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比一比(平均数)说课稿”这篇数学说课稿由学科吧(jsfw8.com)为您编撰,希望为广大数学教师在教研说课竞赛等活动中参考。
A.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北师大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比一比》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平均数》这个内容被安排在《统计》这个单元之内,教材强调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而在本册教材中,它是在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分别是横向条形统计图以及起始格和其他格所表示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加重要。
三.教学的重、难点:
与老教材只强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平均数产生的意义,它的功能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难点是平均数在统计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
B.说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估算、和说理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统计的初步思想。
C.学生情况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学生对统计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已经会计算求简单的几个数的平均数,并且对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也已经建立,本节课是进一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同,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就是教学的难点。
D.说教法
本堂课,我倡导师生平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产生需求——解决问题、理解平均数——联系实际、拓展应用”这样一个教学结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讨论,使学生充满学习新知的欲望。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易于操作的学具,使学生乐于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E.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1.通过体育课活动引入,带领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现场投篮球比赛。
2.统计各队的成绩。
课件出示3(4)班投篮成绩:
第一组第二组
张王李赵刘周田高徐
组织学生讨论:奖牌应该给哪一组?为什么?
教学课程标准提出,好的数学教育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和交流的机会。这个环节利用了学生对比赛已有的经验,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中。学生在熟悉地情境中,自己通过获取信息,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新理念。随后,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又为学生的认知冲突搭建了一个辩论平台,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把自主权留给了孩子。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自主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在学生们都赞同用“每组中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来比较后,抛出问题怎样求平均数?
让同桌互相合作,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也可以尝试其他方法,看看能用几种办法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
2、交流汇报
(1)移多补少:(让学生在电脑上演示)或在黑板上贴图
在学生演示的过程中教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你问什么要这样做?结果是什么?
当不同的操作方法演示完后,让学生自己来给自己发现的这种方法起名字。
(2)先算总数再平均分:学生板书
第一组:(74545)÷5第一组:(5748)÷4
=25÷5=24÷4
=5(个)=6(个)
师让学生说出算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概括平均数的意义:
像这样,原来各不相同的一组数,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最后变得同样多,这个同样多的结果就是原来那组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问:第一组的平均数是几?它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第二组呢?
师:现在能分出胜负了吗?奖牌应该给哪一组?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引导大家讨论:第二组的平均数是6个,他们组没有一个人投中6个,你怎么理解这个平均数6?
让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明白平均数6是把本组中投中多的补给了投中个数少的,是移多补少得到的,并不是每个人实实在在都投中的个数。
小结并板书移多补少计算总数/数据个数=平均数
移多补少是求简单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当数据的个数少而数据又较小时,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很方便。但当数据的个数较多而数据又较大时,就用数据的总数除以数据个数的方法比较方便。过去把求平均数问题纳入典型应用题的范畴去教学,总结出所谓的求平均数的公式,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僵化,而且使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及其在统计中的作用缺乏了解。让学生通过操作,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使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而且这是学生自己找到的方法,容易理解,容易记忆。通过讨论深刻理解平均数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代表一组数的平均值。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出示:在植树活动中,我校四(1)班平均每人植树3棵。
问:你怎么理解平均每人植树3棵?是每人实际都植了3棵吗?如果这个班50人都参加了植树活动,那他们班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继续出示:1949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35岁。
xxxx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3岁。
问:看到这两个平均数,你想说些什么?
在严重缺水地区每人每天平均用水3千克
利用这一信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魅力。在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后,教师及时为学生沟通了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出示水果店前三天卖出草莓统计图:
数量(箱)
问:到了星期四,水果店的老板又该进货了,你们说他这一天进几箱合适呢?为什么?
让学生根据当地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数据,提出和解决各种现实的问题,并根据数据变化的趋势来预测未来的发展变化,进一步体验求平均数和统计的作用。这个问题改变了过去把平均数总是上成应用题课的模式,而从统计的角度来探讨平均数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使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落实到实处,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提高运用统计方法的自觉性。
计算出前三天平均每天卖出草莓多少箱?
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
这个题目的三个数少而接近是要让学生再次感受当所给的数据较少,数目之间又比较接近的时候,用移多补少的办法来求平均数比较简便。
2、出示3个同学的体重数据:22千克、27千克、29千克。
(1)估计三个同学的平均体重
(2)用计算的方法验证一下你估计的结果。
在计算平均数前先让学生利用平均数的意义进行估计这组数的平均数,渗透了估算的思想。在学生估计出平均数后,教师又结合学生的数字有意提出了“为什么没有人估计平均数会使20或是30千克?”这个问题,学生在互相交
流的过程中又加深了对平均数取值范围的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平均数的取值应在本组数中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知道了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后,就可以用它来帮助我们检查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3、(1)出示某班第一小组6位同学的身高情况:
人员
1
2
3
4
5
6
平均身高
身高(厘米)
132
133
134
135
136
140
问:你能求出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吗?自己试一试。
师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
(2)师出示第一排6位同学的身高,让学生求出平均身高。
人员
1
2
3
4
5
6
平均身高
身高(厘米)
132
131
131
130
129
127
最后师让不同方法的学生向大家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所以对于相同的问题,会出现不同的解法,这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风格不同造成。本节课在求六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时,就出现了多种解法。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认真倾听同的解法,这一点很重要,这是学生能够得到不同见解的重要渠道。
讨论同一个班里,抽取了两组数据,求出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和130厘米,到底哪一个更接近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呢?
在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比较两组不同的学生的平均身高,让学生感悟,要使平均数真实可靠还需要考虑数据收集的方法,收集的数据要有代表性,从而渗透抽样的思想。
4、打靶游戏
讨论再打第四枪小亮会超过小红吗?
经过思考让学生感受到加入一个数据后会对原平均数产生影响,所以在分析问题时要考虑全面。
讨论选一名参加比赛让谁去?
谁的成绩稳定谁去,让学生体会到了实际生活中,当平均数相同时,还要考虑其他的因素惊醒全面分析,做出选择和判断。
四、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遗憾?你准备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呢?
(评:这样小结不仅关注了学生学习中的收获,更关注了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将布置作业的权利下放给学生,体现了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思想。)
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特点有
1大胆的改组了教材,教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数学课堂提出的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让学生抓住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觉平均数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中将“生活中的有关统计知识的数据呈现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的基础之上,充分地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但本节课也有遗憾,时间上把不太好最后一题没有展开充分的讨论。学生的语言叙述还需加强训练。
更多教师说课内容,请访问中国学科吧说课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