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理解船闸的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演示及生活中的经验说明液体压强的存在.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及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探究实验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学会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模型.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提问讨论法
教学用具:两端开口玻璃圆筒、侧壁开孔圆筒、液体压强计、烧杯、水、盐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的提出:
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液本也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部、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
二、新课教学
1.液体的压强
(1)演示实验:有一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下端扎有橡皮膜,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筒口相平;
将少量红色的水倒在平放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开:将红色的水倒入玻璃圆筒,请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下凸出),
问:橡皮膜向下凸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水对侧壁有无压强?演示:把水倒入侧壁在不同深度开有三个小孔的圆筒,观察水是否会从小孔流出,能流出说明什么问题?
由于水具有流动性,对阻碍它的器壁是否也具有压强?
讲述:根据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阻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
2.学生分组实验:
(1)讲述设问: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这有什么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自己来研究,找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介绍压强计:介绍时,用手指轻轻按一按侧壁(不宜重接,避免U形管中的水冒出管口),请同学们观察压强计U形管中两管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力稍大点,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也增大,表明: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教师示范一遍.
(3)讲述实验目的:探究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让学生把橡皮膜放入溶液中,看看在各个方向,各个深度是否会有压强?
学生实验后得出结论:液体内部是有压强的.
教师提问:
1.人们在游泳池里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当水深逐渐没及胸部时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让学生回忆亲身的感受体会液体内部的压强.
2.当洪峰来临,大江大河的水位迅速上涨超过警戒水位时,为什么有可能发生决堤的事故?
(4)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可能猜想出有各种因素.
(5)教师问:怎样一个一个因素来验证会影响液体内部的压强呢?
引导学生使用以前用过的控制变量法.
引导学生设计:先测在同一深度、同一种溶液中不同方向的压强,再探测在不同深度、同一种溶液,同一方向的压强,最后还先探测在同一深度、不同种溶液中不同方向的压强.
(6)教师讲述:这么多步骤在实验前应该设计一些科学的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先让学生自行设计,投影设计合理的表格,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并展示事先准备好的表格给没有能设计的学生参考.
教师指出:为了节省时间,一部份同学用水做,另一部分同学用盐水.
(7)学生分组讨论并实验.实验中,教师注意指导、检查,着重检查橡皮膜所朝的方向、记录数据和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
(
板书设计: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1.水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4.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5.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原理: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3)连通器液体相平的原因
(4)应用
6.船闸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