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山欢笑。听,巨石呼啸。壮士正年少,肩担红霞照。看东方大地,此时已拂晓。那千里征程,任我辈跨越。那花般岁月,必将来到!”这是著名诗人田间的一首诗。这也是站马中心小学贫困学生张广畅的写照。
张广畅,女,今年13岁,系站马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家住一座穷乡僻壤的小山村,与患有残疾的妈妈相依为命,家庭贫困。她坐在世界的那一端眺望着无边的寂寞和孤单,禁不住凝望天空,明明很纯洁了,为什么还要那洁白的云作羽翼?绿水缭绕人家,多么安静的画面,为什么还要鱼儿嬉戏其间?在宁静中的夜晚,为什么还要青蛙来划破天空?呵,或许她太喜欢恬静,太爱单调了吧,这就是她,一个带着倔强的执著,淡淡的忧郁的女孩。
父亲出事的那一年,她才二年级,母亲抱着她哭了一宿,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必须要长大,因为还有身患残疾的母亲需要她来照顾,她是母亲的唯一支柱,于是她珍惜一切时间去学习,因为晚上回家之后还要帮母亲做饭、收拾屋子,将路上捡来的塑料瓶、废纸送到废品站以增加少量的生活来源,因为她知道仅仅依靠贫困救助金和母亲的残疾救助金是无法养活母女二人的。她透支着她仅有的时间,这是她唯一的资本。
父亲生前靠修自行车为生,家里本就拮据,连母亲爱吃的桃酥父亲都要省上好几天自己午饭钱去买,每次看见娘俩吃桃酥的幸福样父亲都忍不住哭了,但是残酷的命运并没有因为这一家简单的幸福而手软,癌症夺去了父亲的生命。那一刻,张广畅逼着自己长大,她对母亲说:“妈妈,等我长大,我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
一个二年级的孩子,要帮母亲料理父亲的丧事,要面对铁石心肠的人的索取,有人来抢家里的东西了,母亲想打电话求助,电话被摔了,小广畅偷偷跑出去借了好心人的手机报了警。每天早上,小广畅都会给母亲和自己做好早餐,所谓的早餐不过是半张煎饼卷着母亲做的虾酱。学校老师伸出援手,将干净的衣物捐赠给她,她都笑着接过,大包大包的背回家,想着妈妈有衣服穿了······
而冬天的时候她总是穿着单薄而陈旧的衣裳,一双好心人送她的棉鞋穿了整个冬天。留了多年的长发也卖了,被收头发的人剪得一撮撮,比男孩的头发都短了不少。因为学校和家里距离很远,所以村里送给她一辆粉红色的自行车,她竟然在一次次摔倒中自己学会了骑车,膝盖流血了,没有钱买药,流出了脓水,不能跑步了,她才跟老师说。长期的营养不良让她骨瘦如柴,但是她总是朝别人扬起灿烂的微笑,像一颗太阳照亮了世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几年的磨练,使她如梅一般脱颖而出。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总可能看到她埋头苦学的身影。当有的同学在学习上有了困难时,她总是积极地帮助他复习。
她的同桌王世宇成绩是班级的倒数,习惯了不写作业和老师打马虎眼,因为这个孩子没有父母,一直跟着奶奶生活,所以总喜欢以家里没有灯晚上没法写作业,买不起必读书目,所以看不了书为理由不完成作业。班里没有人愿意和他成为同桌,甚至会欺负他,把他当成受气包,可张广畅却主动和他坐在一起,她在用事实告诉他,即使我们现在是贫穷的,是受人怜悯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告诉所有人,我们以后是不简单的!在张广畅的带动下,王世宇开始学习了,体育课上他也会拿着书本倚在球门旁看书,自习课上依旧在看书,上课非常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所有人都惊奇的发现,曾经的受气包在课堂上的思路竟然如此清晰!两个人的进步都源于她们对生活的期盼与希望。
学校卫生打扫时,张广畅总是主动揽下最重最累最脏的活,默默的做完自己的工作之后拿着扫帚帮助别人打扫,男生搬桌子时,她也会抬着桌子一步一步地走到目的地,弯曲而纤瘦的背影让每一个人看到都会鼻子一酸。她觉得自己不比男生弱,男生能做的她都能做。
艰苦的生活,使她更加了解生活的艰辛。她知道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摆脱困境,而她也这样做了。她是一个倔强的女孩,骨子里似乎天生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看到她这样子,老师又高兴又有点心疼。也许就是这个不服输的脾气,使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岩石间的树,总是成长的特别的苍劲,极地的苔藓,可以经历长期的严寒。“草木不经霜雪,则生意不固,人不经忧患,则德惠不成.”生活在贫穷中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笔财富。因为贫穷,她更早的懂得了生活的艰辛。“贫穷”让她明白:生命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责任,是自己对家人和社会的一种责任。清贫不改凌云之志,她会用自己的双肩和智慧去承担这份责任,用她的双手去完成这份重托,用自己的努力去成就自己的人生,把握自己的命运。