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事迹 >> 优秀教师 内容页

市优秀教师事迹材料:教书育人,青春无悔

  市优秀教师事迹材料:教书育人,青春无悔

  修业学校:杨z

  杨z,女,原名杨z,196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已获得计算机高级证书及普通话二乙证书。1986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其中从事农村教学13年,有10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现系蓉芙区修业学校教师。

  杨z同志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求真务实、锐意改革、无私奉献、师德高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看着学生们的成长变化,看着他们变得成熟懂事,杨z老师觉得是自己人生最大的享受。

  一、把无悔的青春献给农村教育事业

  青春是美丽的,但美丽的青春可能平淡无奇也可能因奉献而灿烂辉煌。曾经在农村小学的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13年的杨z老师,回首13年青春无悔,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写满了勤奋和严谨,更写满了爱心和责任。

  (1)尊重和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杨z老师每教一个班,首先都会到各个学生家里去家访,几乎没有休满过一个双休日。当农村教师的13年中,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盛夏,一辆自行车、一个学生家长做的火把,是其最忠实的伙伴,见证着翻山越岭为事业奋斗的过程。不管地处多偏僻,不管经济条件多落后,全乡镇14个村庄每一个角落里都留下了她的足迹。火把不仅照亮了通往家访的道路,照亮了学生的心田,同时也架起了老师与学生、与家长间沟通的桥梁。五千多个日日夜夜,感慨无限:一路风雨,一路坎坷,几多心血,几多情怀。

  (2)让学生在成长中感受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成为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教育家朱永新也说过:“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13年的农村教书经历,使杨z老师深深读懂了学生们的心思,读懂他们虽然都拥有了父母无私的爱,却更需要社会广博的爱和信任。多年的教学和担任班主任的经验得出了一个道理:爱学生,更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身上的潜能,鼓励他们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3)充实自我教书育人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杨z老师深知,在当今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身为师长,必须是不竭之泉,时时要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溪流。于是,在日常教学之余,杨z老师订阅了大量的教学刊物,广泛汲取营养,反复研讨新课题,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针对学生爱动、好奇的特点,杨z老师采用了创设情景引趣法、课堂表演引趣法、实验引趣法、竞赛引趣法等多种愉快教学法和协同教学法,争取让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不是呆板的受教,而是快乐的学习。

  二、日趋成熟,写下教育新篇章

  1999年,杨z老师调入蓉芙区工作,回想过去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面对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施教对象以及新的教学伙伴,心中的紧迫感、危机感不时撞击着她的思绪,深感责任更加重大。通过多年的探讨、多年的奋斗,杨z老师积累了一整套自己的充电方法:一是向书本学习,练好“内功”,深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教学的新要求;二是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通过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为己所用,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不断创新学习观念,在学习前人、他人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思路、新的解释、新的应用方法,并在不断的教育改革和教学摸索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授课风格和教学方法,总结出了七条较成熟的教学经验:

  1.敬业爱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2.运用表扬为主的学习评价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学习内部动力,使学生愿学和爱学数学;

  4.授课风格活泼,课堂活跃,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互动性比较强;.

  5.授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注重方法策略;

  6.知识含量丰富,课堂趣味性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7、讲求教学艺术。

  三、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人

  教师职业注重为人师表,要教育学生成材,更要教育学生成人,以身作则,以德服人,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人,服务社会,用爱心回报社会等等这些理念,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1979年,学校来了一位落实政策后平反的老教师——郑碧兰老师,当时她已经65岁,组织上照顾她住在学校。杨z老师的母亲系该校老师,是一位心地非常善良的骨干教师,她经常为郑老师提水、买米、买菜,送吃的、用的,并教育和带动刚满11岁的杨z照顾郑老师及学校周边的五保老人,引导她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1986年杨z老师走上教育岗位,分配到母校工作,便继续带着她的学生照顾郑碧兰老师。1999年,杨z老师调入长沙工作,郑老师已八十高龄,也居住到长沙综合农场颐养天年,杨z老师不管多忙,仍一如既往的每周抽时间照顾、探望,按时为她领取工资,经常为她买药、买日常用品,一直到2004年她90岁去世前,郑碧兰老师把她自视为最珍贵的影集和两件贴身内衣送给杨z老师作纪念,以表示照顾其25年的感激之情。杨z老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大批身边的学生、同事和朋友,时隔多年,原母校的师生仍经常提及杨z老师25年如一日的照顾一个与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老人、且不求任何回报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