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浙大附中2019年5月语文月考试题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浙大附中xxxx年5月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第Ⅰ卷答案用2B铅笔填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填在答题卷上,第Ⅱ卷务必用蓝黑钢笔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狙击诅咒神情沮丧耐人咀嚼
B.烟霭和蔼自雪皑皑前往拜谒
C.茉莉泡沫转弯抹角秣马厉兵
D.梯度孝悌感激涕零逐层递进
2.下列各句话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经过边锋工作人员1个多月的努力,在察封了大批炒分、倒分者游戏帐号后,边锋的游戏环境已经明显得到改善。
B.我在那一刻鹊跃起来,能学到这么风光的功夫怎么能不开心!周围是一片羡慕的目光,这等绝学敝帚自珍还来不及,我竟然满不在乎地外传,在他们心中我的神秘又加了一层。
C.在这场腥风血雨的劫难中,自然赋予人类的生与死被邪恶的入侵者玩弄于股掌之中,此时南京市民的生命比蝼蚁轻贱,比草芥不如!
D.在阴暗的背景和漫天飞舞的雪花的衬托下,儿子稚嫩红润的小脸与父亲饱经苍桑的脸形成对比,父子俩面对生活的艰辛相依维命,特别是父亲使劲发出叫卖声时,脸部表情感人力度之大,使人看后心灵为之振颤。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本来是个开心的日子,原来心情在_____,好羡慕那些过着安逸生活的人。
(2)国家计委还将对新药价格的_____作出明确规定,同一种药品,后进入市场的价格必须低于先进入市场的。
(3)据了解,_____原有的GDP核算制度被认为“结构不甚合理”,担心地方官员不惜一切代价追逐经济增长,_____国内“建立新的GDP核算制度”的呼声一直未曾中止。
A.彷徨审订之所以是因为
B.彷徨审定由于故而
C.徘徊审订之所以是因为
D.徘徊审定由于故而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
B.最近,一个自称“龙飞虎”的神秘人物搅得国内棋坛颇不宁静,此人枪疾马快,着法诡异,左支右绌,屡挫劲敌。
C.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D.为革命苦练基本功,必须朝朝如是,日日皆然,以苦为乐,持之以恒,“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
C.在公元九世纪到十一世纪的海洋上,可以在汹涌的波涛中自由驰骋的恐怕只有维京人了。
D.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6.下列修辞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那婉转的歌声,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打动了我的心;如同清澈的泉水一般,滋润我的心田。
B.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C.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D.梅伦湖明显比波罗的海平静许多,它更像是一面高质量的镜子,让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始终有一个端庄清丽的倒影。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7—10题。
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最早要追溯到罗马俱乐部。罗马俱乐部不是一个娱乐组织,而是一个学术团体,发起人是意大利经济学家佩切依。1968年4月,他邀请来自10个国家的30位科学家、教育家、人类学家、实业家聚会罗马,讨论人类困境,包括:富足中的贫困,环境的退化,对制度丧失信心,就业无保障,青年的异化,遗弃传统价值,通货膨胀以及金融和经济混乱。他们把这些称为“世界性的问题”。当时中国正处在“xxx”狂潮中,没人考虑这些事情。
现在,地球上的人口已经从60亿向70亿迈进。人们在生活中处处感到人口的拥挤。从交通堵塞、生存空间狭窄、就业机会不足,到江河湖海和大气的污染、耕地的匮乏、森林的滥伐、草原的退化、物种的灭绝,无一不与人口太多有着直接、间接的关系。中国人觉悟到应当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如今,中国的计划生育在城市已大见成效,但在一些农村地区,生育的冲动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的人口基数已经大大超过了适宜的数量。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口,也已经大大超过了适宜的数量。人口不要说实现负增长,就是达到零增长,也要花费一个世纪的时间,还要为此付出巨大的情感代价和人伦代价。
人口已经过多,又不能马上降下来,怎么拯救地球和人类自身?调整发展方式就成了当务之急。继《增长的极限》之后,经济学家舒马赫在1973年发表《小的是美好的》,提出了持久性经济学的新思路;社会活动家里夫金等发表了《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更强调了人类面临着耗尽地球上的非再生资源的危险。人类能不能节制自身的物质欲望,谨慎地使用能够改变自然的现代技术呢?普罗米修斯把火交给人类,给人类以无穷的力量;但他也曾警告人类,如果不懂得谨慎使用,火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值得庆幸的是,人类在危急关头有了警觉。从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组建,到《东京宣言》的诞生,就是国际社会觉悟的标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从少数思想家的焦虑,变成各个文明国家的共识。中国政府也采纳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政策。但要想达到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和谐,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7.下列对“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持续发展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佩切依提出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各种世界性问题的概念。
B.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调整自己的理念、政策和行为以实现与资源和环境和谐的发展方式。
C.可持续发展是以节制生育为基本手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D.可持续发展是指谨慎地使用能改变自然的现代技术求得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发展方式。
8.下列对“还要为此付出巨大的情感代价和人伦代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口基数已经大大超过了适宜的数量的时候,要使人口增长速度停止甚至实现负增长,必将伤及以人的情感为基础的社会伦理秩序。
B.节制生育必然使得独生子女增加、家庭规模缩小,几代之后,社会的亲属关系链将发生变化,人们对亲情和伦理的理解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C.一个世纪以后,当人口终于实现了负增长之后,社会大众的人情将变得非常淡漠,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也将不复存在。
D.孩子是维系家庭和情感的纽带之一,减少人口的出生数量必然会使人们的家庭意识受到影响。
9.下列对阻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质上是人口问题,而世界人口已经太多,等人口减少到合适的数量的时候,地球上的资源也已经被耗尽了。
B.地球上的人口已经太多,又不能马上降下来,思想家们进行了种种探索,但并没有能够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直接途径。
C.虽然现在处在危急关头,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不仅仅是少数思想家的焦虑,而成了各个文明国家的共识。
D.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欲望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而人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的。
10.下列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的展望,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人类能够实现人口的负增长,那么一个世纪以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将要比现在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B.如果人类能节制自身的物质欲望,谨慎地使用改变自然的现代技术,还自然以休养生息的空间,就能大大增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C.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已经采纳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政策,但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D.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只要中国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世界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游万柳堂记〔清〕刘大櫆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

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称:相称,符合
B.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榜:标榜
C.今欹卧于水中矣欹:倾斜
D.方殷忧之不暇殷:殷勤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偶一至焉而已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B.力又不足以为之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C.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不足为外人道也
D.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夫贤公卿勤劳王事
B.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
C.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
D.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贤能的公卿大夫整天忙于国家事务,根本不会有时间来为自己建造别墅;而那些庸俗贪卑的人,才会建造别墅来供自己寻欢作乐或向别人夸耀。
B.冯公在雍正时做了宰相,于是他在京城的东南角修建了一座墅园“万柳之堂”;等他后来犯了罪,被判处死刑,万柳之堂里便柳也没了,亭也塌了,万柳之堂便成了一片废墟。
C.万柳之堂曾是京城的一大胜景,园内曲径通幽,遍栽柳树,有池沼、假山、芦荻,有亭台水榭,云彩和池水错落映衬,景色非常可爱。
D.作者写作此文,是希望士大夫们能够从万柳之堂的兴衰中吸取教训,不再羡慕富贵这样的身外之物;那些已经置身于富贵之中的人,更不应该靠搜刮民脂民膏来为自己修建园林。
第Ⅱ卷(共108分)
四、(20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
②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
③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1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这是两首著名的边塞诗,从体裁上看,它们都是;从内容上看,它们都写到了。(3分)
(2)这两首诗均或隐或显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一首,作简要分析。(3分)
答: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①陆游《书愤》一诗,表达出壮志难酬情怀的一联是,。
②古代诗词很讲究借鉴,唐代温庭筠词有“梧桐树,三更雨”之句,宋代秦观也有“雨打梨花深闭门”之句,李清照《声声慢》中的“,,”与此意境相仿。
③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表明“做任何事都需要尽力而为,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而没有做好也就没有什么好后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填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分)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常有作家或作品并称,如元稹和并称“元白”,《     》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过滩谣廖静仁
我怎么也忘不了少年时那段拉纤的生活经历。
那时,我还只有十三四岁,刚刚小学毕业。因为家父蒙难,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被切断了,无可奈何,我只好离开学校,跟随一位堂伯走上了艰难的纤道。
一帮纤夫中,最艰辛的要数拉头纤的人了。拉头纤的人肩上还要负着浓重的一卷纤缆,那是拉远距离所必需的,因纤缆拖累而摔倒,那是常有的事情。每见到这种情景,我真有些受不住了,然而我那拉头纤的伯父却一笑置之,说:“这算么子,你还根本就没尝到拉纤的苦味呢!”
真正尝到拉纤的苦味,是在那个严寒的冬天。
那是年关将近了。俗话说:有力好攒年关钱,一天硬要抵两天。一帮纤夫,在年关时包一两艘长途船,装货老板比起平常日子来是要慷慨得多。
我们那回包的是一艘从洞庭湖区启碇的装粮船。那路程是相当远的:得转沅江,溯益阳、桃江等好几个县城才能到达目的地安化。沿途有八八六十四滩呐!而偏偏又碰上大雪纷飞的天气。沿江的行人道上,人迹已被白雪覆盖,就连平素弄潮戏水的啄鱼鸟也早已藏匿进崖巢里去了,那纤夫们用脚掌抠挖出来的纤道,就更难寻见了。而我们,就凭着过去对它的熟悉,一步一探地摸索着行走。
起初,尽管我们怎样把脚踝严严实实地用棕片紧裹起来,再套上益阳板子草鞋,但那雪水还是渗进了皮肉,像是有千根万根针尖在猛扎。到后来,便渐渐地麻木了,双脚完全失去了知觉,

只有耳朵听见脚掌“咔嚓咔嚓”地抠进雪地里去的声音。直到拼命拉滩了,才全身发起热来,于是那冻僵过的双脚便感到了痛楚,那是一种奇痒无比的痛楚啊!
到得崩洪滩时,我被这条闻名整个资江的险滩吓得目瞪口呆,然而就此时,从我伯父的口中突然迸出了一声《过滩谣》的号子声来:“呃——纤夫过滩哪——嗬嘿!”
陡地,我发现纤夫们全都一震,抬起沉重地勾着的头颅,用异样的目光投向江心。我曾听伯父说过,纤夫号子是非常单调的:“呃哩喂哟——嗬!呃哩喂哟——嗬!”就这么反复咏叹。而象今天这种《过滩谣》却是轻易不喊的,只有在纤帮中有同伙遇了难时,才会喊起这种号子来。究竟出了什么事?我定睛看那灰朦朦的江心,果然有一具尸体被寒流冲了下来,那一定是拉纤人没有辨清路线或者是过崖嘴没有攀住藤蔓而失足掉在江中的——他的肩膀上,还紧紧地系着纤绳呢。
一声惊呼,我倒在了纤道上……
过滩哪——嗬嘿!
不惜命哪——嗬嘿!
前面有人坠下滩哪——嗬嘿!
后面纤道脚板响哪——嗬嘿!
《过滩谣》越来越响,越来越响。朦胧中,我倏忽意识到那惊心动魄的呐喊是在呼唤着我。顿时,只觉得周身的骨骼、肌肉在膨胀,血管里的热血在流淌……我吃惊地睁大了眼睛。
伯父他们已经把我甩下一段路了。我不能看着船被拉上滩,不能等着伯父来把我抬上船。我的眼睛里迸着火焰,腾地爬了起来,不顾一切地拖着一双结冰的脚向前面滩涂赶去。
船仿佛被冰冻凝住在滩涂上了。
所有的纤夫都死死地把铁耙般的脚掌抠进积雪,抠进地面。尽管北风呼呼地嚎叫,他们的躯体却在咝咝地冒着热气;他们那弓成桥拱状的脊背,在嘎吧嘎吧地作响;而那一双双粗手,都颤颤抖抖地向前伸着,企图抓到一点点能够牵引自己的东西——哪怕是一条细藤、一棵小草,那也是救星呀!
《过滩谣》还在江峡中回荡,却听不到哪怕是一丝一缕的呻吟和唉叹。我又迈进了这支负着人生苦痛,却又能征服激流险滩的队伍!
19.第三段写我看见拉头纤摔倒的情景“受不住”,伯父却“一笑置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20.你从文中的《过滩谣》号子里“听”出了什么(请用几个词语加以概括)?你怎样理解全文的结尾?(6分)
21.文中有一个难忘的形象,那就是伯父。这一形象有很突出的象征意义,请分条简述。(6分)
22.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有误的两项是(4分)
A.我迫于生计,小学刚毕业就走上了纤道,在人生的痛苦中成长为像伯父一样勇于拉头纤的人。
B.“沿途有八八六十四滩”,借助了口语化的俗语,用夸张的笔法写出了险滩之多。比直接用准确数字表述,效果提升显著。
C.纤夫们唱响《过滩谣》前后,我的情绪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突出了本文不经受磨难就不知道生活艰辛的主题。
D.纯朴单调的《过滩谣》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震撼力量,是因为它紧紧地跟纤夫们的命运捆绑在一起了。
E.这篇散文可以让我们读出纤夫生活的艰辛,更能激发我们对纤夫的由衷敬佩。
六、(10分)
23.调整下列语句的顺序,组合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3分)
①有些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常常苦于自己千言万语,句句在理,说得口干舌燥,而听者无动于衷。
②因此,
③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情感不相通,二是达理不得法。
④通情达理,人皆知之,然知之易,行之则难。
⑤何以如此?
⑥怎样才能真正做到通情达理,颇有研究之必要。
2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
吹“虫”成龙


25.下面是已毕业的张路同学写给原来班主任李老师的一张便条,请找出其中的五处错误,并加以修改。(5分)
李老师,今天我身体有些不舒服,不能和同学一起光临您家慰问您,实在抱歉。等病好之后,我再去看您,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见谅!
此致
敬礼
张路
七、(60分)
26.一个偶然的意念,会成为改变一生的重要决定,也许只因为听到一句话,也许只因为读到一行字,也许只因为看到一幅画,也许只因为听到一首歌,也许只因为偶尔抬头望见窗外的一朵云,……一念之间走出了阴霾,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请根据上面这段提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能抄袭。
参考答案
1.C(C均读m;A依次读jūzǔjǔjǔ;B依次读ǎiǎiiy;D依次tttd)
2.A(A查封、账号;B雀跃;D沧桑、相依为命、震颤)
3.B(彷徨:重在思想上、感情上;徘徊:重在运动;审定:审查决定,如“审查计划”;审订:审阅修订,如“审订书稿”;第三个句子前后为因果关系)
4.D(A“不情之请”为谦词;B“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与语境不符;C“真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应改为“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5.C(A“事件”可与“处理”搭配,但不能与“批评教育”搭配;B去掉“能否”;D句式杂糅“关键在于……造就……人才”或“加速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应删去“是十分重要的”)
6.A(用“燃烧的火焰来形容“婉转的歌声”不恰当)
7、B(概念应该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其余三项都不符合这一要求)
8、C(“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也将不复存在”太绝对)
9、B(A,“到……时候,地球上的资源也已经被耗尽了”的判断在原文中没有依据,原文只说“人类面临耗尽地球上非再生资源的危险”;C,说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D“人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的”说法太绝对)
10、D(不能将中国与世界等同起来看待)
11.C(称:称颂。榜:殷:深。)
12.D
13.B(A为……操劳,勤劳地从事……,作动词。C荣耀。D来修建)
14.B(冯公是康熙时候的宰相,“他后来犯了罪,被判处死刑”原文中无。)
翻译:
过去的人,富贵到了极点,就往往要建造别墅来供自己享乐,竭尽建筑艺术的精巧,而不惜一切代价。等到建成,却不能常常住在别墅中,只是偶然去一次而已,甚至有的终身都没有去过。而能够常住在里面的人,却又无力去建造别墅。其实,贤能的公卿大夫忙于国家的事务,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这种事,只有庸俗贪卑的人,大都想用建造豪华别墅向家乡那些无知的人夸耀,使他们感到震惊。
康熙朝的宰相、临朐人冯溥,当他在朝任职时,所做过的事既没有可以指责的,也没有什么可以称赞的,只是他有座别墅园林在城的东南角。园的面积有三十亩,园中没有一棵杂树,随着地势的高低,全部种的是柳树,因而题写园中的堂名为“万柳之堂”。在矮墙的外面,骑马经过的人可以望见。园中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深处,利用园中低洼的沼地,建成了池塘,又堆积泥土,造出了假山;池塘边都长满了芦荻,云彩和池水疏落映衬,可爱极了。
雍正初年,我刚到北京,喜欢游玩的朋友都对我介绍万柳堂的胜景。我第一次到万柳堂,还多少有些亭台水阁;第二次到那里,以前凌空架在水上的高桥,已斜卧在水中了;第三次去,则凡是园中所种的柳树,都象斩过一样,没有一棵留存了。
人世间富贵的荣耀,它总是随着时间有升有降,大概也和这个万柳堂

园一样。那么士大夫如果能够自己有所领悟的话,就应该不再羡慕富贵这样的身外之物。那些已经置身在富贵之中的人,正应当深忧也来不及,又怎么能搜刮百姓的脂膏来建造园林呢?
16.(1)绝句(或“七言绝句”“七绝”)(1分);战争的残酷(或“将士们的英勇无畏”,答“战争”也可。)(2分)。
(2)《凉州词》:一、二句(用“美酒”“夜光杯”“琵琶”几个意象)写出了盛宴的豪华气派和热烈场面,三、四句极写征人的乐而忘忧。虽然诗歌表现了战士的豪放旷达,但也反映出深深的哀痛。诗人在“乐”和“忧”的对比中表现了反战的主题。(答案开放,言之成理即可。)
《陇西行》:一、二句(用“誓扫”“不顾身”等词语)写出了战士们的视死如归,三、四句写后方女子对前线丈夫的思念,在“实已战死”与“梦里团圆”的对比中写出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反战的主题。(或“战士已成白骨,但白骨作为活人还生活在妻子团圆的梦境里。战士久死的现实与亲人苦苦的期盼形成强烈对比,深切地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答案开放,言之成理即可。)
17.①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②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18.白居易孔雀东南飞
19.①摔倒根本算不上纤夫(拉头纤)的苦难②暗示(引出)下文将要写到纤夫惊心动魄的苦难(为下文将要写到纤夫惊心动魄的苦难作铺垫)。各占1分。
20.听出了凝重(深沉)、苍凉、悲壮(激越)、坚强。四个要点只要写出三点,每个1分,意思正确即可。结尾告诉我们,《过滩谣》号子能够给我们勇气和力量,激励我们战胜任何艰难困苦。3分。
21.这一形象象征着杰出的带头人具有①毫无怨言的责任意识。②永不言退的坚韧品格。③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④精神支柱的力量无穷……本题写出三点符合文意且不重复的即可得满分。每点2分。
22.A、C(A,我只是变得坚强起来,但要像伯父一样,为时尚早;C本文的主题是:精神力量是任何磨难都摧不垮的。)每项各占2分。
23.④①⑤③②⑥(首先看六句整体的意思,应该是讲做思想工作不得法的。而第四句是个转折句,重点在后面“行之则维”上,可见这是个过渡句,重在启后,应放在六句的最前面;第一句是讲“行之则难”的现象,应接在第四句的后面;第三句是在讲“行之则难”原因,而第五句则正好放在现象与原因中间衔接;最后第二、第六句作结。)
24.这幅漫画批判了不负责任地虚假宣传、吹劣为优的现象。
25.①称呼“李老师”应开头顶格写,后跟冒号。再换行写便条内容。
②“光临”一词不得体,“光临”是敬辞,称宾客来到,用自身不合适,应改为“到(去)”。
③“慰问”一词不得体,应改为“看望”
④“另行通知”语言有失尊敬,可改为“我会提前告诉您”。
⑤没有日期

    以上《浙大附中2019年5月语文月考试题》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浙大附中2019年5月语文月考试题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浙大附中2019年5月语文月考试题》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