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精选
基础知识题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垣(yuán) 偏裨(bì) 旌旗(jīng) 犄角(jī)
B.汲水(jī) 垓心(gāi)长史(cháng)鼓噪(zào)
C.辎重(zī 什物(shí)熟谙(ān) 鲧禹(gǔn)
D.辕门(yuán) 钦敬(qīn)骤至(jù) 自缚(f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措手不及 鼓噪呐喊 占山为寨 势如劈竹
B.片甲不回 漫山遍野 端然不动 深通谋略
C.倍加钦敬 失地陷城 力穷势孤 平生谨慎
D.孤军难立 等闲视之 备道而行 屯兵扎寨
3.对下列画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隳志气(毁坏) 熟谙战法(熟悉)
B.克复街亭(攻破) 等闲之辈(某一类人)
C.明正军律(严明) 以一当百(当做)
D.筑起城垣(墙) 败军折将(损失)
4.画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关系
B.魏兵端然不动;稳固地
C.却抄在魏延背后,把延困在垓心:战场的中心
D.吾累随丞相经阵:布阵
5.下列句中画线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
B.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
C.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
D.今令汝接应街亭,当阳平关冲要道路
6.选出画线的词意义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 )
A.汝虽深通谋略
B.为掎角之势。倘魏兵至,可以相应。
C.蜀兵见之,尽皆丧胆
D.乃丞相赏罚不明也。
7.下面的词语,分别出自哪个人之口?选出判断正确的一组( )
①“街亭虽小,干系甚重”。
②“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
③“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④“某为前部,理合当先破敌,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A.孔明 马谡 司马懿 魏延
B.马谡 孔明 司马懿 魏延
C.魏延 马谡 司马懿 孔明
D.孔明 魏延 司马懿 马谡
8.对本文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安排马谡去守街亭时千叮咛、万嘱咐,又安排高翔、魏延作后应,街亭失守后更是周密布置,进退有度,表现了这个人物多谋善断、运筹帷幄的特点。
B.马谡在关键时刻能挺身出击,勇挑重担,失败后负荆请罪,敢于承担,这些描写使得这个人物在自大之外不失可取之处,成为一个可悲但不可笑的形象。
C.诸葛亮并不信任马谡,却派他去守街亭;失败后坚持处以斩首,却又为之大哭并答应厚待其家属,表现出虚伪狡诈的性格特点。
D.文中王平的反复劝谏和司马懿的先“叹”后“喜”,从不同角度突出了马谡的自大和轻敌。
9.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
B.我国明代是文学的繁荣时期,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三言二拍”等优秀的长篇小说。还有《牡丹亭》等杰出戏剧。
C.《三国演义》全书事件复杂,情节曲折,结构宏大,“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简练生动,被称为“第一才子书”。
D.《三国演义》正因为是文学作品,渗透了作家的主观情感,尊刘抑曹,表现了封建正统观念,对农民起义的态度有明显的阶级偏见。
10.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小说着重于描绘事物之间的外在联系和人与人之间比较明显的矛盾冲突,把刻画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B.《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所作。它不同于《三国志》,它是历史小说,而《三国志》是纪传体断代史。
C.《三国演义》是用浅近文言写的,这种小说语言,既不同于古雅的文言文,也不同于《水浒传》中的古代白话,前人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来说明它的特点。
D.明代“四大奇书”是指《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金瓶梅》。
11.下列各句都选自《三国演义》回目,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①战长江孙氏报仇 ②七星坛诸葛祭风
③马超大战蒹葭关 ④武侯弹琴退仲达
⑤三江口周瑜纵火 ⑥刘备自领益州牧
⑦马谡拒谏失街亭 ⑧定三分隆中决策
A.⑧① ⑤② ③④ ⑦⑥
B.①⑧ ②⑤ ③⑥ ④⑦
C.⑧① ②⑤ ③⑥ ⑦④
D.①⑧ ⑤② ④③ ⑥⑦
阅读测试题
阅读语段,完成习题。
孔明大惊曰:“孟达作事不密,死固当然。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便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言未毕,参军马谡日:“某愿往。”孔明曰:“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谡曰:“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孔明曰“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谡曰:“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叡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孔明曰:“军中无戏言。”谡曰:“愿立军令状。”孔明从之。马谡遂写了军令状呈上。孔明曰:“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即唤王平吩咐曰:“吾素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如所守无危,则是取长安第一功也。戒之!戒之!”
1.下列各项中,反映出诸葛亮千虑一失,百密一疏的一项是( )
A.谁敢引兵去守街亭
B.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
C.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
D.吾素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
> 2.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马谡刚愎自用的一项是( )
A.某愿住。
B.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C.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叡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
D.愿立军令状。
3.下列有关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孔明大惊曰——一个“惊”字,说明孟达之事显然出乎诸葛亮意料。
B.言未毕,参军马谡曰—一个“言未毕”,极写出马谡的轻率、自负。
C.孔明从之——一个“从”字,多少也体现出了诸葛亮“蜀中无大将”,马谡守街亭的些许无奈。
D.即唤王平吩咐曰——一个“即”字,既体现了诸葛亮的调度果决,指挥若定,又体现出对马谡的关切之情。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题
1.C(A偏裨píB长史zhǎngD骤至zhòu)
2.D(备/背)
3.C(当:抵挡)
4.D(经阵:经历战争)
5.D
6.B(可以:可以用来)
7.A
8.C
9.B(“三言二拍”是话本集和拟话本集)
10.A(我国古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中没有“心理刻画”)
11.C
阅读测试题
1.D 2.C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