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④。世间愚人亦复如是。(选自《百喻经》)【注释】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②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③售:卖出去。④直:通“值”。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①方得一车__________________②世间愚人亦复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美丽(15分)①从未过多地留意楼前那排我叫不出名字的树。②一天,忽然来了登高远眺的雅兴,一口气登上六楼阳台,凭栏放眼,无意间有了惊奇的发现:楼前的树开花了!朵朵紫中透着粉白的花,一团团,一簇簇,合抱着条条刚刚活软起来的青枝儿,在微风吹拂下,温柔地舞动着,起起伏伏地如一片漾着香波的花海。看那繁盛的样子,不知在被我发现之前,它已经在那里寂寞地开了多少日子。③无意间的发现令我惊喜,也唤起我深深的内疚。阳春时节,只顾追随人流,陶醉于“桃红三尺,鸭绿一湾”的胜景,却忽略了身边这普普通通的树。多少次在路旁小路上漫步,却未曾想过抬起头,望望枝头是否有了春的消息;也根本不曾料到,这枝干皱裂的树会开出光润鲜亮的花来。可是,面对许多如我这般的人的疏忽与冷淡,这看似平凡无奇的树,在草长莺飞的季节,还是一如既往地让蓓蕾绽放枝头,无声地将生命的美丽尽情挥洒。④望着棵棵寂寞的花树,我的心被一股感动的潮水鼓荡着,眼前浮现出一张熟悉的笑脸来。⑤家乡的一个男孩,很有头脑,也很有才华,本可凭此谋一份不错的职业,享受舒适的生活,但他却着魔似地爱上了那身国防绿,中学毕业后到荒凉的地方守卫国门。许多朋友对此叹息不止:“哎,到了那人烟稀少的大西北,你就是再有才华,又有谁知道呢?”他却不以为然地笑了,说:“我不在乎有多少人知道我,我只想好好干,将来能够说,在大西北,我的青
春曾经美丽过。”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确干得很出色,但也并没有因此声名远扬。边陲的军旅生活艰苦而寂寞。别后的信中,他常向我讲边疆的生活,字里行间没有一丝怨悔,充满了对西北高原和青春生命的热爱。⑥日子云烟般一天天飘远,那张熟悉的笑脸却从未在我的记忆中淡去。如今睹树思人,心被深深地触动,总觉得他与眼前的花树有一种无言的默契。⑦黄昏,又上阳台。正是夕阳流金百鸟归林的时刻。树下不断有穿着入时的人走过,大都行色匆匆,不曾注意头顶那满枝的花朵。凝望春风中繁花灿烂的树——那夕阳下独自静立的花树,心头却少了几份惊喜,多了几份落寞和惆怅。不觉地,我又想起那熟悉的笑脸,想起祖国边陲的国防绿,想起在实验室里日夜钻研的学者,想起在城市晨曦中挥动扫把的清洁工……生活中多少美丽的东西,就像这眼前的花树,虽在平凡中经受着寂寞,但那份本质的美却潇潇洒洒地存在,不曾因少了欣赏的目光而削弱丝毫。⑧我懂了花树的美丽,也懂了花树的寂寞。它的寂寞是因为无人欣赏它的美丽,而它的美丽正是因为它承受了无人欣赏的寂寞。⑨于是,寂寞的花树成为我心中最美的风景。16.文章中“寂寞的花树”象征什么?(3分)答:17.文中前三个自然段中反复出现“从未过多地留意”、“无意间”、“忽略了”、“未曾想过”、“根本不曾料到”等词语。这些词语对中心的表达作用,最接近作者意图的一项是()(3分)A.自责对美丽的花树所表现出的那种疏忽、冷淡的态度。B.批评包括自己在内的人们对美丽的花树所表现出的疏忽、冷淡的态度。C.衬托美丽的花树那种不事炫耀、甘受寂寞的品质。D.强调平凡而美丽的花树遭人冷遇、被人忽视的境遇。18.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6分)(1)第⑤段中说,“在大西北,我的青春曾经美丽过。”用自己的话,简要阐释“美丽”在文中的含义。(2分)答:(2)第⑦段中“心头却少了几份惊喜,多了几份落寞和惆怅。”这里的“惊喜”和“落寞惆怅”分别指什么?(各用一句话概括回答)(4分)答:惊喜:&n
bsp;落寞惆怅:19.怎样理解文章结尾说“寂寞的花树成为我心中最美的风景”?(3分)答:
(二)我的麦子熟了(15分)
①14岁的高占喜,青海农家子弟,因为湖南卫视的《变形计》,他和城市的一个叫魏程的富家少年互换了7天人生。节目打出了议题:7天之后,高占喜愿意回到农村吗?②第一天,占喜在机场被新爸新妈接进了豪华的宝马车,他害羞地靠在真皮座椅上面,不说话,认真地看着窗外闪过的高楼大厦,忽然,他泪水盈眶。③这个以前在山沟里疯跑,活泼开朗的孩子,曾经在作文里写道:我想考上大学,在城里生活。可是他知道,他更可能中途辍学,流浪在城市某条喧嚣的马路上。这次机缘巧合,他提前进入了城市,小小的心里波澜起伏,何况现实的城市,比那个瑰丽的梦,仿佛更精彩。④占喜住进了一栋豪华如天堂的复式公寓,拥有一间无比舒适的大卧室。面对丰盛的晚餐,他无所适从,紧张得5次掉筷子。接着,新爸新妈一次给了他200元的零花钱。从前,他一个月只有1元的零花钱。⑤在气派的理发店里,占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又一次泪水盈眶。⑥不久,他迅速适应了这种新生活。⑦白天,他靠在松软宽大的沙发上,茶几上是他之前从未见过的零食,面前是尺寸巨大的液晶电视。他自在地享受这一切,除了脸颊上两抹褪不去的高原红,就像是在这里长大的。⑧此时,观众们忧心忡忡——这个孩子会丧失本性,沉迷于吃喝玩乐吗?⑨某天,占喜被安排去卖报。归途中,占喜变得少言寡语。他看到城里人行色匆匆,在马路之间穿梭,犹如他在田间穿梭,也看见天桥下的乞丐,衣衫褴褛地等待施舍……那天,他对记者说,城里人也有穷人,生活也不容易。记者问,那你同情他们吗?占喜说,不,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幸福靠自己。⑩说话时,他分明又是那个崇尚奋斗、一直努力的高原孩子。当晚短信预测,大多数观众仍然觉得占喜不愿回乡。然而,谜底提前揭晓——当占喜得知父亲不慎扭伤脚的消息时,他立刻要求赶回家乡。“为什么急着要走?父亲的脚伤不是大事,难得来一次
城里。”记者问。占喜只说了一句:我的麦子熟了。父亲很早双眼失明,哥哥在外打工,弟弟还年幼,14岁的占喜已经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力。他难以不被城市吸引,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他也眷恋自己贫穷的家、艰辛的父母、几亩薄田和已经成熟的麦子。城市是他的梦,贫穷的家,却是他牵肠挂肚的现实世界。回到农村后,占喜仍然五点半钟去上学,啃小半个馍馍当午餐,学习之余割麦挑水,补丁长裤配布鞋,刻苦读书不改初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占喜见识了前所未见的繁华都市,享用过从未经历的物质生活,却始终未曾忘记自己是个印着高原红的孩子,未曾忘记担当家的责任——“我的麦子熟了”,当《浮士德》的俗世诱惑变相重演,这是一句最朴实的箴言。20.通读全文,说说占喜是个什么样的男孩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文中两次描写占喜流泪,请你揣摩他当时的心理。(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中详写占喜卖报的情形有什么用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文中多次写到观众的短信预测——占喜一定不会回家,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请你谈谈对本文题目“我的麦子熟了”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45分)25.面对先天条件的优越或缺憾(身材的高矮、体质的强弱、智力的高下等),面对环境的优越或困顿(家庭的贫富、学校的好差等),面对褒扬或贬抑,面对成功或失败,面对……人们的理解不同,所持的态度也不同。你或你了解的人是怎么看、怎么做的?请以“面对”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