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初三语文试题初三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训练(B卷)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第一单元复习训练(B卷)

一、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岿然(kuī)吆喝(yāo)嗟来之食(jiē)

B.厚禄(lǜ)屈辱(rǔ)石磨(mó)

C.伺候(sì)宁愿(nínɡ)店铺(pù)

D.效率(lǜ)围绕(rào)成年累月(lèi)

2.下列句子不是复句的一项是

A.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

B.一面做,一面想。

C.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可怜的灰姑娘最终还是被王子看中,从而找到了幸福。

3.下列句子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  )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  )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对于别的游泳的人(  )没有好处。

A.即便  然后 还是 也

B.如果 虽然  但是  又

C.虽然  但是  因为  也

D.如果  即使  还是  也

4.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A.从他到学校的第一天起,就刻苦学习文化知识。

B.我们应该努力做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C.学习语文要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

D.我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5.下面语句中得体的一句是

A.医院门口标语欢迎光临。

B.李老师退休了,在送别会上,班长李明致辞道:“……李老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形象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C.小明的考试没考好,很灰心。小宁劝他说:“考不好是很平常的事,别灰心,我帮助你,你一定会赶上来的。”

D.王奶奶不慎跌了一跤,小明对他说:“跌跤算什么,勇敢地爬起来就是了。”

二、阅读(50分)

(一)(19分)

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拉磨的牛马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1.“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中的“前一种人”指       ,“后一种人”指                       。(4分)

2.文中的论点是(3分)(  )

A.想是非常有作用的。

B.只有人类才会劳动。

C.“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

D.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3.第二段中“简直”一词表示的语气是(2分)(  )

A.猜测语气B.肯定语气

C.夸张语气D.程度

4.第二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2分)(  )

A.表示插入。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补充说明,其作用近似括号。D.表示话题的转换。

5.“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对句中两个“人类”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个“人类”指进化后的文化的人类,第二个人类指原始人类。

B.两个人类的含义完全相同。

C.第一个“人类”指进化后的发达的人类,第二个“人类”指猿。

D.第一个“人类”指的是有修养的人,第二人类指的是原始人类。

6.画横线的句子是在原句“能够苦干本来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找出在原句的什么地方作了修改,并说出修改的理由。(5分)

(二)(31分)

“救救自己”

环境在呼救!大到“救救桂林”“救救滇池”“救救长白山”,小到“救救街头绿地”“救救草皮”,从近年的报章上和会议中,你听听,真是呼救声不绝于耳啊!

②某些人的反应,却未免冷漠。且不说救助一座城市、一条江河了,兹事体大,欲见效谈何容易。仅言其小者吧。我们周围的环境绿化,怎样了?为了“消灭蚊蝇孽生地”,而把房前屋后的野草一棵棵拔掉;为了“创收”,开小卖部经营,而把绿化园地整座整座拆除;还有这样那样的“表演团”,挤占了公园里原来尚属可观的绿色……去年本市共查实违法侵占绿地事件75起,共有6万多平方米绿地被“蚕食”。遗憾的是,这势头迄今未止住。看来人们对待环境命运的态度,是颇有点“秦人视越人之肥瘠”,事不关己,见“死”不救,便成当然!A

③倘若只是单纯地对环境“见死不救”,倒也不足计较。问题是世上并没有离开人的环境,也没有离开环境的人。“花朵衰败的地方,人类没法生活”。B这句据传为拿破仑说的话,倒是道破了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现代环境保护科学业已证明,在城市污染咄咄进逼面前,城市绿化对人们的保护作用是何等巨大:园林绿化地带的空气中包含的细菌数量,要比人多车挤的工厂商业区少十多倍;城市上空的降尘和飘尘,通过绿化林带时,约有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会被滞留;树木对有毒气体的吸收更为惊人,例如十五亩柳杉树,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720公斤……难怪在世界上有的都市里,城市绿化被置于市政建设的重要地位,而树木则被亲昵地称做“生命之树”了。

④人,总是爱惜自己的生命的。试看那些斩木刈草的人们,他们的举动,也无不是出于个人或群体“生命”上的需要C哩,尽管其中有些需要不尽科学(如为消灭蚊蝇孽生地而除草,须知蚊蝇是繁殖在水塘里而非草地里)。然而,爱惜生命的人,却将生命之树砍伐了D;为了较小的利益,却将较大的利益牺牲了——这实在是讽刺。《吕氏春秋》中说,有识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我想今天的人们也不妨这样:从环境绿化的表面上“事不关己”中,知其本质上“事事关己”E;从救救环境的众多呼声中,知其本质上乃是“救救自己”。

1.给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它的意思。(8分)

兹事体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迄今未止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咄咄进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斩木刈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不绝于耳

”的“绝”意思一样的词是(2分)(  )

A.千古绝唱B.络绎不绝

C.绝对值D.绝处逢生

3.画线句子A中的“死”指的是                  。(3分)

4.第③段中的论证方法有      ;其中画线句子B属于     。(3分)

5.第③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2分)

6.将画线句子C改为肯定句。(2分)

7.画线句子D的“生命之树”指的是(3分)(  )

A.树是有生命的。

B.树同人一样有它的生命。

C.绿色植物对人有保护作用。

D.世界上有不少城市称树木为“生命之树”。

8.画线句子E中的“表面上”与“本质上”各指什么?(4分)

9.将文章分为两个部分,其中    为第一部分,说的是           ;第    为第二部分,说的是                        。(4分)

三、作文(30分)

以“创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一、1.A 2.C 3.D 4.D 5.C

二、(一)1.“只会空想,不会做事的人” “只顾做事,不动脑筋的人”

2.D 3.D 4.C 5.A

6.“本来是好的”改为“固然是好的”使句意和语气的表达更为恰当。“本来”表示“理所当然”,而“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二)1.zī,这 qì,到 duō,表示气势盛 yì,割

2.B

3.违法侵占绿地毁坏绿地

4.讲道理、摆事实 讲道理

5.绿化的作用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举例。

6.也全都是出于个人或群全体生命上的需要。

7.C

8.表面上,指毁绿损绿并不影响人的生存;本质上,指毁绿损绿破坏了适合人生存的家园(或与人生存相关的空气、气候等)。

9.①② 绿地遭破坏,但人们漠不关心 ③④ 绿化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

三、略

    以上《初三语文试题初三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训练(B卷)》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初三语文试题初三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训练(B卷)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初三语文试题初三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训练(B卷)》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