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高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解析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答案解析-2

高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答案解析

[编辑推荐]考点内容有什么变化?复习需要注意什么?中国学科吧(jsfw8.com)高中频道小编整理了高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答案解析,希望为大家提供服务。

一、(20分,每小题4分)

1.B.(解析:A舸gě;C弄lòng攒cuán;D褛lǚ)

2.D(解析:A和蔼;B斑斓、屠戮;C文采、风华正茂)

3.C(解析:金科玉律,指必须遵守、不能更改的法令或信条。A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走到一起。B今非昔比,当今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比喻变化很大。D差强人意,指基本令人满意。根据上句推断,应表达网民对此“不满意”)

4.D、应是运用比拟(拟物)的修辞手法。

5.D(①周瑜不准谈军旅之事;②杀了张允、蔡瑁之后,曹操方省悟曰:“吾中计矣!”)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问题。(15分)

6.C(A骑:一人一马;B细说:小人的谗言;D跽:跪直身子)

7.A(A为,均为动词,做;B意,动词,料想;名词,意图。C因,副词,于是、就;介词,趁着。D之,助词,的;代词,他)

8.C(“坚决反对”不对。)

9.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多次举起身上佩带的玉珏来暗示项王,项王却默默地没有反应。(采分点“数”“目”“以”及内容连贯各1分)

三、名句默写。(10分)

10.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1.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12.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13.风萧萧兮易水寒;

14.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15.尤使我耳不忍闻。

四、名著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6.(1)庞统与周瑜火攻破曹,可苦于无人去曹营传递消息,1)后将计就计让再探江东的蒋干将庞统推荐给曹操。1)曹操被庞统才学吸引,对其深信不疑。1)于是,庞统以曹军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多生疾病为由,建议用铁环将船只首尾相连,使其平稳。1)曹操不谙水战,欣然接受。最后导致曹军大败。1)

(2)张飞设置疑兵,叫随从在马尾上拴上树枝,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使曹军莫知虚实而不敢轻进。2)张飞立马桥头大吼三声,吓得曹军乱了阵脚,曹操只得急令退兵。2)当张飞从断桥撤走后,曹操方知中了张飞的疑兵之计。(1)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答案解析-2

五、文化经典(8分)

17.(4分)B(“尽己之谓忠”,而不是“老实”。孔子认为令尹子文这样做是忠于职守,能尽心忠君。)

18.(4分)在孔子看来,仁德是最高最全的道德标准,令尹子文的“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陈文子的“清”只是洁身自好而没有履行正君诛邪、清君侧的职责,因而都不能算真正的仁德。

【译文】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几次担任令尹,没有喜悦的样子;几次被免职,没有怨恨的样子。每次免职都把自己原先当令尹时的政事,一定告诉新任的令尹。他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算得忠心了。”子张问:“算得仁吗?”孔子说:“不知道,怎么算得仁呢?”子张又问:“齐国的大夫崔杼杀死齐庄公,陈文子有四十匹马,丢掉不要,离开齐国,到了别国,说:‘这里的执政者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杼一个样。’便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杼一个样。’又离开了。陈文子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算得清高了。”子张问:“算得仁吗?”孔子说:“不知道,怎么算得仁呢?”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16分)

19.AE(A曾荫权在xxxx年,即香港回归后十年之时才上任特首。E文中没有提及“儿子主动支持他”)

20.个人特色:乐观自信;朴实亲切;关爱家人(心存感恩);为人谦逊,不事张扬;实干(讲效率,办事果断);顽强(化悲愤为力量)。(答出5点可得5分)

21.(1)做特首虽然辛苦劳累,但曾荫权对自己有十足信心:“我知道我自己可以做得来!”(2)今日香港比以前更有活力,这为高峰的到来提供了一定的基础。(3)他的“平民特首”的形象为他赢得了民心,为他带来了最广泛的支持。(每点2分)

七、语言运用(6分)

22.(4分,每点2分)信息一:双汇召开万人大会向消费者致歉;

信息二:双汇引入第三方检验机构,全面监督质量安全。

23.(2分,每点1分)①可以生出主意的人②经常不讲理(解析:句子中给出的另类创意是把这个称谓中的字巧妙地嵌入创意中,而且这个创意解读还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

八、(70分)作文应注意避免的问题

1、将事件描写得繁复曲折,但与突出的中心关系不大,徒使文字冗长拖沓。

2、情节构思老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事件的走向,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为了叙事曲折而穿凿附会,破绽百出。

中国学科吧(jsfw8.com)高考频道第一时间为您发布高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答案解析

同类热门:

xxxx年高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以上《高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解析》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高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解析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高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解析》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