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小学体育课《前滚翻》说课稿(体育)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三亚市崖城镇南山小学黄泽驰获市级三等奖

一、本课教材:1、技巧:前滚翻;2、游戏:轻物投准

二、教学创意:本课教学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以团结协作、竞争欢乐为主题,以游戏练习为主线,结合“三要”、“四自”的教学风格与特色,选用“一材多用”、“大容量、高密度、小强度”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激励的手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学中玩。抓住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和学生实际,积极创造机会,自然渗透德育和运动保健教育。

三、教材分析:本课教材选自省编小学《体育与保健》第六册第六课。主教材《前滚翻》是《大纲》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是团身紧、方向正、滚动圆。本课另一教材是轻物投准。这也是投掷教材的基本内容。本课主要是学习正确挥臂姿势,屈肘向前,发展投掷能力。对学生进行投掷安全教育,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两个教材都为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素质。因此,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意运动保健,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运动基础较薄弱,侧重于感性。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直观示范法,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运动保健,注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保健与育人相结合。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前滚翻和多种轻物投准的动作要领——保护自己。
2、技能目标:模仿前滚翻和投掷轻物的基本方法。使95%左右的学生初步学会前滚翻的团身动作和多种轻物投准的基本方法,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模仿和游戏练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活泼、上进、刻苦、善思、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

六、教学过程:1、课的开始与准备:本部分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基本部分提供必要的心理与生理准备。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模仿动物走入场--→常规---→模仿动物游戏运动负荷中小中运动时间2’1’30”2’30”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师生共习法教学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直观性原则教学目标引发动机、进入状态

2、基本部分:本部分是整堂课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本课重点,要完成两个教学任务。因此,要求学生情绪饱满,认真练习,讲求效益,并注重劳逸结合。教学中注意层次、面向全体,发展个性,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主教材“前滚翻”是基础教学,作为教材体系中“滚翻”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点是“团身紧、滚动圆”动作连贯。通过讲解、示范、模仿、多媒体教学,巩固方法,提高平衡、协调、灵敏性。“轻物投准”在本课以游戏的形式出现,通过游戏法、实践法、比赛法,掌握投掷轻物的方法。基本部分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前滚翻小白船轻物投淮运动量

运动负荷前后滚动
5*3
中前滚翻
6*4
大(课中舞)
1
小连续投掷
3*2
中统一投掷
3*2
中升级投掷
3
中运动时间18’3’10’教法讲解示范法、重复练习法、游戏比赛法、传统与多媒体教学法学法模仿练习法、循序渐进、观察法、实践法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体育观念

3、结束部分:主要是放松机体、调节身心,教师进行讲解,小结:
教学过程放松舞蹈→小结讲评→布置作业→收回器材运动量12—56—1运动负荷小中大—小运动时间1’30”1’30”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师生共舞教学原则自然过渡教学目标放松、调节

七、场地器材:
小垫子40块;体操垫1块;竹圈8个;跳高架8个;羽毛球100只;录音机1台。八、负荷预计:1、平均心率:110--120次/分;2、最高心率:150次/分;3、指数:1.4--1.5

    以上《小学体育课《前滚翻》说课稿(体育)》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小学体育课《前滚翻》说课稿(体育)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小学体育课《前滚翻》说课稿(体育)》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