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高中二年级《闺塾》习题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闺塾》习题

学练导析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关关睢鸠窈窕淑女静几明窗谍谍不休B.有风有化宜室宜家敷衍了事敷演诗意

C.后妃贤达文房四宝悬粱刺骨察颜观色D.花明柳绿负荆请罪流觞屈水陈词乱调

(导析:注意形近字的区别。)

2.下列句子中的画线处,按顺序应填哪一组词语最恰当?()

《牡丹亭》成为一部_______作品,同它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分不开的。它的艺术特色主要在于有____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首先表现在作品中______着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A.优秀浓厚渗透B.杰出浓郁贯串C.优秀浓郁贯穿D.杰出浓厚贯穿

(导析: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区别近义词。)

3.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由于生活上的束缚、单调,也造成了她情绪上的苦闷,引起了她对现状的不满和怀疑。

B。《诗经》中的爱情诗唤起了她青春的觉醒,她埋怨父亲在婚姻问题上太讲究门第,终于耽误了自己美好的青春。

C.春天的明媚春光,又刺激了她要求身心解放的强烈感情。

D.以致,她在梦中接受了柳梦梅的爱情。

(导析:虚词多表达一种关系,故应该着重理解所联系的成分的关系。)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紫箫记》全剧平铺盲叙,内容未跳出一般才子佳人爱情戏的窠臼。

B.《南柯记》是汤显祖晚年的作品,有人说它是一个垂暮老人对人心惟危的慨叹。

C.《邯郸记》是汤显祖五个剧本中曲词最朴素的,但也有人批评它言不及义。

D.汤显祖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戏剧家,其戏剧创作的杰出成就能与莎士比亚同日而语的。

(导析:注意某些成语常用其贬义,其实其本义亦可使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汤显祖生活在明代政治极为腐朽的时代,正直的知识分子经常遭受着迫害。

B.汤显祖对民生疾苦比较关心,他在浙江遂昌做知县时,抑制豪强打击恶势力。

C.他的老师罗汝芳是左派王学的进步思想家,对汤显祖较大影响。

D.汤显祖晚年由于政治上找不到出路,滋生了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又受了佛家消极思想的影响,这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流露。

(导析:注意时态助词的使用;防止成分残缺;理顺复句句间关系。)

6.课文中的舞台说明文字,均用括号标明,选出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前腔][尾声]是表明唱腔的曲牌名。

B.(起介)(末做打介)是说明剧中人物的动作,而揭示幕后的动作、行为则有(内叫卖花介)等。

C.说明剧中人扮演的角色行当,如(旦)(末)(集唐)。

D.用来提示剧中人上、下场,如(末下)等。

7.丽娘管教春香的一场戏中,小姐表情严肃,作古正经;丫环春香跪地听训,乖巧伏贴,读后却总觉得滑稽可笑,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是什么?(导析:分析她们如此做的表演性。)

8.师父走后,小姐丫环的言行与先生在场判若两人,喜剧效果强烈。请从上文找出与下列言行相对比的句子,填写在横线上。简单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导析:内容相对,态度相反;这样做就涉及到三个人及其关系。)

①(贴做背后指末骂介)村老牛,痴老狗!一些趣也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旦作扯介)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旦)俺且问你那花园在那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引用了不少典故,试找出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导析:应该知道一些典故,了解典故对表达的作用。)

10.杜丽娘在[前腔]中曾唱道:“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则要你守砚台,跟书案,伴诗云,陪子曰,没些争差。”以此约束丫环春香。可后来她又问春香:“俺且问你那那花园在哪里?……可有什么景致?”这前后说法判若两人,岂不是前言不符后语么?你认为该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导析:分析产生两种说法的原因。)

链接赏析

游园

[阅读导引]

闹完了学,也打听清了自己长到十多岁还不知道的自家的花园,杜丽娘便在春香的引逗下,违背父母、塾师的训诫,走出深闺,来到家中的后花园,看到了一个美丽的新天地。她惊叹于大好春光,联想到自己的青春埋没在闺阁之中,顿生痛惜之情。这一段表现了人物已经自我觉醒,对美好的爱情有了朦胧而又新鲜的向往。阅读时要体会其中蕴涵的人物感情和这种感情的演变过程。

[商调引子儿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

(旦)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

(贴)吩咐了。(旦)取镜台衣服来。(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镜台衣服在此。(旦)好天气也!

[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茶蘼外烟丝醉软。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啊。(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

(旦)去罢。(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行介)

[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下)

11.从早起到游园回家,杜丽娘的情绪有几个转变过程?(导析:感情与游园的过程有关。)

12.全篇分为三个过程,游前,游时,游后。贯穿其中使三部分联系起来的是什么?(导析:理解三阶段的感情联系。)

13.[步步娇儿皂罗袍]这两支曲子有什么内在的关联?(导析:注意描写对象之间的相似

性。)

14.分析[步步娇][皂罗袍]这两支曲子,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曲细致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年轻貌美、含情脉脉、顾影自怜的少女的微妙心理;第二曲通过女主人公对春光的欣赏和叹惜,透露了对爱情大胆追求的情怀。

B.第一曲细致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年轻貌美、含情脉脉、顾影自怜、自我表现、急于显露的少女的心理;第二曲通过女主人公对春光的欣赏和叹惜,透露了她爱情上的苦闷。

C.第一曲细致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年轻貌美、含情脉脉、顾影自怜的少女的微妙心理;第二曲通过女主人公对春光的欣赏和叹惜,透露了她爱情上的苦闷。

D.第一曲细致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年轻貌美、含情脉脉、顾影自怜、自我表现的微妙心理;第二曲通过女主人公对春光的欣赏和叹惜,淋漓尽致地透露了自己惜春伤春的心情。(导析:杜丽娘赏春而联系到自己。)

创新思维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习题。

牡丹亭记题词(节选)

汤显祖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15.这段文中有“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导析:注意本文浪漫主义的手法。)

16.请依据影视所见,给《闺塾》的三个人物设计服装、头饰、扮相,并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来。

17.把陈最良讲错了的诗歌自己再重新讲一遍。(注意,剔除陈最良硬加进去的封建说教。)

参考答案

1.B(A关关睢鸠净几明窗喋喋不休C悬梁刺股察言观色D流觞曲水陈词滥调)2.D3.A(B终于一以致C又一也D以致一终于)4.AB(人心惟危:人心险恶难测。这里形容《南柯记》的内容不妥。C言不及义:只说无聊话不说道理。用来批评作品不妥。D同日而语,一般用于否定。)5.B(A遭受着迫害一遭受迫害C对汤显祖较大影响一对汤显祖有较大影响D滋生了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又受了佛家消极思想的影响——又受了佛家消极思想的影响,滋生了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6.C(集唐)说诗句来源。7.假戏真做,越认真,越逼真,就越可笑。而且两人的态度尤其是杜丽娘有些夸张。8.①再也不敢了。②旦持贴发介③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这样写,其一是写出了陈最良被两个小家伙算计了,产生了戏谑幽默的效果;其二是突出了杜丽娘的性格特点:在封建规范的约束下,知书懂礼背后的叛逆和顽皮可爱;其三是表现主仆关系融洽,从而说明春香闹学的背后,是杜丽娘在闹学。9.(略)10.前面的说法是其教养所致,不愿意让先生过于难堪,也是为了借指责来掩护丫头过关。后面是其真情流露,天性使然。11.依次为晨起时的怀春帐望,妆扮时的自惊美艳,游园时的感春自叹,游园后的幽怨惆怅。12.三部分都源于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反抗,源于青春的觉醒、对人生美好的爱情幸福的向往。正是由于青春觉醒却遭禁锢而产生了无端的愁闷,才希望冲出闺阁樊笼到大自然中“把春情漾”,并为此严妆打捞,正因为妆扮时自惊美艳、自叹“三春好景无人见”,才有游园时对姹紫嫣红都付与断井颓垣的叹息怨愤,自然而然就有了游园后的无法排遣的愁闷,杜丽娘发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现实中完全无法实现,便转而到梦中和幽冥之境去大胆追求。13.面对自己惊人的美貌,她怨恨自己“三春好景无人见”,希望与有情人共结佳偶;她从中姹紫嫣红都付与断井颓垣看到了自己的命运和景况;花园里莺莺燕燕刺激着她,使她感到幸福的爱情是符合大自然的规律的,因而对禁锢她的现实环境深深惆怅。惊艳惊春,惊二者美而被荒废,借惊春叹春,表达自己希望爱情幸福的心情。14.C15.16.17.(略)

    以上《高中二年级《闺塾》习题》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高中二年级《闺塾》习题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高中二年级《闺塾》习题》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