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自jsfw8学科网
各位首长:
我是来自**市第二中学的**。我从1984年大学毕业后即从事教育工作。在我20年所教过的学生中,先后有86名学生是军人子女。正是由于和这些孩子的相处以及与其家长的不断接触,使我更加了解了军人的伟大,理解了军人家属的难处;正是出于对国防事业的热爱和对军人的崇敬,才使我更加关注这些军人的子女——对他们平添了许多牵挂,倾注了更多的心血。
我想,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不能直接为军人做什么,但是,如果我能把军人的孩子教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免去军旅的牵挂,使他们能够安心服役,不就是我对国防事业的贡献吗?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只是尽到了一个人民教师应尽的责任,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许多荣誉,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等,尤其是在军民共建活动中我被授予拥军模范荣誉称号,使我很激动,很欣慰,很珍惜,同时也觉得自己做得还很不够,受之有愧。而我教过的军人的孩子却说,我真的让他们体会到了教师的严厉,感受了朋友的理解、长者的宽容和母亲的关爱。
是军人让我关注军人的孩子
一提起军人,首先想到的是今天的和平生活是用他们用鲜血换来的;一提起军人,首先想到的是他们与危险、死亡同在。大兴安岭火灾、98抗洪、03“非典”等等,哪里有困难,有危险,哪里就有军人;哪里有军人,哪里就不再有困难,不再有危险。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已是全国人民的共识。而我认识军人,接触军人,还得从“军训”说起。
经过几年的岗位培训后,学校安排我做初一学年的班主任工作。为了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组织纪律性,新生入学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接受为期1——2周的军事训练,班主任要协助教官组织好学生。当时我们学校请的是边防部队战士,担任我班军训的教官姓王,个儿不太高,21岁,话语不多。现在看来,就是个大孩子。可一到训练场,洪亮的口令,标准的动作,矫健的身姿,令人刮目相看。
北方的九月天气仍然很热,尤其是军训的前几天,气温格外高。有一天,在军训过程中,突然一个孩子晕倒了,脸色发白,不省人事。我和同学们都吓坏了,站在旁边一时不知所措。小王第一个冲过去,边问医院在哪儿,边背起孩子就向医院跑去。说也巧,虽说是刚上初一的孩子,但偏偏晕倒的是个胖子,足有140斤,好在市医院离我们学校不远,等到医院急诊室时,小王已是汗流浃背。直到听医生说没有什么生命危险时,他才一下子瘫坐在走廊的长椅上,长吁了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平时训练时,小王总是尽量让学生在树荫下活动,而自己却被炙热的阳光烤着。汗水渗透了军衣,连胶鞋都渗出了汗迹,他仍扎着武装带,保持着良好的军容风纪,一丝不苟。休息期间,学生们围着他,他就给学生讲自己的经历,连队里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感染着我和学生们,教育着我和学生们,就是在那一刻,我的心中对军人才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后来,我们班在队列和军体拳比赛中获得初一学组第一名。记得和王教官告别时,同学们都恋恋不舍,许多孩子都哭了。那种场面和情感是真实的,感人的,也是平时少见的。
初一下学期,我班转来一名新同学,她的爸爸是一名消防战士。这是我从教以来所教的第一位军人的孩子。但是,当时在我心中似乎只有解放军战士才是军人,所以并没有多想什么。这位同学很懂事,有礼貌,学习也比较用功,自理能力很强。转眼到了初三复习迎考的重要阶段。她一天没来上学,两天没来上学,也没请假。我很生气,也很纳闷。照理说,她不是不守纪律的孩子。当时,怎么也没想到把她的命运和我市的一场重大火灾联系在一起。原来,在救火过程中,她的爸爸为了救人,而身受重伤,躺在了医院的病房里,用他那条断腿,换来了三个孩子的新生。新闻媒体报道了她爸爸的英雄事迹后,我才意识到消防战士也是军人。第三天,我和班干部找到了她爸爸的病房,我们刚进门,她一下子就扑到了我的怀里,失声痛哭起来。我抚摸着她,安抚着她,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再看看受伤躺在床上的孩子的爸爸,一时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时,孩子的爸爸微笑着说:“孩子,别哭,你们不要为我难过,我就是和火打交道的,火场就是战场,我的职责就是把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的腿断了,但三个孩子欢蹦乱跳的,值了!”他说话的声音虽然不高,但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地震撼着我的心灵。这就是我们的军
军人有军人的性格,军人有军人的职责,可我的学生毕竟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对于一个从小就崇拜爸爸并以自己的爸爸是个军人为荣的女孩子来说,如今看到爸爸倒在了病床上,也许以后再也无法站起来,并要和他心爱的部队和战友分手,等等这一切,无一不对孩子产生影响和打击。直到这时,我才觉得我的责任重大,尤其是承担着军人子女教育任务的老师;也正是从这时候起,我的内心深处才打上了军人子女的烙印,我的思想意识和情感告诉我:军人的孩子需要老师的特别关注。
第一次模拟考试,这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家长也无奈。妈妈说是她爸爸的事情影响了她,但面对这样一位恪尽职守、奋不顾身的英雄丈夫,又能说什么呢?我真的很着急,因为我知道,说什么都没用,只有孩子正常发挥,以优异成绩考入理想的高中,才是对其家长的最大安慰。于是,我千方百计地调解孩子的心理,发动学生做她的思想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父亲受伤对她的影响,最后,她终于不负众望,考入了市重点高中。当接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时,她的爸爸打来电话说,平时他很少管孩子,孩子今天取得的成绩,都是我的功劳,对于我在他受伤后为孩子所做的一切,表示感谢。其实,他根本不知道,正是由于他的行为和精神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我才这样做的。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还有什么面目去面对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甘于奉献和牺牲的军人呢?
军人的孩子需要特别的关爱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而军人的孩子需要特别的关爱。这倒不是说军人的孩子享有特权,而是军人的孩子有着特殊的家庭环境,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讲,军人的子女更容易出现思想波动,而且往往幅度也比较大,这就需要老师细心、耐心,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宽容和关爱。
早自习的铃声响了,我透过后门的玻璃窗检查班级学生的自习状况,其他同学都比较好,只有张××偷偷地嚼着方便面。学校有规定,禁止学生在校吃零食。如果让值周生看见了,就要扣班级的分数。当我进到班级时,她立刻把方便面塞进了书桌里,我装着不知道,没有当众批评她,直到下课,我才把她叫到走廊询问情况。原来,她妈妈所在的医院进行人事调整,过去一直不上夜班的妈妈,现在必须上夜班,因此,有时孩子早晨吃不上饭。她的爸爸是解放军某部边防团修理所的战士,负责全团枪械装备的保养维修工作,按规定每三个月才能回家一次,遇上部队考核或有其它任务,有时半年才回来一次。这样,每当妈妈上夜班时,夜里只有她一个小姑娘在家。当我了解这一情况后,当即把她领到办公室,给她倒了杯热水,并把我预备的午餐拿给她,她说什么也不吃,看得出来,她的眼神里既有感动,也有委屈。下午放学,我随她一起到了她家,见到了她的妈妈,妈妈说医院考虑她是军属,一直没有安排她上夜班,现在人事改革,实在是没办法,而且作为军人的家属也总不能要单位照顾。于是,我和她妈妈约定,每当她上夜班时,我就直接把孩子领到我家,既可以照顾孩子,又可以为她辅导,也免去了她的牵挂,能够安心工作。妈妈有些不好意思,提出要付给一些报酬,我当即拒绝了。就这样,从初二下学期开始一直到初三毕业。
每年开学伊始都会有数量不等的军人子女入学,可能是我和军人有缘,只要是我这个年级的军人的孩子,一般都会分到我班。相对讲,军人子女在班级所占的比例较低,他们能否溶入班级这一大集体,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孩子多是比较天真的,言行的随意性经常会刺伤有些孩子的自尊心。一次,一位军人的孩子和同学在课间打了起来,原因是那位同学称他为“丘八”。军人的孩子是绝不允许别人讥讽嘲笑军人的,于是一气之下,就先动手打了人。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分别找两名同学谈话,对他们各自的错误行为予以批评教育,让他们和好。就是这件事提醒了我,使我认识到在学生中进行拥军优属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于是,我通过军属和军分区联系,利用星期日带领全班同学参观了军分区教育展览室,并要求同学们写一篇关于军人的作文。召开了“我眼中的军人”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就是这位前几天打架的孩子,以他的一篇<我的爸爸是军人>感动了在座的每一名同学,文中充满了自豪感和对父亲的崇敬,也使班级同学对军人及其军人子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团结奋进是班集体积极向上的基础。而在学生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小团体”现象,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一次,我发现有一名军人子女在上体活课时,一个人坐在篮球架下发呆。通过了解,我才知道是一名班干部带头孤立这名学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感到非常自责,并对这名班干部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在家访中,我了解到这位被孤立的学生从小在农村长大,和城市里的孩子相比总觉得自己孤陋寡闻,有强烈的自卑感,而这种心理状态对他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于是,我要求班干部们带头主动与他交朋友,拉着他一起参加课内外活动,给他创造条件,让他给同学讲述农村里的生活见闻和感受,同学们从心里接纳了他,他也渐渐地变得开朗起来,和同学们共同融为一体,团结互助的气氛再次回到了班级之中。
小团体现象不仅出现别的孩子身上,军人的孩子也如此。可能是由于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家庭背景和思想心理,军人的孩子和军人的孩子比较要好。这本无可非议。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小孩子抱团容易做出一些越轨的事情。一天,有个同学们背后告诉我,今天晚上放学,我班的曲××可能和外班的梁××在某处“单挑”。听后我觉得事情严重,同时又很奇怪,严重的是现在的孩子打起架来不计后果,一家一个孩子,谁把谁打坏了都不好。尤其是我班的曲××,他爸爸在外地服役,妈妈下岗,身体又不好,这要是出点事,无疑是雪上加霜。奇怪的是这两个要“单挑”的孩子,都是军人的孩子,平时他们很要好,可以说是“一伙儿”的,他们两个怎么能打起来呢?我一边把这一情况告知了梁××的班主任,一边找到曲××了解情况,查问原因,想办法阻止他们。说来可笑,他们两个打架不为别的,是平时在一起聊起自己父亲的军衔而引起的。梁××爸爸的军衔要高于其他孩子爸爸的军衔,梁××常常以此在这些孩子中发号施令,俨然是他们的“头儿”,因此言语行为有些过分,常常伤害大家,由于他的年级高,年龄大,别的孩子也就忍气吞声了,可偏偏我班的曲××看不惯他,心里不服气,当梁××当面说他爸爸不行,他妈没工作时,心里的火再也无法压下去了,但迫于学校纪律的约束,只好约定放学后到外面“决战”,据说其他军人的孩子也要随军观战。后来经过我们的工作,避免了这次“战争”。这真是学校教育没小事,稍一疏忽大意,就会造成不良后果。
军人的孩子也是孩子,同龄人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他们身上也一样。曾经有位一向学习比较好的军人子女,一段时间上课总打瞌睡,还出现了逃课现象,同学反映他天天上网,迷恋网络游戏。我多次批评他,而且让家长封存了家里的电脑,效果不大。我反思并改进了自己的教育方法,由单纯的强制变为疏导和引导。比如,和他一起聊天,了解他的思想状态,共同制定学习、娱乐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等,注意随时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对其点滴进步都给予最大限度的表扬和鼓励,对其出现的波动和反复,给予宽容、理解,但不纵容。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他基本上能够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自觉地妥善处理好学习和娱乐的关系。还有一名军人子女在小学时是打架“大王”,上中学时就把一些不良习气带到了班级。我得知这一情况后,对他并没有令眼相待,经过观察,我发现这名同学的本质还是不错的,只是是非观念不强。因此我除了在课余时间经常与他聊天外,还挖掘他的优点,发挥他的长处,担任了班级的体育委员,并在家访时更多地谈到他的进步,使他感觉到在老师眼中,他不仅不是坏学生,而且也同样受到喜欢,受到重用,从而增强了进步的表现欲。与此同时,在家长的配合下,他逐渐断绝了与校外一些不良少年的来往。尽管后来他也曾多次出现反复,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只要他过后认错并改正,我总是给予信任和鼓励。后来这名学生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而且还考取了重点高中。
一般说,多数家长更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由于军人子女的特殊情况,课余时间得到的家庭辅导相对较少。针对这些问题,我有计划地在放学后定期为军人子女进行文化课辅导,对其中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予定向辅导、“吃小灶”。一次,有位学生找到我,说是要随母亲到部队探亲,母亲怕孩子耽误课程,不想让她去,但一想起孩子长这么大,也没和父亲见过几次面,也于心不忍,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其实,我当时的心情也和她母亲一样,真不想让她耽误功课。但看到孩子可怜巴巴的,一心要去,如果不能随她的心愿,恐怕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于是我找到了她的妈妈,表示孩子的课程由我负责找老师来补。母女俩听后,真是千恩万谢。就这样,母女俩如愿以偿。回来以后,我安排时间和地点,分别找到相关的老师为她补课,经过十多天的时间,将落下的课程全都补了上来。还有一位军人的子女因为意外造成小腿骨折不能上学,我就定期到他家里给补课,我不会的学科,就动员科代表去帮他补,送去听课笔记,来回传递作业。他尽管在家修养了两个多月,但没有因此而耽误学习,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当他在远方服役的爸爸得知这一消息后,特意给我和学校写了一封感谢信。他信中说道,孩子腿摔坏了,起先并不知道,后来医治得差不多了,家里人才写信告诉他,他不仅担心孩子的腿,更担心孩子的学业,那一段时间心情一直不好,多次想提出回家看看,可部队实在离不开,只好揪着心工作。现在好了,放心了,作为一名父亲,我感谢你们,作为一名军人,我向学校和所有关心我孩子的师生们敬礼。
多年来,我很珍惜和军人的孩子共同学习生活的经历,的确为军人的孩子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仔细想来,这都是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所应该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工作职责。其实,我做得还很不够,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不过,出于对国防事业的热爱和对军人的崇敬,我会进一步努力做好我的本职工作,把军人的孩子带好,使他们的父母安心国防工作,为社会的和平与进步贡献我的力量。文章来源自jsfw8学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